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淑君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肛肠
  • 3篇肛肠病
  • 2篇直肠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2篇便秘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穴位埋线治疗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系统
  • 1篇血液系统疾病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机构

  • 1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作者

  • 12篇陈淑君
  • 5篇刘佃温
  • 3篇周艳阳
  • 2篇颜帅
  • 1篇杨会举
  • 1篇吉强
  • 1篇张相安
  • 1篇刘磊
  • 1篇陈俊
  • 1篇常树勋
  • 1篇乐音子
  • 1篇王晓鹏
  • 1篇杨晶晶
  • 1篇柳越冬
  • 1篇刘世举
  • 1篇常为伟
  • 1篇张宇翔

传媒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肛肠病术后应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为观察肛肠病术后应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缘水肿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水肿临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康复新液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和降低水肿作用。
常为伟杨会举陈淑君刘佃温
关键词:康复新液创面愈合
风药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与探析被引量:10
2016年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易反复,并发症多,缠绵难愈。风邪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风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源远流长。根据风药的特性,临证遣方用药多配伍风药畅达气机、升发脾阳和疏肝解郁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地发挥作用。临床实践运用时应建立在方证对应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适宜药味和用量,重视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避免风药温燥之性伤阴之弊。
颜帅王晓鹏乐音子陈淑君乐进
关键词:风药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论治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符合本研究且ANCA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穴位埋线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5-ASA)口服及清消灌肠剂(院内制剂)保留灌肠治疗;穴位埋线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穴位埋线。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66.7%,穴位埋线组为90.0%。ANCA转阴率治疗组为33.3%,穴位埋线组为93.3‰穴位埋线组优于治疗组。结论:经45日治疗及连续3月随访复查发现,穴位埋线治疗UC疗效确切且具有明显的降低ANCA的作用。
陈淑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穴位埋线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PH术配合中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60例
2012年
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属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P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取得了较好疗效,远期效果尚待研究,我科刘佃温教授采用P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同时依据中医学采用健脾益气,养阴增液,肃肺理气之法配合治疗。
陈淑君杨晶晶
关键词:便秘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PPH术中医药疗法
血栓性内痔误诊2例分析报道
2006年
周艳阳陈淑君
关键词:误诊
肛肠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经验总结
2014年
分析近年来来我院就诊的肛肠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经历,分别进行探讨各血液系统疾病特点及治疗的要点,总结经验,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血液系统疾病都为手术禁忌症,只要根据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和患者专科检查情况,预计患者创面大小,做好术前评估,确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亦是可以治疗的。
陈淑君
关键词:手术禁忌症
刘佃温教授治疗肛周皮样囊肿20例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肛周皮样囊肿是肛肠科少见病,经常被误诊为肛周脓肿、肛瘘,手术多次,创面不愈合,甚、至肛门失禁,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作者总结近几年刘佃温教授治疗该病的方法 ,供大家参考。
陈淑君
关键词:名医经验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0年
为比较重建皮肤黏膜桥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一组采用重建皮肤黏膜桥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在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方面,治疗绀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果表明.重建皮肤黏膜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刘佃温陈俊陈淑君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肛肠病术后出血原因及治疗——肠易激患者肛肠病术后易出血被引量:2
2015年
肛肠病术后出血是肛肠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占肛肠手术患者的0.5%-3.0%,尤其是近年来肛肠手术的普及,许多医院开展肛肠外科,加之肛肠专科医院,个体诊所均开展肛肠病手术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较前增多,根据近年来本院及外院转入本院肛肠病术后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得出一些体会,现具体报告如下。
陈淑君
关键词:出血原因肠易激肛肠外科肛肠手术
迈之灵片联合肠清舒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迈之灵片联合肠清舒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口服迈之灵片和中药肠清舒;对照组30例,予以口服中药肠清舒方,疗程均为4周,每周复诊1次,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6.67%、96.67%,对照组分别为80.00%、93.33%;治疗组在消肿、止痛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迈之灵片联合肠清舒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靠。
刘佃温颜帅陈淑君
关键词:腹痛迈之灵片湿热蕴结溃疡性结肠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