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炜

作品数:95 被引量:1,036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脓毒
  • 14篇脓毒症
  • 13篇心肌
  • 13篇预后
  • 12篇综合征
  • 10篇休克
  • 10篇重症
  • 9篇梗死
  • 8篇动脉
  • 8篇血管
  • 8篇脓毒症患者
  • 7篇脓毒性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老年
  • 6篇窘迫综合征
  • 5篇休克患者
  • 5篇血管外肺水
  • 5篇血液
  • 4篇血流

机构

  • 55篇北京世纪坛医...
  • 2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清华大学第一...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95篇陈炜
  • 37篇赵磊
  • 35篇盛博
  • 28篇古旭云
  • 24篇王锁柱
  • 23篇陆非平
  • 23篇甄洁
  • 16篇张静姝
  • 16篇边伟帅
  • 15篇臧学峰
  • 14篇牛素平
  • 12篇刘龙
  • 12篇李丽娟
  • 11篇张之福
  • 10篇杨宝玲
  • 9篇刘平
  • 8篇陈英
  • 5篇朱曦
  • 4篇韩聪聪
  • 4篇王兰

传媒

  • 10篇中华危重病急...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现代医药...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15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T和CRP联合检测在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PCT、CRP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02-2012-05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入住的患者40例,均入ICU 48 h后血培养为革兰阴性杆菌的血流感染.在入科的1、3、5、7、14 d抽取外周血检测PCT、CRP水平,根据确诊28 d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PCT、CRP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浆PCT、CRP水平与感染部位和细菌种类无相关关系(P〉0.05).存活组患者入院1、3、5 d PCT、CRP水平并不低于死亡组(P〉0.05),但7、14 d 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1、3、5 d PCT与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14 d PCT、CRP水平对28 d病死率有很好的预测价值,PCTAUC=0.969,CRPAUC=0.948.入院14 d PCT〉1.01 μg/L和CRP〉68.5 mg/L者的中位生存期(16.8 d)远远小于PCT〈1.01 μg/L和CRP〈68.5 mg/L者(28.0 d).结论 动态监测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CT、CRP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助于预后的判断,但PCT、CRP水平与感染部位和细菌种类无关.
李丽娟林江涛苏楠陶新曹李俊李一鸣陈炜王锁柱
关键词:C反应蛋白(CRP)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
监测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脓毒性休克短期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其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入住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76例脓毒性休克并行液体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科后立即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仪(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6h的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指数(SVI)、心排血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根据7d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34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复苏前及复苏后6h各参数对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7d预后的预测因素。结果①与液体复苏前比较,存活组复苏后6h的EVLWI、PVPI均明显下降[EVLWI(mL/kg):7.33±1.72比9.07±2.81,PVPI:1.39±0.34比1.74±0.50,均P〈0.01];死亡组复苏后6h的EVLWI、PVPI均明显升高[EVLWI(mL/kg):12.62±3.58比8.97±2.74,PVPI:2.36±0.81比1.73±0.60,均P〈0.01],而MAP进一步下降(MAP(mmHg,1mmHg=0.133kPa):70.53±12.12比77.06±13.48,P〈0.01]。②ROC曲线显示,液体复苏后6h EVLW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临界值为9.50mL/kg时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88.1%;PVPI的AUC为0.890,临界值为1.75时的敏感度为73.5%,特异度为92.9%。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液体复苏后6h的EVLWI是脓毒性休克患者7d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OR)=0.546,95%可信区间(95%CI)=0.852~0.976,P=0.006]。结论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EVLWI、PVPI、MAP与脓�
陈炜臧学峰牛素平吕超赵磊盛博古旭云张静姝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血管外肺水指数平均动脉压预后
心血管的治疗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患者纳入研究,采取计算机单盲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十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则为80%,P〈0.05,即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日常生活能力也可有效提高。
刘辉张之福陈炜万敏高亚丽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51
2014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及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创伤、肺炎、误吸、大量输血、菌血症、肺挫伤患者。各中心研究人员按照统一的病例报告表格记录患者24 h内人口学、既往史、全身状况、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等。根据入ICU当日诊断分为ARDS组和重症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分析ARDS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两组患者28 d生存曲线。结果入选343例患者中,ARDS组163例中失访2例,死亡49例;重症对照组180例中失访1例,死亡34例;ARDS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重症对照组〔30.43%(49/161)比18.99%(34/179),χ2=6.013,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误吸〔优势比(OR)=6.390,95%可信区间(95%CI)=2.046~19.953,P=0.001〕、有酗酒史(OR=4.854,95%CI=1.730~13.617,P=0.003)、脓毒症(OR=2.859,95%CI=1.507~5.425,P=0.001)、肺炎(OR=2.822,95%CI=1.640~4.855,P<0.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OR=1.050,95%CI=1.007~1.094,P=0.022)能够增加ARDS发生的风险;重症患者一旦呼吸频率>30次/min(OR=3.305,95%CI=1.910~5.721,P<0.001)、心率>100次/min(OR=2.101,95%CI=1.048~4.213,P=0.037)高度提示ARDS的发生;ARDS患者血肌酐>176.8μmol/L的比例较重症患者低(OR=0.387,95%CI=0.205~0.733, 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和感染性休克能够增加ARDS患者28 d死亡的风险〔年龄:相对危险度(HR)=1.040,95%CI=1.018~1.064,P<0.001;感染性休克:HR=3.209,95%CI=1.676~6.146, P<0.001〕。Kaplan-Meier生�
葛庆岗姚智渊王铁华刘壮李昂王书鹏李刚边伟帅陈炜易亮杨志旭陶立元朱曦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病死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注册研究方法。选择北京世纪坛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晚期患者78例,根据患者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单用血管活性药物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和联合IABP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IABP治疗)两组,每组39例。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监测,同时观察休克恢复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住ICU时间、28d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及心脏功能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IABP组平均动脉压(MAP,mmHg,1mmHg=0.133kPa)在IABP后24h和72h,心排血指数(CI,L·min-1·m-2)在IABP后48h、停用IABP后2h,多巴胺用量(μg·kg-1·min-1)在IABP后24、48、72h和停用IABP后2h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单用血管活性药物组(MAP:53.0±6.3比52.1±6.2,65.6±4.3比65.0±2.1;CI:3.40±0.20比3.30±0.50,3.60±0.30比3.60±0.30;多巴胺用量:17.5±1.2比17.6±1.3,10.2±1.3比12.8±1.6,5.8±1.5比6.8±1.7,3.0±0.7比4.1±1.3,P〈0.05或P〈O.01);且与单用血管活性药物组比较,联合IABP组患者休克恢复时间(d)明显缩短(10.4±2.2比14.1±3.4),28d病死率明显降低(34.1%比45.6%,均P〈O.01);两组住ICU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IAB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冠状动脉及全身组织灌注,减轻心脏后负荷,提高CI,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对缩短住ICU时间、改善预后、减少患者病死率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推荐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药物治疗不佳的备选治疗方法。
陈炜盛博赵磊陆非平王锁柱刘龙古旭云张静姝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血管活性药物
蒙特卡洛法结合目标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蒙特卡洛法结合目标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传统教学法的在重症医学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为A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目标教学法的在重症医学科接受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B组,A、B组在培训结束时对技能操作及理论考试方面进行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蒙特卡洛法结合目标教学法的在重症医学科接受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C组,C组在培训前及培训后分别在技能操作及理论考试方面进行考核,培训后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C组的技能操作及理论考试优于A、B组。(2)C组中培训后在技能操作及理论考试方面成绩较培训前得到提高。(3)在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评价方面,C组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综合印象等方面均优于A、B组。结论蒙特卡洛法结合目标教学法能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在重症医学专业的理论及技能水平,带教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获得了好评。
边伟帅陈炜盛博甄洁牛素平赵磊刘平刘阳
关键词:蒙特卡洛法目标教学法重症监护室住院医师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2012年更新版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被引量:83
2013年
2012年5月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欧洲心脏协会2012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是极具权威的国际指南之一.指南由英国的McMurray JJV等来自14个心血管专业协会的26位欧洲学者参与编写.按照欧洲心脏协会(ESC)实用指南委员会的方针,工作组的专家们通过全面复习已发表的指定情况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证据来完成诊断和治疗程序的评估,其中包括危险/获益比的评估等.新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的修订,对危重症抢救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心力衰竭(心衰)诊治指南.
陈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ESC心脏协会心血管专业
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1
2015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等炎症因子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中的水平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判断疾病类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培养阳性脓毒症患者134例,比较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24h内不同炎症因子的差异,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及分组患者血中CRP、PCT、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相关性,其中PCT在革兰阴性菌的相关性最高,CRP在革兰阳性菌的相关性最高;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组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亚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亚组(P<0.01),但在革兰阴性菌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亚组的PCT、CRP、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亚组患者。结论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脓毒症患者血中炎症指标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赵磊盛博李丽娟陈炜
关键词:血流感染脓毒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内毒素
W-3鱼油脂肪乳对腹腔感染患者细胞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将30例腹腔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B组给予标准的等氮量、等热量营养支持和W-3鱼油脂肪乳。两组均于术后1、8d分别取血测定血清IL-6、TNF-α和CD3+、CD4+、CD8+淋巴细胞。与A组相比,B组术后第8天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CD4+淋巴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5);B组患者术后第8天血清TNF-α水平的下降趋势及CD3+淋巴细胞比率、CD4+/CD8+的升高趋势较A组明显,但P>0.05。认为补充鱼油脂肪乳可以抑制腹腔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陆非平陈炜古旭云张静姝刘龙王锁柱
关键词:腹腔感染白细胞介素细胞免疫
2017年中国ICU患者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横断面调查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国内ICU收治患者的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方法对国内116家医院的118个ICU内的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以2017年4月26日0时所有在ICU内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2017年4月25日(即调查日)的营养实施和胃肠道耐受情况,以及患者的28 d临床转归情况。结果调查共收集病例1953例,女631例(32.4%),男1306例(66.9%),缺失16例(0.7%);年龄(64.1±19.3)岁(1950例)。患者GCS、SOFA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76±4.35)分(1749例)、(5.65±3.52)分(1783例)、(17.14±7.31)分(1792例)。28 d临床转归存活1483例(75.9%),死亡312例(16.0%),失访+缺失158例(8.1%)。除身高和体重(P=0.000)外,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28 d临床转归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53例患者中,胃肠功能评估为正常或轻度损害占73.7%(1440例),中-重度损害占10.8%(210例),衰竭占1.7%(33例),13.2%(258例)的患者未做评估。截至调查日,69.4%(1356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内营养(EN),36.4%(711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外营养(PN)。调查日有营养摄入的患者1720例(88.1%)。1953例患者中明确有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次数≥3次/d且量≥500 ml/d)等胃肠道不耐受表现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8%(93例)、5.4%(105例)、0.9%(17例)、8.7%(170例)、27.5%(538例)和4.3%(84例)。在1270例使用EN的病例中,明确存在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耐受症状的分别占3.2%(40例)、4.3%(54例)、0.8%(10例)、4.4%(56例)、26.9%(341例)和5.4%(69例)。入ICU后24 h内开始EN治疗的患者占22.4%(437/1953),48 h内开始的占38.6%(754/1953),72 h内开始的占46.6%(911/1953)。患者入ICU后3 d总热卡(EN+PN非蛋白热卡)达标率为12.9%(78/607),7 d总热卡达标率为18.7%(189/1010),14 d总热卡的达标率为23.0%(305/1325)。入ICU后3、7、14 dEN达标率分别为9.9%(60/607)、15.0%(151/1010)和18.6%(246/1325)。结论目前
邢娟章仲恒柯路周晶秦秉玉梁宏开陈晓梅刘文明刘忠民艾宇航王迪芬王秋卉周青山张福森钱克俭蒋东坡臧彬黎毅敏黄晓波曲彦谢颖光许东琳邹志强郑祥德刘建波郭丰梁亚风孙强高红梅刘阳常平程爱斌杨荣利么改琦孙昀王晓蓉张怡熊旭明于健孙荣青李志伟袁世荧宋云林高培阳刘海燕张朝辉吴允孚马标郭强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监护病房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