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瑜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压疮
  • 2篇重症
  • 2篇ICU
  • 2篇不良事件原因
  • 1篇导线
  • 1篇导引
  • 1篇底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气
  • 1篇血气
  • 1篇压疮管理
  • 1篇造口
  • 1篇针刺伤
  • 1篇针帽
  • 1篇中板
  • 1篇三点一线
  • 1篇伤口
  • 1篇上架

机构

  • 8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陈瑜
  • 5篇张会礼
  • 3篇张碧
  • 2篇朱秀丽
  • 1篇陈燕梅
  • 1篇丁娟
  • 1篇唐琳

传媒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伤口造口预防感染护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伤口造口预防感染护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消毒巾、包拢带、调整组件、底盘、压迫盘,消毒巾与包拢带之间设有调整组件,包拢带连接在底盘上,底盘与压迫盘连接,在助力件上设有引导件和并联杆,利用引导件和并联杆在翘板上相...
陈瑜罗旭黄雪
一种采动脉血气针帽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动脉血气针帽固定器,包括底座和针帽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活动设置有倒T形滑槽柱,所述倒T形滑槽柱上端与针帽夹固定连接,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从所述底座侧面穿出,并通过固定装置进...
陈瑜
文献传递
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两年发生的76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 7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由高至低依次为...
张会礼廖常菊朱秀丽张碧陈瑜
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23例压疮发生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降低ICU 压疮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 年1-12 月科内发生的23 例压疮发生原因.
张会礼陈瑜
一种重症护理科室用仪器线路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症护理科室用仪器线路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整线架、端盖、移动轮、整理底架,移动轮设有两个以上安装在整理架的两侧,整线架安装在整理底架槽体的顶部,端盖与整理底架中部的槽体相互嵌套,用户可通过上架与第一导槽...
黄雪陈瑜罗旭
规范化压疮管理在ICU的实践与评价
2015年
目的探讨适合ICU 的压疮预防和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建立ICU 四级压疮管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ICU 压疮预防和护理清单.结果:规范化压疮管理取得满意结果, 2013 年与2014 年相比较,ICU 院内压疮发生率从5.94%降到2.44%,压疮评估登记率87.77%上升至9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压疮报告制度和预防措施知晓率由78%上升至96%.结论:规范化压疮管理在ICU 中应用有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和提高压疮管理质量.
陈燕梅廖常菊张会礼陈瑜
关键词:ICU压疮护理质量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与防控策略
2015年
目的开展对ICU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监测,了解多重耐药菌的种类、数量与部位分布及定植等情况,及时采取防控策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2014 年1~12 月监测到的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针对易感因素,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策略并督导实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预防和控制了ICU 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结论:加强对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提高ICU 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是预防ICU 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张会礼丁娟陈瑜张碧唐琳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
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4年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76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76例护理不良事件压疮37例,各种置管意外拔管36例,呼吸机故障观察不及时1例,输液发生渗漏1例,护理服务投诉1例。其发生原因为重症医学科护士人力相对不足和心理压力的负面影响;对低年资护士培训不到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经验不足以致护理操作不当;医护之间、或与患者的沟通不良,对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落实不到位;未有效约束或镇静方案不完善等。结论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并向护士反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鼓励护士加强责任心,加强医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管理者要增强主动报告意识,在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中,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张会礼廖常菊陈瑜朱秀丽张碧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