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作品数:11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染色体芯片检测及脐血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1探讨胎儿心脏发育异常与遗传学异常的相关性。2探讨孕中期脐血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预警心脏发育异常胎儿心肌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选择40例孕中期心脏超声提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胎儿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26例无心脏发育异常胎儿作为对照组。所有妊娠均为单胎妊娠。分别采集胎儿的脐静脉血,一部分血样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拷贝数微阵列芯片(micro-array)分析;另一部分血样测定脐血血浆c Tn T水平。结果:1脐血染色体分析:对照组26例胎儿样本核型均正常;研究组40例中有4例染色体异常,其中21-三体2例,69,XXX 1例,46,XX,-4,+der(4)(?::p14-qter)1例;4例为染色体多态性改变,分别涉及1号、9号、13号染色体的可变区域。2研究组芯片检测共检出3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22号染色体微缺失导致的腭心面综合征1例:arr 22q11.21(18,919,942-21,440,514)X1;4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大片段缺失1例:arr 4p25.3-p16.3(71,552-16,833,303)X3;10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片段缺失1例:arr10q15.3(130,650,432-135,404,523)X1。3研究组中遗传学检测异常发生率为15%(6/40)。研究组脐血cTnT水平较对照组增高(488.572±73.528 ng/L vs 315.841±85.66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心脏发育异常胎儿合并遗传学异常几率增加。2心脏结构异常胎儿脐血cTnT水平显著增加,提示心肌组织在异常发育的胎儿心脏结构重塑过程中可能发生损伤,脐血cTnT可作为潜在早期预警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生物化学标志物。 陆海茜 韩旭 陈磊 潘漪莲 赵欣荣 吴怡 刘春敏 王彦林关键词:脐血 染色体核型分析 辅助生殖和自然受孕女性围产期心理健康的差异: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受孕的女性和自然受孕的女性在围产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基于一项前瞻性的中国国家出生队列建设,将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693名研究对象纳入本次分析。根据受孕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辅助生殖(ART组,n=733)和自然受孕(natural conception,NC,记为NC组,n=1960)。在妊娠早期(<14周)、妊娠中期(22~26周)及妊娠晚期(30~34周),均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评估妊娠期心理健康状况;在产后6周,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估产后的心理健康状况。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NC组的女性相比,ART组的女性在妊娠期和产后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均降低:妊娠早期(aOR=0.81,95%CI:0.66~0.99,P=0.043)、妊娠中期(aOR=0.73,95%CI:0.60~0.90,P=0.003)、妊娠晚期(aOR=0.82,95%CI:0.68~1.00,P=0.045)、产后6周(aOR=0.57,95%CI:0.43~0.75,P<0.001)。同时,ART组的女性在妊娠期感受到的压力明显低于NC组(妊娠早期,P<0.001;妊娠中期,P<0.001;妊娠晚期,P=0.001)。而两组之间的女性在妊娠期焦虑症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自然受孕的女性相比,ART助孕的女性在围产期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低。 王予 李骋 刘含 张晨 陈磊 黄荷凤 李红 吴琰婷关键词:心理健康 围产期 生殖技术 自然受孕 食物影响皮肤黑白度:向左走?向右走? 2013年 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随着夏天的来临,不少人担心的是,自己的皮肤能否继续保持美丽白皙、不受紫外线损害而变黑。通常,人们外出时采用涂防晒霜和打伞的方法来防止皮肤变黑。其实,除了这些方法外,饮食的合理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那么,该如何选择饮食呢? 陈磊关键词:皮肤变黑 食物影响 紫外线 防晒霜 饮食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前列腺重复穿刺结果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分析并筛选出理想的模型用于预测前列腺重复穿刺患者阳性率,以指导临床医师对患者重复穿刺的临床决策。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自多中心的281名连续接受至少两次以上前列腺活检且首次病理均为阴性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常规临床诊疗数据,包括BMI,两次穿刺记录的前列腺体积、PSA水平、fPSA/PSA比率、PSAD水平、穿刺后并发症、穿刺后病理学结果,以及两次前列腺穿刺采用的策略。统计分析比较最终病理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参数差异情况。将参数分别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LR)、K近邻搜索(KNN)、支持向量机(SVC)、决策树(DT)、随机森林分类器(RF)、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BC)和梯度增强树(GB)7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进行训练拟合,将所有数据的70%作为训练集数据与30%的剩余验证集数据作6倍交叉验证,分析比较准确性和敏感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模型的诊断准确性,并最终评估其在预判前列腺癌第二次穿刺结果中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32~87岁,平均69.03岁。最终穿刺病理中201例为阴性患者,80例确诊前列腺癌。组间比较显示第二次穿刺年龄、第二次穿刺前列腺体积、第二次穿刺PSA水平、第二次穿刺PSAD、第二次穿刺FPSA/PSA比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将所有收集的数据随机分为两部分,70%(197例)前列腺穿刺患者用作训练数据集,剩余的30%(84例)患者用作验证数据集。结果显示在预测第二次前列腺穿刺结果方面,LR、KNN、SVC、DT、GNB、RF、GB的准确率波动于66.67%~74.88%;错误率波动于21.43%~34.29%;召回率波动于9.52%~47.62%;特异性波动于79.59%~97.96%;精确率波动于33.33%~80.00%。各模型的特异性分别为各个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波动于0.568~0.725。结论 SVC可以在较简单较少的参数下更准确地预测前列 薛竞东 冯超 吴登龙 谢弘 张心如 陈磊 王田龙 俞仲伟 张伟 梁亮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针吸 前列腺肿瘤 妇产科专科医院“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2021年 "互联网+妇幼健康"是互联网与妇幼健康领域融合的产物。此研究以上海市某妇产科专科医院为例,基于5G、区块链、物联网、移动医疗等新兴技术,阐述专科医联体合作、出生缺陷罕见病三级防控体系搭建、多学科诊疗远程平台建设和多渠道便民服务模式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探讨妇产科专科医院"互联网+妇幼健康"的建设模式和实现路径,总结分析该模式的运行成效及关键问题,为各级妇幼机构提升医疗信息化能力,推动妇幼健康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妇幼健康管理转型提供参考。 石晶金 陈磊 季新华关键词:信息化 REDCap在母婴干预队列数据采集及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采用开源性软件REDCap,以母婴干预预防肥胖队列为示范,阐述基于网络的在线电子数据采集系统构建和数据质控管理。方法·安装REDCap软件,建立母婴干预队列为示范项目。基于研究方案,将队列数据收集的时点和问卷模块列成随访图,设置和创建问卷和电子病历报告表单(electronic case report forms,eCRF),设置数据质量控制程序,设置用户使用权限。结果·在REDCap系统中创建示范项目,建立孕前期、孕期及儿童随访的各期eCRF。经测试后上线,进行数据收集和数据质量控制。设置访问权限实现多中心数据采集。通过质控程序核查和发送数据疑问,进行质控管理。REDCap数据可导出生成SAS、SPSS、R等多种格式的数据文件供常用统计软件使用。结论·基于REDCap建立的母婴干预队列数据平台和数据管理为项目提供了支撑。该模式可推广运用于其他流行病学人群研究。 欧阳凤秀 热伊莱·塔伊尔 陈磊 范翩翩 张军 王伟业关键词:数据管理 新产程标准下临产前及临产后急诊剖宫产妊娠结局分析——基于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下临产前及临产后急诊剖宫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产程中因急诊原因转剖宫产者853例。其中临产前手术者565例,设为临产前组;临产后手术者288例,设为临产后组。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新生儿评分、产褥感染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临产前组与临产后组剖宫产指征排序首位的均为胎儿宫内窘迫(66.19%vs.50.70%),其次临产前组为产前发热(17.88%),临产后组为相对性头盆不称(36.80%)。临产前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少于临产后组[(222.16±90.01)mL vs.(248.30±60.12)mL,t=3.049,P<0.05]、血红蛋白变化值小于临产后组[(4.16±0.29)g/L vs.(6.43±0.61)g/L,t=3.011,P<0.05]、新生儿评分高于临产后组[(9.86±0.59)分vs.(9.68±0.92)分,t=3.441,P<0.05]、产褥感染率低于临产后组(35.58%vs.51.04%,χ^(2)=18.893,P<0.05)、术后住院天数少于临产后组[(4.50±0.43)天vs.(4.75±0.68)天,t=2.420,P<0.05]。结论按新产程标准,临产后急诊剖宫产者产后出血量增多,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增高,术后住院天数增多,因此需要加强阴道试产过程中对产妇及胎儿的监测及手术指征的把握,及时干预和有效处理,以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许扬 侯燕燕 陈磊 郭甜关键词:产褥感染 基于三位一体妊娠期糖尿病随访系统的开发设计 被引量:13 2019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妊娠期糖尿病三位一体随访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从设计思路、系统流程、系统功能模块及系统管理四个方面,介绍了工作站、随访患者、营养方案、运动、血糖监测、设备管理、批量导入、云平台安全等的管理,完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三位一体随访,解决孕产妇家庭血糖监测及运动管理监管难等问题。通过动态数据的智能化采集,改变了原有手工数据采集或靠患者回忆记录数据的模式,将数据精准匹配到治疗方案中,从而辅助医生进行科学的治疗管理。通过三位一体随访系统的构建,建立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智能诊治系统。 陈磊 范建霞 王丽萍 陈昌杰 朱玮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2017年 目的 总结分析CT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80例(120个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CT实施诊断,回顾分析采用CT诊断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对应的影像资料表现。结果24例甲状腺腺瘤诊断准确率为83.3%;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准确率为71.1%;18例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为77.8%。在甲状腺结节病理方面,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癌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较好地显示病灶特点,同时能够较好地区分鉴别常见的甲状腺结节疾病。 陈磊 袁立新关键词:CT 甲状腺结节 PDIA4在肾癌细胞舒尼替尼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细胞株,探讨蛋白二硫键异构酶A成员4(PDIA4)调控肾细胞癌舒尼替尼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间歇诱导法建立786-O和OS-RC-2耐药细胞株(786-OR和OS-RC-2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DIA4在耐药肾癌细胞株与非耐药肾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PDIA4稳定过表达或敲减肾癌细胞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PDIA4对肾癌细胞增殖影响;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leaved-Caspase3、Caspase9表达。结果:与对照组亲本细胞株786-O和OS-RC-2相比,耐药细胞株786-OR和OS-RC-2R的PDIA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过表达PDIA4可促进肾癌细胞的生长和活力以及降低肾癌细胞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P<0.05);而敲低PDIA4能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和活力以及升高肾癌细胞对舒尼替尼的敏感性(P<0.05)。此外,过表达PDIA4能抑制促凋亡蛋白的表达(P<0.05),而敲低PDIA4能促进促凋亡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PDIA4与肾细胞癌舒尼替尼耐药有关,其机制是抑制细胞凋亡引起肾癌细胞癌舒尼替尼耐药,靶向PDIA4则可以逆转耐药。 唐麒麟 柯波亮 何雏江 徐子杰 陈磊 邵怡关键词:肾细胞癌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