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菊先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语文
  • 4篇文教
  • 3篇教育
  • 2篇语文教材
  • 2篇语文教育
  • 1篇代语
  • 1篇眼光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语文教育理论
  • 1篇语文教育学
  • 1篇语文素质
  • 1篇育发
  • 1篇中介
  • 1篇中介性
  • 1篇素质教育
  • 1篇中小学教材
  • 1篇现代语文
  • 1篇小学教材
  • 1篇教育发展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7篇陈菊先
  • 1篇顾黄初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学语文(教...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9
  • 2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世纪推进我国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两大动力被引量:6
2007年
回顾我国百年现代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历程,影响其内容和进程的因素很多。但就语文和语文教育自身而言,"理论跋涉"和"科学实验"无疑是推动课程教材发展的两股巨大的动力。
顾黄初陈菊先
关键词:现代语文教材建设
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略论
2007年
大家都知道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又来源于实践,这就需要人们在生活中有两种眼光。即感性的和理性的眼光。语文教育发展同样需要这种视野。从语文独立设科至今,百多年来,语文发展一直以感性的和理桂的眼光,走在法规层面、实践实验层面和理论层面的建设上。
陈菊先
关键词:语文教育理论教育发展眼光感性辩证
过程 关系 创造——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研究
2004年
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为“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实验立足于语文素质教育实践,把研究、解决教学现状中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创造了大语文观和大美学观统一于一体的语文素质教育模式。文章以生态化的美学为理论基础,并对实验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发掘实验个案中蕴含的普遍性的语文素质教育问题。并在论述重过程,重关系,重创造的特点中展现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努力创造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和生存境界,创造未来,以现代语文素质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景观。
陈菊先
关键词:语文活动式教学语文素质
新时期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改革实验述评
2006年
20世纪新时期的义务教育教材(语文)。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供全国选用的.四年制的有2套,三年制的有7套。这9套教材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按新大纲要求编写,又以鲜明的特色。从报审的22套教材中脱颖而出。
陈菊先
关键词:教材改革义务教育语文中小学教材教育教材
语文教育学学科方法论被引量:2
1997年
语文教育学学科作为跨世纪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形态,从方法论看,它是多学科高度综合渗透的产物。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建构其体系,因此必须用不同层次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方法来研究它、完善它。本文认为,研究语文教育学的方法涉及哲学方法,有机的、大系统的综合方法,教育科学方法和现代语文教育学理论四个层次。上述方法依次为方法论基础、中介方法。
陈菊先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素质教育方法论
试论现代语文教材的“中介性”特征被引量:1
1997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教师凭借教材将教学目的物化为学生语言行为的“中介”。即教师凭借教材对学生训练和规范,着力于教学过程中的联系和转化训练,使教学过程中的众多因素通过教材中介联系相互融贯而达到教学目的。本文基于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从纵横交叉的坐标系上展现了大语文教材系统的模式,提出并论述了用目的论、价值论、未来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等原理编写教材;用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语言学方法及多种学科方法读解教材。
陈菊先
关键词:语文教材中介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语文教育目标比较被引量:8
1999年
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所拟教学目的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即都能从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以及本地实际出发,从文道两方面作出主次分明的多元概括,其目的的列举涵盖了语文知识、技能、智能,以及学生个性发展,包括心理的、社会的不同层面。其中读、写、听、说能力都被列为语文教学的四大主体内容。语文教学目的的结构性特征,大陆强于香港。
陈菊先
关键词:多元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