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萍

作品数:1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汉语
  • 4篇教学
  • 3篇体育
  • 2篇学科
  • 2篇英译
  • 2篇课程
  • 2篇教学实践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新课标背景
  • 1篇新课改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与课...
  • 1篇信息技术与课...
  • 1篇修辞
  • 1篇修辞现象
  • 1篇学科融合
  • 1篇学理
  • 1篇学习汉语
  • 1篇言外之意

机构

  • 1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陈萍
  • 1篇陈林
  • 1篇张丽

传媒

  • 2篇运动精品
  • 2篇现代英语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出版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新课改研究与实践 ——以《基本国情》为案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及其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已经步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力,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
陈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接受美学视角下典籍翻译研究——以《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为例
2021年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的理论源于德国,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University of Konstanz)的文艺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于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对于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的三种英译本分析以接受美学理论出发,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视域融合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英译本的情感与原作的异同之处,融入译者的译本中,发掘译者同时作为创作者与原文的读者,在原文的解读上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并发挥其主体性对原文进行创作。
凤岚陈萍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召唤结构视域融合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研究
2023年
我国在2022年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文章以“新课标”为出发点,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将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发挥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的特点和优势。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语文教学与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现实中的表现、鉴赏方式进行研究。体育教学和语文教学进行融合后,有利于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针对在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李玄陈萍吕锡勇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育教学学科融合
韵律视域下的汉语双音化
2020年
通常认为,所谓双音化,是两个音节的连缀。作为中古时期汉语发展中出现的特定语法现象,汉语的双音化是汉语韵律的一个基本形式,在汉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汉语的双音化,对于研究汉语韵律句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汉语的双音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就是一本从韵律视域探讨汉语双音化问题的专著。
陈萍
关键词:双音化汉语史韵律句法语法现象中古时期
近十年汉语副词二语习得偏误分析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23年
副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且部分副词是多义副词,语义和用法都较为复杂,特别容易与它相关的副词产生偏误,所以对近年来的副词偏误分析研究做出评述非常重要。该文对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副词偏误分析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检索近10年中国期刊网上与之有关的文章,得到相关学术文献450篇。结果显示,近10年国内与此有关的文献数量很多,并以硕士论文为主;研究国家涉及较多,其中韩国最多。此外,根据研究类型不同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副词偏误研究分为否定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持续义时间副词等研究。该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阐述其所涉及的领域,以期对其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保德蓉张丽陈萍
关键词:二语习得副词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研究
研究目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是在我国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让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得到传承和发展...
李玄何生庆陈萍陈林楚益珍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中国谚语英译研究
2023年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谚语也受到了更多国外读者的关注,提升其翻译质量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文章以知识翻译学为指导,探讨中国谚语的英译策略,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张绍敏陈萍
关键词:中国谚语英译策略
英汉语言中时间体系的语义表征对比研究——以完成体为例
2022年
文章从时体概念即时间体系的语义表征出发,以完成体为例来对比研究英汉语言的异同。研究先分别介绍英汉语言各自完成体的语义表征和类型,据此,总结出英汉语言的异同。最后,根据英汉语完成体的异同,作者在翻译以及英语教学方面给出策略和意见。二者的组合形式也是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英语是时制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体制突显的语言。
吕丛宁陈思钰陈萍
关键词:时体语义表征完成体
论“体育课程思政”与“青少年健康”的关系
2023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我国针对各类学科以及青少年的健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其中,“体育思政课程”与“青少年健康”在近几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是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从体育课程思政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体育思政课程的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第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第三、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第四、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健康的成长,而且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李玄陈萍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思政课程
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程及开发策略思考
2021年
国别化汉语教材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在汉语教材开发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自元末至今的国别化教材,对汉语的本体研究、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以及国别化教材编写理念的确立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教学现状,对国别化教材编写的研究重点、开发团队的组建模式以及"国别化+行业"教材的"一体两翼"开发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萍
关键词:出版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