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

作品数:21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滞育
  • 7篇棉铃
  • 7篇棉铃虫
  • 7篇光周期
  • 6篇亚洲玉米螟
  • 6篇玉米
  • 6篇玉米螟
  • 5篇地理种群
  • 5篇种群
  • 5篇历期
  • 5篇发育历期
  • 5篇不同地理
  • 4篇不同地理种群
  • 3篇地理变异
  • 3篇滞育诱导
  • 3篇周期
  • 3篇温度
  • 3篇繁殖
  • 2篇蛹重
  • 2篇幼虫

机构

  • 21篇江西农业大学
  • 8篇江西环境工程...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上饶职业技术...
  • 1篇江西出入境检...
  • 1篇万安县农业局
  • 1篇江西出入境检...

作者

  • 21篇陈超
  • 17篇薛芳森
  • 11篇陈元生
  • 8篇夏勤雯
  • 7篇涂小云
  • 7篇匡先钜
  • 3篇何海敏
  • 2篇阙海勇
  • 2篇刘兴平
  • 2篇王建国
  • 2篇黄丽莉
  • 1篇徐昭焕
  • 1篇赵荷兰
  • 1篇肖亮
  • 1篇傅淑
  • 1篇权永兵
  • 1篇肖海军
  • 1篇付小刚
  • 1篇魏洪义
  • 1篇车飞

传媒

  • 5篇昆虫学报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江西植保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物灾害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周期对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幼虫发育及蛹滞育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探明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温周期的反应,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棉铃虫广东广州种群(23.08°N,113.14°E)、江西永修种群(29.04°N,115.82°E)、山东泰安种群(36.15°N,116.59°E)和辽宁喀佐种群(41.34°N,120.27°E)在滞育诱导的光周期(L12:D12)条件下,温周期(光期高温20~28℃,暗期低温5和9℃)对幼虫发育和蛹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期温度相同时,各地理种群20T(温期thermophase,20℃):5C(低温期cryophase,5℃)(12h光期温度:12h暗期温度)(余此类推)和20T:9C,22T:5C和22T:9C,25T:5C和25T:9C,以及28T:5C和28T:9C之间幼虫的发育历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平均温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各地理种群20T:9C(平均温度14.5℃)下的幼虫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在22T:5C(平均温度13.5℃)下的发育历期(P<0.05);20T:20C(恒温20℃)的幼虫发育历期也显著长于28T:9C(平均温度18.5℃)(P<0.05),表明幼虫发育主要受光期温度的影响。在平均温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各地理种群温周期20T:9C的滞育率高于22T:5C的滞育率,25T:20C的滞育率也高于28T:9C;各地理种群温周期20T:20C的滞育率显著高于28T:5C的滞育率(平均温度14.5℃)(P<0.05)。当光期温度相同时,20T:5C和20T:9C,22T:5C和22T:9C,25T:5C和25T:9C,以及28T:5C和28T:9C之间滞育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光期温度是影响棉铃虫滞育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温周期下,幼虫发育历期及滞育率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幼虫历期和滞育率与其栖息地纬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揭示了棉铃虫对温度的敏感性随着纬度的南移而逐渐增强。
陈元生陈超涂小云匡先钜薛芳森
关键词:棉铃虫地理种群发育历期滞育诱导
中国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被引量:12
2015年
广布种昆虫可调节其生活史以适应栖息地的条件变化,如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期,使其发生与栖息地的物候(如食料、气温和降雨等)同步,这对昆虫在栖息地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玉米主要害虫,在中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栖息地气候也不同,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发生了分化,如化性、临界光周期、滞育后羽化时间、体重和体型、繁殖力和抗寒力等均不同。然而该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尚未见系统报道。为此,详细比较了来自5个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即广西阳朔(YS)、江西南昌(NC)、山东泰安(TA)、河北廊坊(LF)和黑龙江哈尔滨(HEB)在20—31℃下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20、22和25℃下,卵期从南到北稍有延长,卵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但在28℃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基本相等,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在31℃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存在显著差异;在22、25和28℃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而在20和31℃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负相关,在20、22和25℃下,最北的哈尔滨种群的幼虫期变幅不大,而其他4个种群的幼虫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缩短。各地理种群20℃下的雌蛹、28℃下的雄蛹和31℃下的雌雄蛹期差异均不显著,其他雌或雄蛹期差异显著;各温度下的雌雄蛹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广布种昆虫可以调节其自身发育历期以适应栖息地环境条件。
涂小云夏勤雯陈超何海敏薛芳森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地理变异发育历期幼虫
暗期干扰对棉铃虫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至今,所测试昆虫的光周期反应均表明,光周期反应对暗期干扰高度敏感,短暂的光脉冲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逆转长夜效应,抑制滞育的发生。在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泰安种群(36.15°N,116.59°E)和喀佐种群(41.34°N,120.27°E)光周期反应的基础上,在滞育诱导的短光周期下(L12:D12和L9:D15),分别测试了暗期不同时段1h光脉冲对这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滞育抑制的影响。25和22℃下的光周期反应显示了泰安种群在长暗期11—14 h的滞育率均显著低于喀佐种群;泰安种群的临界暗长分别为11.7 h和11.5 h,喀佐种群分别为10.5 h和10.3 h,泰安种群均比喀佐种群长1.2 h。在所测试的暗期干扰实验中,除了极少数光脉冲干扰点外,泰安种群蛹滞育率显著低于喀佐种群,但两者的滞育反应曲线基本相似。在短光周期L9:D15下,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均显示了光脉冲落入暗期的第9—11小时最有效地抑制了滞育的发生。在短光周期L12∶D12下,泰安种群和喀佐种群在25℃时均显示了光脉冲落入暗期的第3—4小时和第10小时导致了最低的滞育发生;但在22℃时,喀佐种群只在暗期的第3—4小时显示了最高的滞育抑制。这些结果揭示了偏南的泰安种群对暗期干扰的敏感性强于偏北的喀佐种群,但这两个地理种群的最高光敏感位点基本相同。
陈元生涂小云陈超匡先钜薛芳森
关键词:棉铃虫滞育光周期温度地理种群
温度和光周期对亚洲玉米螟羽化节律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实验在不同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研究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6e)的羽化节律。结果表明:在8~16h的暗期中亚洲玉米螟羽化高峰均集中在暗期,羽化活动随光暗交替表现出节律性。这种节律性受到暗长的影响,暗期越短羽化高峰越提前,反之亦然;其次温度也影响羽化节律,在22℃中各光周期的羽化高峰均比25℃出现的更晚。此外亚洲玉米螟在持续的光期中羽化不表现出内源性节律,而在持续暗期中却表现出内源性节律,且该内源性节律在22℃和25℃下基本相同约为24h。
余国志陈超刘伟付小刚魏洪义
关键词:羽化节律光周期温度亚洲玉米螟
南昌地区灰飞虱的生活史、繁殖和越冬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明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在南昌地区的生物学特性, 本研究在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系统调查了该虫的年生活史, 温度对其生长发育、 繁殖、 性比及翅型分化的影响, 及其越冬生物学。结果表明, 灰飞虱在南昌一年发生4-7代。在18-32℃, 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若虫的发育历期在18-28℃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 但若虫的发育历期在30和32℃时显著长于28℃的发育历期(P=0.000﹤0.05)。越冬个体的若虫期为143-187 d。卵和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7℃和7.51℃。在室外, 7月中旬高温下孵化的第4代若虫的发育历期也明显延长, 显示了高温诱导的夏季休眠现象。在18-28℃, 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 当温度上升到30℃时, 其产卵前期比26和28℃下有所延长。产卵期在22℃最长, 30℃下最短。成虫在20-24℃下的寿命最长。在28℃下, 平均每雌产若虫量最大。不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 雌雄比均接近1∶1。在18-32℃, 羽化的成虫均以长翅型占绝对优势。在自然条件下, 越冬代和第6代羽化的成虫以短翅型占优势, 其他各代仍以长翅型占优势。在自然条件下, 9月中旬孵化的若虫就有少量个体滞育越冬, 10月中旬后孵化的若虫全部进入越冬。越冬若虫的龄期为1-5龄。本研究为该虫发生的预测及有效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王柳风傅淑肖亮陈超薛芳森
关键词:灰飞虱年生活史发育历期繁殖翅型
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基于COⅠ基因序列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6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COⅠ基因进行测序,运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EGA5对序列进行对比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COⅠ基因在6个地理种群中进化具有一定的差异,平均遗传距离为0.013;进化树显示,亚洲玉米螟的三亚种群、广州种群与南昌种群聚为一支,然后与泰安种群聚为一支,再与哈尔滨种群聚为一支;而廊坊种群另聚成一支。遗传分歧度与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均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黄丽莉阙海勇陈超匡先钜薛芳森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遗传分化
为什么研究滞育?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着重阐述了昆虫滞育研究引起关注的一些原因。了解滞育的知识对理解昆虫的季节生物学尤为重要,并且这些信息对于有效的害虫治理策略的发展;管理人为驯养的昆虫用于授粉和蚕丝生产;建立起精确的预测模式用于害虫盛发期的预测预报以及增加寄生蜂和捕食螨的贮藏寿命来用于生物防治都是必需的。滞育昆虫在低温下存活的机制能为昆虫的低温储藏提供一些依据,这在研究领域中是很重要的。滞育也为探求发育的基本问题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模型,并且因为滞育的研究,我们很早就对昆虫激素有了深刻的了解。另外,我认为昆虫滞育能为老化、肥胖及疾病传播等问题提供一些见解,滞育的昆虫还能提供可以用于提高人类健康的潜在的丰富的药物资源。
夏勤雯陈超薛芳森
关键词:生物防治低温储藏发育滞育激素害虫治理
柑橘花期蓟马的种类与鉴定被引量:6
2013年
为明确柑橘花期蓟马种类,以柑橘园为实验基地,系统调查橘园中蓟马的种类。经形态学鉴定共发现3种蓟马,且3种蓟马的形态分别与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淡色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s chinesis Priesner)极其相似。对3种蓟马分别进行单头虫体的基因组DNA提取,对其ITS2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测序结果登入NCBI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3种蓟马分别与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rny)、淡色蓟马(Thrips flavus Schrank)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s chinesis Priesner)的相似度均达99%。
阙海勇黄丽莉薛芳森车飞何海敏陈超
关键词:蓟马种类
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的地理变异,本文系统调查了棉铃虫江西永修种群、山东泰安种群和辽宁喀佐种群幼虫在20℃,交替接受长光周期(L16:D8)和短光周期(L12:D12)下的滞育诱导的光敏感阶段。当用5 d长光周期干扰生长在短光周期(L12:D12)背景条件下的幼虫时,最高光敏感期:永修种群出现在4龄第4天至5龄第3天(77.5%~93.7%个体发育),泰安种群出现在3龄第5天至5龄第1天(64.06%~89.55%个体发育),喀佐种群出现在第6龄(57.69%~60.78%个体发育)。当泰安和喀佐种群幼虫分别饲养在交替的短光周期(L12:D12)和长光周期(L16:D8)时,泰安种群幼虫光敏感龄期主要出现在5龄前,而喀佐种群幼虫光敏感龄期主要出现在4龄后。这些结果揭示了棉铃虫滞育诱导的光敏感性存在地理变异。
陈元生陈超刘兴平匡先钜薛芳森
关键词:棉铃虫滞育光周期地理种群
南昌地区柳圆叶甲生活史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对柳圆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Laicharting)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在野外,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至5月中旬陆续出土繁殖,一年能繁殖6~12代。该虫由于成虫产卵持续时间长,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短,因此世代重叠现象非常明显。11月上旬后羽化的成虫取食一段时间后蛰伏越冬。成虫产卵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10d为一个周期,每天产卵最少1粒,最多65粒。寄主树叶老嫩程度和气候条件对各世代成虫的产卵具有显著的影响。
陈超夏勤雯权永兵王建国
关键词:生活史产卵量滞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