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长琨

作品数:44 被引量:33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棉铃
  • 20篇棉铃虫
  • 13篇地老虎
  • 12篇小地老虎
  • 11篇杀虫
  • 11篇二化螟
  • 9篇抗药
  • 9篇抗药性
  • 8篇抗性
  • 7篇杀虫单
  • 7篇菊酯
  • 6篇杀虫剂
  • 6篇甲胺磷
  • 5篇氰戊菊酯
  • 5篇超微
  • 5篇超微结构
  • 4篇生殖
  • 4篇精子
  • 4篇高温
  • 3篇敌百虫

机构

  • 4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南京农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江苏省植物保...
  • 1篇慈溪市农业局

作者

  • 44篇陈长琨
  • 38篇王荫长
  • 29篇李国清
  • 15篇韩召军
  • 6篇彭宇
  • 6篇李显春
  • 5篇尤子平
  • 4篇朱荣生
  • 4篇郭慧芳
  • 4篇刘绪生
  • 3篇李秀峰
  • 3篇韩招久
  • 2篇王心如
  • 2篇田子华
  • 2篇慕莉莉
  • 1篇姜卫华
  • 1篇苏建坤
  • 1篇龚林根
  • 1篇严焯辉
  • 1篇刘瑾

传媒

  • 12篇昆虫学报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农药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第五届全国药...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3
  • 5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8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测定及对甲胺磷的抗性机制被引量:33
2001年
采用3龄幼虫点滴法测定了江苏省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的抗性水平,并就二化螟对甲胺磷产生抗性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淳和徐州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单已达高抗水平,其它地区也表现为中等抗性。在所测定的6个种群中,苏州种群对甲胺磷处于低抗水平,其它种群为中抗种群。活体增效作用表明,氧化胡椒基丁醚(PBO)对甲胺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酸二乙酸(DEM)的增效作用不明显。对离体解毒酶的研究表明,R种群幼虫多功能氧化酶(MFPO)的O-脱甲基作用的活力比S幼虫高。R幼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与S幼虫无显著差异。以甲胺磷为抑制剂的R幼虫I_(50)是S幼虫的2.52倍。二化螟对甲胺磷的抗性机理可能与MFO的O-脱甲基作用活力增高和AChE的敏感性降低有关。
彭宇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田子华
关键词:二化螟甲胺磷杀虫单抗性机制
高温胁迫影响雄性棉铃虫生殖力的生理机制被引量:11
2002年
为明确高温 ( 33℃ )影响棉铃虫雄性生殖力的生理机制 ,在明确棉铃虫对高温敏感期的基础上 ,用孚尔根涂片法通过光镜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了高温对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的影响 ,同时也对高温下精包腺和附腺的结构和功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雄性 6龄幼虫至 3日龄蛹期以及成虫期对高温敏感 ,6龄幼虫和蛹前期对高温的敏感性是由于高温影响了真核和无核精子的形成过程 ,其中精细胞囊期对高温最敏感 ,精细胞囊经受高温后 ,不能充分伸长 ,导致蛹后期精巢中出现大量畸形精细胞囊 ,高温还导致畸形精子束的产生 ;
郭慧芳陈长琨李国清陈文武王荫长
关键词:高温胁迫棉铃虫雄性生殖力生理机制精子形成
苏云金杆菌与敌百虫混用对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被引量:8
2001年
根据敌百虫与苏云金杆菌 (Bt)混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结果 ,分别用Bt 2 40mg·L-1,敌百虫 90mg·L-1和两者的混剂 (2 3mg·L-1敌百虫加 5 7mg·L-1Bt或 90mg·L-1敌百虫加 2 2 5mg·L-1Bt)处理棉铃虫 5龄幼虫 ,测定其对活体棉铃虫幼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若以每个头部计算 ,Bt单用并不影响乙酰胆碱酯酶 ,但与敌百虫混用时 ,能增加敌百虫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此外 ,Bt处理显著降低了幼虫头内蛋白质含量 ,处理后 1,2 ,3和 4d ,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的 85 % ,79% ,73%和 72 %。基于以上结果 。
李国清陈长琨严焯辉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敌百虫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棉花害虫
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农药联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农药的联合作用。方法 用点滴法测定棉铃虫、用寇氏法测定SD大鼠的辛硫磷 (Pho)与氰戊菊酯 (Fen)、辛硫磷与三氟氯氰菊酯 (Clo)、丙溴磷 (Pro)与高效氯氰菊酯 ( β Cyp)混剂及单剂的LD50 及 95 %可信限 ,按谭福杰法计算混剂对棉铃虫幼虫的共毒系数 (CTC) ,并用预期与实测LD50 对比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混剂对大鼠的联合作用特征。结果  3种组合的混剂对棉铃虫幼虫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Pho +Fen、Pro +Clo和Pro + β Cyp的CTC分别为 3 4 0、797和172 ;Pho+Fen复配有协同作用 ,其预期LD50 (E)与实测LD50 (O)的比值———E/O值、CTC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联合作用参数 ( β3)分别为 2 .69、2 85和 0 .0 0 15 ;Pho +Clo复配有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 ,其E/O值、CTC和 β3分别为 1.71、165和 0 .0 0 0 3 ;Pro + β Cyp复配有协同作用 ,其E/O值、CTC和 β3值分别为1.91、180和 0 .0 0 0 2。结论 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混剂增效同时也普遍存在增毒问题 ,理想混剂的获得取决于混剂中高比例的高效低毒单剂。
王心如陈海燕肖杭何冬宁韩召军陈长琨王荫长何凤生
关键词: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棉铃虫SD大鼠抗药性
小地老虎雄蛾中胚层生殖道和附腺的细胞结构和分泌功能被引量:14
1998年
通过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小地老虎生殖前期雄蛾中胚层生殖道和附腺的腺细胞结构和分泌功能,以及与精子形态和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缢缩位置、解剖形态、细胞结构、分泌方式、精子形态变化和数量变动为依据,将中胚层生殖道划分为修精囊、输精管、贮精囊、精包腺1~5段等8个区段;(2)中胚层生殖道和附腺具有相同的组织层次,自内向外分为单细胞上皮层、底膜、肌肉层和围膜等4层,但缺少表皮质内膜;(3)中胚层生殖道和附腺的腺细胞具有旺盛的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能力,主要有内质网型和液泡型两种,前者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后者具有致密的核糖体和分泌泡;至少有4种分泌方式:即颗粒顶泌、液泡顶泌、胞质局泌和胞间分泌;修精囊、贮精囊、雄性附腺、精包腺1段的顶泌物为糖蛋白性质(PAS阳性)、局泌物为非糖蛋白性质(PAS阴性)。
陈长琨李国清王荫长卢中建
关键词:小地老虎雄性附腺生殖道
小地老虎雄蛾中胚层生殖腺缢缩瓣膜结构和功能被引量:4
1998年
该文通过光镜、电镜和生化分析等方法,详细观察了小地老虎雄蛾中胚层生殖腺缢缩的形态、数目、位置和细胞特化的瓣膜结构,并研究了缢缩的瓣膜结构和隔离中胚层生殖腺分泌物的功能。结果表明:缢缩是雄蛾中胚层生殖腺上显著收缩段,有7个,分别在雄性附腺-贮精囊、贮精囊-精包腺1段、精包腺1~5各段之间,精包腺5段-C形管;缢缩自内向外分为4层,即瓣膜细胞、底膜、肌肉和围膜,肌肉层发达;缢缩瓣膜结构是细胞极度伸长特化形成的,其特点是:多数细胞伸长超过原长度的一倍以上,顶区膨大呈蘑菇突,纵横交错堵塞管腔,其顶段的微绒毛致密而细长,稠密的粗面内质网和稀疏的高尔基体环绕在核的四周,细胞间隙发达;缢缩瓣膜结构具有隔离相邻区段中胚层生殖腺分泌物的功能,致使各区段分泌物在蛋白质电泳谱带数和迁移率,以及经PAS染色后在腺腔横切面上的构象存在显著差异。
陈长琨李国清王荫长胡冰
关键词:小地老虎超微结构
高温对小地老虎和东方粘虫精子发生和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4
1996年
小地老虎和东方粘虫精子发生之后,开始分化出真核精子和无核精子。当温度超过32℃时;出现大量的畸形精细胞囊,精子形成受阻,核与鞭毛明显缩短,鞭毛中微管所受影响最大。但32℃温度以下不影响真核到无核精子的发生和二叉发生的转换。由此可见,小地老虎和粘虫夏季由南向北迁飞也是一种回避高温的适应性行为。
王荫长陈长琨卢中建李国清尤子平
关键词:夜蛾科粘虫精子形成高温
B.t.与敌百虫、氰戊菊酯对棉铃虫的联合作用被引量:10
2000年
选用棉铃虫幼虫 ,用饲料混毒法测定了B t 与敌百虫和氰戊菊酯混用的增效作用 ,结果表明 :( 1 )对 2龄幼虫 ,敌百虫与B t 以 1∶3相混时显著增效 ;极少量B t 也明显增加敌百虫的毒力 ,同样 ,敌百虫与 B t 2 .5∶1与 5∶1混合时对 5龄幼虫也明显增效 ;( 2 )当氰戊菊酯与 B t 以 1∶6.8相混时拮抗 ;而B t 中加入少量氰戊菊酯或氰戊菊酯中加入少量B t 则增效明显 ;( 3)敌百虫和氰戊菊酯与 B t 相混 ,明显缩短了后者对棉铃虫 2龄幼虫的作用时间。
李国清慕莉莉严焯辉陈长琨王荫长
关键词:棉铃虫苏云金杆菌敌百虫氰戊菊酯杀虫剂
小地老虎蜕皮腺的形态和结构被引量:1
1992年
用电镜和光镜以及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幼虫蜕皮腺的形态与结构,及其在5龄—6龄幼虫的蜕皮期和预蛹—蛹的变态期的变化,并对蜕皮腺分泌的蜕皮液进行了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幼虫期的蜕皮腺共有15对,其中12对位于胸部1—3节和腹部1—9节的背侧面,其余3对位于前、中、后胸基节窝的外侧,至化蛹30小时后逐渐解体;(2)蜕皮腺的分泌细胞均为“液泡型”,在幼虫每次蜕皮期间出现周期性变化,随着蜕皮过程的结束,细胞由分泌状态进入静止状态,体积逐渐变小,色泽由乳白色趋向透明,液泡变小或消失,内质网数量溅少,液泡内含物对PAS反应减弱;(3)蜕皮前蜕皮腺分泌细胞的内含物PAS强阳性,表明蜕皮液是粘多糖或糖蛋白性质的,它通过导管分泌到新旧表皮层之间。
陈长琨王荫长韩振华尤子平
关键词:蜕皮腺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越冬与迁飞问题(室内研究初步结果)
1981年
近年来,各地对小地老虎越冬和迁飞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也在室内做一部份工作,现将80—81年结果扼要介绍如下: 一、大规模人工饲养小地老虎幼虫60年代初期,南京农学院昆虫教研组曾用各种饲料植物饲养小地虎幼虫,其中,以菊科植物(如莴苣、蒲公英、向日葵等)饲料最好,老熟幼虫体重可达700毫克,雌蛾产卵量在1000粒以上。但在饲养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连续饲养两代以后有退化现象。
王荫长龚国玑陈长琨尤子平
关键词:小地老虎产卵量过冷却点周年供应蛹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