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静静

作品数:45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15篇磁共振
  • 14篇成像
  • 12篇磁共振成像
  • 9篇肿瘤
  • 6篇影像
  • 5篇乳腺
  • 5篇肝脏
  • 4篇胰腺
  • 4篇图像
  • 4篇图像质量
  • 4篇核磁
  • 4篇病理
  • 3篇对比剂
  • 3篇自适应
  • 3篇腺肿瘤
  • 3篇间质
  • 3篇管电压
  • 3篇MRI影像
  • 2篇迭代
  • 2篇信息构建

机构

  • 41篇青岛大学
  • 2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潍坊市坊子区...

作者

  • 41篇陈静静
  • 12篇华辉
  • 10篇李颖端
  • 9篇徐文坚
  • 6篇胡斌
  • 5篇纪清连
  • 5篇冯卫华
  • 5篇王晓琳
  • 4篇李晓飞
  • 4篇毕卫群
  • 4篇郝大鹏
  • 4篇张杰
  • 3篇杨志涛
  • 3篇李杰
  • 3篇徐琦
  • 3篇石祥龙
  • 2篇张传玉
  • 2篇孙文海
  • 2篇史琳
  • 2篇杨佳

传媒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精准医学杂志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外医疗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能CT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的门静脉图像质量评估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在腹部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0例研究对象上腹部双能CT增强检查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40、50、60、70、80、90和100 keV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的图像与标准线性融合M_0.5图像(50%100 kV,50%140 kV)的门静脉主干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门静脉主干40~70 keV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图像CNR值均比M_0.5图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M_0.5图像相比,门静脉主干40~80 keV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图像的SN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静脉主干的图像质量评分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40~70 keV重建图像明显优于M_0.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40 keV重建图像的门静脉主干的CNR和SNR分别是M_0.5组的3.57及1.53倍。结论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算法,它能够克服低keV的噪声限制,双能CT门静脉成像40 keV使用改进的虚拟单能成像重建算法重建与M_0.5线性融合相比,图像质量显著提高。
胡斌陈静静徐文坚徐琦李晓飞
关键词:双能门静脉血管造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建立基于乳腺MRI区分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影像组学模型并验证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DCISM 32例,DCIS 55例)女性,按7∶3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搜集MRI图像及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采用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乳腺癌灶的3D感兴趣区(ROI)并提取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性最小冗余性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回归选择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基于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临床模型建立联合模型。结果区分DCIS是否伴微浸润的独立影响因子包含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尽管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0.760和0.830),结合Radscore和临床影像学特征的联合模型表现了鉴别DCIS与DCISM的良好效能(AUC为0.840)。结论结合Radscore和临床影像学特征的联合模型可为鉴别DCIS与DCISM提供新的手段。
韩珺琪华辉王晓琳田雅琪张濬韬彭琪琪陈静静
关键词:导管原位癌磁共振成像
一种智能呼吸机
一种智能呼吸机,包括控制单元ECU,电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呼吸机的排气量,还包括排气阀,用于控制呼吸机的排气管的排气压力;还包括人体变化量测量单元,所述人体变化量测量单元包括腹围变化量和/或胸围...
华辉陈静静孙文海董安兵
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CT及MRI表现。方法搜集21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IPL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21例IPL,18例单发,3例多发,共26个病灶。21例均行动态增强扫描(19例CT动态增强,2例MRI动态增强),16个病灶呈边缘花环状、葫芦状延迟强化;9个病灶三期均无强化;1个病灶动脉期边缘模糊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消退。其中10例行CT平扫,均为单发低密度灶;3例行MRI平扫,共5个病灶,T2WI均呈稍高信号,1个病灶T1WI呈高信号,4个病灶T1WI呈等信号,仅1个病变DWI呈高信号。2个病灶内可见"血管漂浮征"。结论边缘花环状或葫芦状延迟强化、T2WI呈低、稍高信号及"血管漂浮征"等表现,能为IPL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司友娇冯卫华华辉纪清连石祥龙杨志涛陈静静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磁共振成像
Gd-EOB-DTPA增强磁共振信号强度评价肝功能的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分析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lative enhancement,RE)以及肝脏-门静脉强化程度之比(liver-portal vein enhancement ratio,LPC)的变化特点,探讨Gd-EOB-DTPA增强MRI信号强度评价肝功能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的病例资料129例,测量、计算得出RE及LPC.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组的RE及LP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E及LPC评价肝功能的效能.结果对照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组RE均数分别为2.14±0.31、1.86±0.30、1.44±0.23、1.18±0.18,对照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组LPC均数分别为2.06±0.33、1.62±0.19、1.21±0.17、0.93±0.12.对照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组之间RE、LP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RE、LPC的两两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PC鉴别对照组与Child-Pugh A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892;两者鉴别Child-Pugh A组与B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942;两者鉴别Child-Pugh B组与C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920;两者鉴别对照组+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B+C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0.975.结论 Gd-EOB-DTPA增强磁共振信号强度有助于评估肝功能,同时对鉴别肝功能受损的程度有一定价值.
吕倩周锐志李颖端华辉庞婧陈静静
关键词:肝功能信号强度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定量指标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3.0T MR多期动态增强(MDCE-MRI)所获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病变均于手术或穿刺活检前采用3.0T MR扫描仪行MDCE扫描,测量病变的平均强化时间(MET)、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及强化曲线类型。先比较各参数在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然后比较各参数在各种病变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回归方程,得出鉴别诊断的临界点。结果肝脏良、恶性肿瘤MET、PEI、MSI及强化曲线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瘤与肝癌、胆管细胞癌、转移瘤PEI、MS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瘤与肝癌、血管瘤M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T、PEI、MSI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2、0.80;各参数诊断的特异度均为77.0%,敏感度分别为58.8%、70.6%、8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P=1/(1+e0.008X1+0.007X2-6.707),取约登指数最大点作为诊断点,即0.2946。结论MDCE-MRI的强化曲线类型及量化参数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陈静静石祥龙华辉纪清连李颖端司友娇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乳腺癌MRI影像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基于乳腺癌MRI特征建立可以无创性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诺模图。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20年8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94例,均行MRI检查并在1个月内获得淋巴结病理结果。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描述病变的MRI表现,分析乳腺癌原发肿瘤的MRI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诺模图。结果乳腺癌原发肿瘤的最大径及ADC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其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特征还有肿瘤位置、肿瘤边缘及肿瘤形状(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后纳入肿瘤最大径、ADC值、肿瘤形状及腋窝有无可疑淋巴结建立对淋巴结预测的诺模图AUC值为0.890。结论基于乳腺癌MRI特征的诺模图可以预测ALNM。这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很有前景。
彭琪琪陈静静田雅琪张杰张杰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腋窝淋巴结
评估普通人群肝脂肪变性磁共振成像定量方法的可行性
2021年
为了探讨采用3T西门子MRI LiverLab评估普通人群志愿者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招募了60名志愿者,其中双回波Dixon技术预测肝脂肪变性的患病率为51.7%(31/60),多回波Dixon和多回波HISTO技术测量的平均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分别为(9.1±1.9)%和(9.3±2.3)%,测量结果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t=0.36,p=0.27)。Pearson检验分析表明,多回波Dixon和多回波HISTO测量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具有高度相关性(r=0.932,P<0.001)。分别以多回波Dixon和多回波HISTO测量作为参考标准,双回波Dixon对检测肝脏脂肪变性具有高度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良好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分别为0.96和0.92,阴性预测值0.97和0.93,特异性0.80和0.77,阳性预测值0.77和0.74)。因此MRI LiverLab可以快速准确区分普通人群中有无肝脏脂肪变性。
胡斌张杰陈静静李晓飞徐文坚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
双低扫描联合正弦波迭代重组技术在肝脏增强CT扫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联合低剂量碘对比剂、低管电压和正弦波迭代重组(SAFIRE)技术用于肝脏增强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1日—7月31日行双源CT肝脏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病人200例,男118例,女82例,年龄21~82岁,平均(57.1±12.2)岁。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采用管电压100 kV和SAFIRE重组,对比剂剂量400 mg/kg;B组(100例)采用管电压120 kV和滤过反投影法重组,对比剂剂量500 mg/kg。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影像质量评分、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对比剂剂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A、B组肝脏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影像质量评分,影像噪声,腹主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动脉期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21±0.63)mSv和(4.08±1.16)mSv(P<0.05),A组较B组低21.3%;静脉期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12±0.36)mSv和(3.88±1.11)mSv(P<0.05),A组较B组低19.6%。结论与常规120 kV肝脏增强CT扫描相比,低剂量碘对比剂、100 kV低管电压和SAFIRE重组技术可以在保持肝脏影像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降低有效辐射剂量。
胡斌陈静静徐文坚徐琦李晓飞
关键词:肝脏管电压对比剂
一种智能呼吸机
一种智能呼吸机,包括控制单元ECU,电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呼吸机的排气量,还包括排气阀,用于控制呼吸机的排气管的排气压力;还包括人体变化量测量单元,所述人体变化量测量单元包括腹围变化量和/或胸围...
华辉陈静静孙文海董安兵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