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黎

作品数:34 被引量:366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鱼腥草
  • 7篇色谱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植物
  • 5篇相色谱
  • 5篇挥发油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HPLC
  • 4篇原子
  • 4篇原子吸收
  • 4篇染色体
  • 4篇维生素
  • 4篇无机元素
  • 4篇红花
  • 4篇氨基酸
  • 3篇学成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荧光

机构

  • 3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西昌学院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作者

  • 33篇陈黎
  • 26篇吴卫
  • 23篇郑有良
  • 6篇张旭
  • 5篇黄春燕
  • 5篇魏育明
  • 5篇杨玉霞
  • 5篇杨国丽
  • 4篇侯凯
  • 4篇杨瑞武
  • 4篇刘仁建
  • 3篇颜泽洪
  • 2篇潘红梅
  • 2篇蔡文国
  • 2篇邵金凤
  • 2篇刘千
  • 2篇陈鹊
  • 2篇王元彪
  • 1篇江勇
  • 1篇白琦

传媒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草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长江蔬菜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荷和留兰香嫩叶维生素种类及含量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地薄荷(青茎和紫茎)及留兰香资源中上部叶维生素种类和含量差异。方法:水溶性维生素用Luna C18(2)100(200mm×4.6mm,5μm),流动相0.005mol/L己烷磺酸钠(用稀磷酸调pH3.2)-甲醇(7:3,V/V),流速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54nm;脂溶性维生素用Hyperclone BDS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酸乙酯(95:5,V/V),流速1.0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275nm。结果:在薄荷和留兰香中上部嫩叶中仅检测到VC、VD2和VK1,它们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VC、VD2和VK1平均空白回收率分别为99.85%、81.61%和90.27%。所有薄荷材料中,来源四川简阳的薄荷VC含量最高,达118.41mg/100g,而VD2和VK1存在于重庆的两份薄荷材料中,含量相对较高。留兰香中VC含量普遍低于薄荷中VC含量,多数紫茎薄荷比青茎薄荷VC含量高。VD2和VK1在薄荷和留兰香间,以及紫茎和青茎薄荷间差异不明显。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薄荷资源新鲜叶片维生素含量同时测定。薄荷和留兰香中上部嫩叶中各维生素种类一致,含量不尽相同,存在一些个别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资源材料,同时薄荷普遍比留兰香VC含量高。
杨国丽吴卫郑有良陈黎张旭
关键词:薄荷维生素HPLC
鱼腥草种质资源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分别对鱼腥草16个不同居群幼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氨基酸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鱼腥草不同居群的氨基酸含量不尽相同,同一居群幼嫩地上茎叶和地下茎的氨基酸含量也有差异,多以地上茎叶高于地下茎。在分析的17种氨基酸中,所有居群均含有16种氨基酸,都不含Cys-SS-Cys。地上部分氨基酸中Glu含量最高,His含量最低;地下部分氨基酸中Glu含量最高,Tyr含量最低。地上部分氨基酸总量以W01-16为最高,而地下部分氨基酸总量以W01-99为最高,分别为27.89mg/g和15.46mg/g。蕺菜与峨眉蕺菜间氨基酸成分间无显著差别。鱼腥草种质资源氨基酸含量与染色体数目间相关不显著。
陈黎吴卫郑有良
关键词:鱼腥草氨基酸染色体数目高效液相色谱
川产鱼腥草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被引量:26
2002年
川产鱼腥草种质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发现,存在较丰富的同工酶变异类型,共有6种过氧化物酶和10种酯酶酶谱类型,每种过氧化物酶谱类型具4~6条酶带,酯酶酶谱类型具5~8条酶带。栽培和野生居群酶谱类型一致,而峨眉蕺菜和蕺菜种间亲缘关系较近,难以根据同工酶谱加以区分。试验结果还表明,四川鱼腥草种质资源过氧化酶酶带数在纬度偏北地区相对较多,偏南地区相对较少,酯酶酶谱在此范围内无地理分布差异。
吴卫郑有良陈黎杨瑞武颜泽洪魏育明
关键词:种质资源鱼腥草酯酶同工酶地理分布
不同染色体数目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薄层色谱分析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研究鱼腥草染色体数目与挥发油成分的关系 ,比较鱼腥草鲜草与干草及其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差异。方法 对不同染色体数目的鱼腥草鲜草地上和地下及其阴干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按挥发油 TL C图谱斑点数目和清晰度不同 ,2 0份鲜草材料地上部分大致呈现 5种类型 ,地下部分挥发油大致呈现 3种类型 ,19份干草材料大致呈现 4种类型。结论 鲜草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鲜草与干草挥发油在化学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异 ,材料间挥发油成分差异鲜草大于干草 ,地上大于地下 ,并且鲜草挥发油有染色体数目增加同时斑点数增多的趋势 ;峨眉蕺菜同蕺菜在挥发油成分上并无显著差别。
陈黎吴卫郑有良
关键词:鱼腥草染色体数目挥发油薄层色谱
普通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小麦品质主要受贮藏蛋白即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影响。目前普遍着重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研究,对醇溶蛋白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报道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LMW-GS存在多个命名系统,...
陈黎
关键词: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HPLC法测定鱼腥草中11种维生素的含量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测定鱼腥草中维生素的种类和含量,比较不同鱼腥草资源间的差异以及新鲜鱼腥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差异。方法:脂溶性维生素VA、δ-VE、VD2、VD3、α-VE和VK1采用Hyperclone BDS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酸乙酯(体积比95∶5)为流动相,于275nm处测定;水溶性维生素VB1、VB2、VB6、烟酸和VC采用LunaC18(2)100(20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0.005mol/mL己烷磺酸钠(pH3.2)-甲醇(两者体积比7∶3)为流动相,于254nm处测定。结果:鱼腥草中含有较多的α-VE和VC,含少量的VD3、VK1及烟酸,而其余6种维生素均未检出;鱼腥草地上部分维生素种类和含量比地下部分丰富。结论:鱼腥草资源间维生素种类差异很小,但维生素含量差异显著;其地上部分维生素的营养价值高于地下部分。
陈黎钟辉郭卫军吴卫郑有良
关键词:鱼腥草维生素HPLC
利用ISSR标记分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2
2003年
利用ISSR标记对70份鱼腥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所有引物扩增产物均具多态性,22个ISSR引物共得到352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16条DNA片段。其中,92.3%的片段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4~58条DNA片段,平均可扩增出14.8条多态性片段,峨眉蕺菜与蕺菜中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相似程度最高,其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值达0.618。蕺菜中,除染色体数目为54的细胞型外,其余细胞型的类间GS值几乎均是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最小。栽培蕺菜类群遗传多样性略高于野生类群。聚类分析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所有材料共划分为8类。根据ISSR遗传相似系数划分的类群主要同染色体数目有关,也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据此认为,鱼腥草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ISSR标记可作为构建鱼腥草DNA指纹图谱的有效工具之一。鱼腥草药材道地性与环境因素有关,但更大程度上由其遗传因素所决定。本文中还讨论了蕺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
吴卫郑有良陈黎杨瑞武颜泽洪魏育明
关键词:鱼腥草ISSR植物药道地性种质资源
川产鱼腥草氨基酸的RP-HPLC及挥发油成分的TLC分析
本研究对来源于四川不同地区的鱼腥草资源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进行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对其挥发油进行了薄层色谱(TLC)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9份川产鱼腥草材料阴干地上部分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陈黎
关键词:鱼腥草氨基酸挥发油薄层色谱
文献传递
不同来源地重楼药材中9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对不同来源地的重楼药材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7份重楼药材中Fe、Mg、Mn、Zn、Cu、Cr、As、Hg和Ca9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另外,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重楼9种无机元素的药理药效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样品中9种无机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在17个不同来源地中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Mg>Hg>As>Mn>Zn>Cr>Fe>Cu>Ca。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e和Mg之间为极显著正相关,Mg和Ca、Cu和Zn、Ca和Cu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Cr和Zn之间为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印证了重楼药材中无机元素的药理药效作用。[结论]揭示了重楼中无机元素的作用,并为重楼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吴珊马宗祥侯凯吴卫郑有良陈黎
关键词:重楼无机元素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部分引进与国产红花品种(系)中红花黄色素A的HPLC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48份栽培红花品种(系)的红花黄色素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红花品种(系)中红花黄色素A含量差异显著。欧洲材料含量最高,其次为亚洲材料,含量最少的是美洲材料。
杨玉霞吴卫郑有良陈黎刘仁建黄春燕
关键词:红花红花黄色素AHPLC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