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斯佳 作品数:16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资源环境管理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历史地理 更多>>
四川省地质灾害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以青城山和都江堰灌溉系统为例 被引量:7 2011年 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尤其是2008年5·12大地震,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给世界遗产的保护带来挑战,使其境内的5项世界遗产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首先总结了四川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破坏性,以青城山一都江堰灌溉系统为例,研究地质灾害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之后本文借助遗产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探讨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如何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以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范文静 霍斯佳 孙克勤关键词:地质灾害 世界遗产 可持续发展 Study on the Valu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orld Natural Heritage——A Case Study of Wulong Karst in Chongqing City, China 被引量:2 2011年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s of Wulong Karst we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famous karst regions inscribed as the in World Natural Heritag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significant geoscience research value of Wulong Karst was analyzed. Problems of Wulong Karst in Chongqing as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were proposed,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iven as: lack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staff, excessive development, frequent geologic hazards and human interventions.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tressed as well as digitalized construction of heritage and exploration of high-end tourist product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 霍斯佳 范文静 孙克勤关键词:WULONG KARST HERITAGE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貌为例 被引量:1 2011年 简述了武隆喀斯特独特的自然景观概况,并将其与世界自然遗产中其他著名喀斯特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了其独特的景观特征和重要的地学研究价值,同时还指出了重庆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认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世界遗产地过度开发,地质灾害频发以及由人为因素构成的威胁,并在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关保护对策,强调重点在于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创新,遗产数字化建设和高端旅游开发,以期对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霍斯佳 范文静 孙克勤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 可持续发展 如何看待空间技术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012年 世界遗产现状及面临的威胁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是了解我们居住地球的演化历史、认识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的"物证"。截至2012年7月,共有962项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745项,自然遗产18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29项,分布在157个国家。 洪天华 霍斯佳 无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 世界遗产名录 自然景观 习俗文化 文物古迹 世界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京明十三陵为例 被引量:8 2011年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明清皇家陵寝的典型代表,它完美地将中国古代皇家陵寝建筑与风水理念结合起来,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随着遗产地旅游的持续升温,文化遗产地面临着旅游承载力危机、遗产保护与社区居民的矛盾、遗产完整性遭到破坏等诸多问题的困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控制旅游人数、合理规划、整体性保护、多元式开发等策略,以进一步推动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陈玲玲 霍斯佳 范文静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京地区喀斯特洞穴为例 被引量:2 2011年 北京地区喀斯特景观是中国温带喀斯特发育最为壮观的典型地区之一。对北京地区典型喀斯特(石花洞、银狐洞、云水洞、京东大溶洞)岩溶洞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全球涉及岩溶洞穴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对比,以此探讨北京地区喀斯特洞穴的自然遗产价值,指出北京地区喀斯特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保护对策,以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于维墨 范文静 霍斯佳 孙克勤关键词:自然遗产 云冈石窟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介绍了云冈石窟的概况、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总结归纳了云冈石窟的特征和杰出价值,指出了云冈石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对策,以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霍斯佳 范文静 孙克勤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简要介绍了大足石刻的自身概况及地理条件、地质环境和发展旅游的特色优势,总结归纳了大足石刻的艺术特征。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促进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包括管理体制、保护法规、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对策。 霍斯佳 陈玲玲 范文静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可持续发展 “天眼”助力遗产保护--吴哥世界遗产环境遥感监测与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2013年6月,吴哥世界遗产管理局(简称"APSAR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简称"HIST")签署协议,开展"吴哥环境遥感"项目合作,以有效阻止库仑山原始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防止城市过度扩张和水资源过度开采,避免地面发生沉降。合作项目利用多时相多源的空间影像数据,对吴哥世界文化遗产地周边环境进行了基于空间影像分类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发现了诸如森林砍伐、城市扩张等问题。采用长时间序列多极化的雷达遥感数据,结合其他长期观测数据,综合研究了吴哥遗产地及其周边地表形变与地下水位、地质结构等因素的关系。号称"天眼"的遥感技术具有大尺度、周期短、时间序列长、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将其应用于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可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为遗产地管理者提供更加方便、直观、系统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洪天华 王萌 霍斯佳关键词:吴哥 世界遗产 遥感技术 环境监测 地质遗产资源管理研究浅析——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为例 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喀斯特包括云南石林,贵州荔波,武隆喀斯特三处自然遗产地,总面积146016hm2。本文首先将其基于全球视角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与多处世界闻名的喀斯特类自然遗产的综合对比最终揭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显著价值。自2007年申遗成功后,遗产地经济飞速发展,本文通过一元地理回归模型对三处遗产地进行了综合分析,试图为该地资源环境的发展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另外,文中归纳总结了该处世界遗产地存在的问题,诸如过度开发,地质灾害,石漠化等。最后,文中提出了该遗产地的保护对策,包括科学管理,灾害预警系统等,以促进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霍斯佳 洪天华 周伟关键词:地质遗产 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