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卿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双重PCR技术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和黑胫病菌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利用双重PCR技术快速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和黑胫病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a)。【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马铃薯环腐病菌pCS1质粒上纤维素酶A基因序列,对比近缘种及马铃薯上几种重要病原菌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CMS1/CMS2,将设计的引物与已发表的PCR检测马铃薯黑胫病菌特异性引物ECA1f/ECA2r结合,经过条件优化后,建立了双重PCR体系。【结果】利用引物CMS1/CMS2扩增出了1条913 bp的马铃薯环腐病菌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100 fg.μL-1,在细菌数上达105CFU.mL-1。利用双重PCR体系对马铃薯环腐病菌和黑胫病菌进行扩增,可获得913和690 bp的2条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600 fg.μL-1,在细菌数上达5×105 CFU.mL-1。【结论】成功建立了双重PCR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和黑胫病菌技术体系,该技术能够同时快速可靠地检测出马铃薯环腐病菌和黑胫病菌。
- 韩广涛杨志辉朱杰华赵冬梅韩彦卿
- 关键词:马铃薯黑胫病菌双重PCR分子检测
- 一批马铃薯引进资源的晚疫病抗性评价
- 以从美国引进的338份马铃薯材料为试材,利用10个毒力不同的晚疫病菌株对其进行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当接种包括强毒性茵株J(含1,2,3,4,5,6,7,8,9,10,11小种)在内的10个不同茵株时,54份材...
- 徐建飞韩彦卿段绍光刘杰卞春松庞万福杨志辉朱杰华金黎平
- 关键词:马铃薯病害防治晚疫病抗性基因
- 文献传递
- 2009年黑龙江和吉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表型结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为明确2009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的表型特征,本研究对所采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抗性及生理小种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被测黑龙江(46株)和吉林(48株)两省的菌株均为A1交配型。黑龙江省被测菌株甲霜灵高抗、敏感菌株各占50%;吉林省被测菌株中高抗、敏感菌株分别占70.8%、29.2%;两省均未发现中抗菌株。其中采自吉林敦化菌株均为高抗菌株,采自吉林榆树的菌株均为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感比例地区间差异明显。在被测33个黑龙江菌株中发现24个生理小种,而吉林49个菌株中发现19个生理小种,其中9个生理小种两省共有。另外,两省被测菌株中还发现了18株"超级毒力小种"。因此,建议加强种薯监测,防止A2交配型传入;在生产上使用甲霜灵类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该以菌株的抗性监测数据为依据;进一步加强生理小种监测,合理布局抗病品种。
- 王鹤朱杰华杨志辉韩彦卿王宇徐小虎
-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生理小种
- 2006—2008年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对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生理小种的毒力基因进行测定与评价,为抗晚疫病育种策略制定以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指导。【方法】利用11个含有单显抗病基因的一套鉴别寄主,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在采自2006—2008年中国6个省份的57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中,共测定出30个生理小种。所测的30个生理小种均为含多个毒力基因的复合小种,其中含有5个以上的毒力基因的小种有25个,约占83%。还发现3个菌株可以克服所有已知的R1—R11等11个抗病基因的"超级毒力小种"。【结论】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数目不断增多,其组成日趋复杂。垂直抗病基因R1—R11在中国部分省份完全丧失抗病性,迫切需要发掘新的抗源和加紧培育水平抗性品种。
- 韩彦卿秦宇轩朱杰华王鹤耿硕吴婧莲杨志辉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抗病育种
- 水稻抗稻曲病QTL定位及抗感品种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的表达谱分析
- 稻曲病是由子囊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该病害不仅严重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还因为其发病后在稻穗上形成的稻曲球含有大量毒素,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国内外对水稻抗稻曲病遗传与抗性机理的...
- 韩彦卿
- 关键词:稻曲病SSR标记QTL定位表达谱
- 文献传递
- 一种从种传和土传媒介中定量检测稻曲病菌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种传和土传媒介中定量检测稻曲病菌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被检样品进行预处理,快速提取被检样品的DNA;(2)标准曲线的构建;(3)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反应。本发明的方法能定量检测稻...
- 孙文献韩彦卿彭军张楠方安菲张亢
- 文献传递
- 河北省番茄上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结构的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番茄晚疫病是河北省番茄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对引起该病害的致病疫霉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有利于病害的防治。利用对峙培养法和菌落直径法对2007-2008年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和唐山分离自番茄的49个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了交配型和甲霜灵抗性的表型测定,结果表明该群体所有菌株均为A1交配型,以甲霜灵敏感菌株为主,抗性菌株仅7株。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简单序列重复(SSR)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分子技术对该群体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线粒体基因型均为Ia型,共鉴定出了Ⅰ、Ⅱ和Ⅲ3种SSR基因型,AFLP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87时可以形成α、β和γ等3个不同的分支。河北省所有番茄上致病疫霉菌株均分布在α分支上,该分支又可进一步分为7个亚分支。AFLP亚分支与甲霜灵抗性和地理来源均无明显相关性,但Ⅱ型SSR与甲霜灵抗性和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综合表型和基因型数据说明河北省番茄上致病疫霉群体结构比较单一,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
- 吴婧莲杨志辉秦宇轩朱杰华韩彦卿刘蕊董立新
- 关键词:番茄晚疫病菌甲霜灵抗性交配型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序列重复
- 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及SSR基因型分析
- 本研究测定了2009年采自我国黑龙江44株、吉林47株和云南32株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SSR基因型,旨在明确被测地区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特点。用对峙培养法测...
- 王鹤杨志辉赵冬梅韩彦卿朱杰华
-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
- 文献传递
- 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及SSR基因型分析
- 本研究测定了2009年采自我国黑龙江44株、吉林47株和云南32株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 ra inf stans)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SSR基因型,旨在明确被测地区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特点.用对峙培养法...
- 王鹤杨志辉赵冬梅韩彦卿朱杰华
-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
- 一批马铃薯引进资源的晚疫病抗性评价
- 以从美国引进的338份马铃薯材料为试材,利用10个毒力不同的晚疫病菌株对其进行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当接种包括强毒性菌株J(含1,2,3,4,5,6,7,8,9,10,11小种)在内的10个不同菌株时,54份材...
- 徐建飞韩彦卿段绍光刘杰卞春松庞万福杨志辉朱杰华金黎平
-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