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鹏飞

作品数:31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META分析
  • 10篇关节
  • 6篇疗效
  • 6篇关节置换
  • 5篇肉瘤
  • 5篇入路
  • 5篇免疫
  • 5篇骨肉瘤
  • 5篇骨折
  • 4篇术后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外侧入路
  • 4篇内固定
  • 4篇脊柱
  • 4篇关节炎
  • 4篇侧入路
  • 3篇切开
  • 3篇切开复位
  • 3篇全髋

机构

  • 27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吕梁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韩鹏飞
  • 16篇李鹏翠
  • 12篇卫小春
  • 9篇吕智
  • 4篇张昱
  • 4篇雷雷
  • 4篇魏垒
  • 4篇赵瑞鹏
  • 3篇王小健
  • 2篇赵胜
  • 2篇王小虎
  • 2篇刘小丽
  • 2篇冯毅
  • 1篇苏云星
  • 1篇王丽燕
  • 1篇王少伟
  • 1篇段王平
  • 1篇贾青霞
  • 1篇郭丽
  • 1篇王宇泽

传媒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肩肘外科...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5
  • 6篇2009
  • 2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骨关节炎小型猪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研究背景: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关节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和运动创伤发生率的不断增高,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 ACL)损伤继而...
韩鹏飞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非金属与金属材料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临床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系统评价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搜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发表的对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髌骨骨折术中应用进行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6月。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非随机干预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in non-randomised studies of interventions,ROBINS-I)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方法术后再手术率、术后临床康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符合条件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共4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金属植入物和金属植入物之间内固定失败再手术率无显著差异[OR=0.52,95%CI(0.25,1.08),P=0.08]。接受非金属植入物后,患者术后临床康复优良率高于接受金属植入物[OR=3.34,95%CI(1.67,6.71),P=0.000 7],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接受金属植入物[OR=0.21,95%CI(0.07,0.60),P=0.003]。当去除钢丝克氏针断裂及其产生的皮肤刺激症状并发症后,非金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8,95%CI(0.45,2.56),P=0.86]。结论:非金属植物可提供与金属植物相同的内固定成功率,且可通过降低金属植物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优良率。
任广宗张芝良韩鹏飞陈韬予李鹏翠卫小春
关键词:髌骨骨折META分析
PTEN与MMP-9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PTEN、MMP-9的表达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骨肉瘤组织、32例骨软骨瘤组织中MMP-9、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5)。PTE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骨软骨瘤(P<0.05)。在骨肉瘤组织中,MMP-9和PTEN表达强度之间呈负相关(r=-0.621,P<0.05)。结论MMP-9和PTEN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MMP-9和PTEN的表达将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雷雷吕智韩鹏飞张昱
关键词:骨肉瘤PTENMMP-9免疫组织化学
抑癌基因PTEN和p2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27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35例骨肉瘤患者和1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病理标本和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PTEN、p27在以上病理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的表达率(P<0.05),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临床分期有关(均P<0.01);p2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的表达率(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患者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分级以及肺转移有关(均P<0.05);在骨肉瘤组织中PTEN、p27的表达无相关性(r=0.097,P=0.581)。结论PTEN和p27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检测PTEN和p27的表达对于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韩鹏飞吕智刘小丽雷雷张昱
关键词:PTENP27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POSTN蛋白对老年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POSTN蛋白对老年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20月龄SD雌性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至第3代,分为3组:培养液注射POSTN蛋白组、注射PBS组、注射抗POSTN蛋白组,使用EDU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分别于24、48、72 h观测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同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测软骨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情况;20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注射POSTN蛋白组、注射PBS组、注射抗POSTN蛋白组。分别于1、3、5 d连续向一侧膝关节腔注射3次相关试剂,并在1 d时关节腔注射EDU,2周后处死大鼠取膝胫骨平台,观测软骨细胞增殖情况。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4 h时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2,P=0.017),注射POSTN蛋白组[(23±8)%]和PBS组[(21±10)%]细胞增殖率较抗POSTN蛋白组[(16±5)%]高(P=0.003,P=0.011);48 h时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4,P<0.01),注射POSTN蛋白组细胞[(36±11)%]增殖率较其他2组[(22±6)%、(18±6)%]高(P=0.021,P<0.01);72 h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2,P<0.01),注射POSTN蛋白组细胞增殖率[(56±17)%]较注射PBS组[(31±8)%]、抗POSTN蛋白组[(26±7)%]高(P=0.007,P<0.01),注射PBS组较注射抗POSTN蛋白组高(P<0.01);Notch1蛋白在注射POSTN蛋白组软骨细胞表达最多,在抗POSTN蛋白组最少。大鼠膝内侧胫骨平台软骨细胞2周增殖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2,P<0.01),关节腔注射POSTN蛋白组[(36±14)%]细胞增殖率较注射PBS组[(19±7)%]、注射抗POSTN蛋白组[(10±4)%]高(P=0.003,P<0.01),注射PBS组较注射抗POSTN蛋白组细胞增殖率高(P=0.031)。结论POSTN蛋白可以促进老年大鼠膝胫骨平台软骨细胞的增殖,而抗POSTN蛋白可以减缓软骨细胞的增殖;POSTN蛋白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
王小健陈韬予韩鹏飞郭丽赵瑞鹏顾晓东卢剑功苏云星魏垒
关键词:软骨细胞增殖NOTCH通路
VEGF、Ets-1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骨巨细胞瘤(GCT)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转录调控因子(Ets-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并作相关性研究。方法:30例骨巨细胞瘤标本分别按照Jaffe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组中的VEGF和Ets-1的表达。结果:30例标本中复发10例,复发率为33.3%,VEGF和Ets-1在GC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1/30)和36.7%(11/30),Ets-1和VEGF在临床分期及预后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Jaffe病理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和Ets-1在GCT中的表达与GCT的临床分期和复发有关,有助于评估肿瘤的预后。
张昱吕智刘小丽雷雷韩鹏飞
关键词:VEGFETS-1
全髋关节置换SuperPATH与传统后侧入路疗效差异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SuperPATH入路比传统手术相比多了很多优势,但是其是否具有和传统后侧入路一样的良好疗效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SuperPATH与传统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国内外于2016至2018年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等数据库。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依据以上检索策略,最终纳入16篇文献;②通过比较发现,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时,SuperPATH入路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95%CI(3.34,5.90),P <0.001]及手术所需时间[95%CI(3.30,20.26),P=0.007]多于传统后外侧入路,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③而SuperPATH入路术后髋关节活动度[95%CI(1.28,-1.40),P <0.000 1]、术后目测类比评分[95%CI(-2.99,-1.49),P <0.001]、手术切口长度[95%CI(-7.00,-4.70),P <0.001]、手术失血量[95%CI(-131.97,-92.87),P <0.001]均小于传统后外侧入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④SuperPATH入路术后首次负重时间[95%CI(-93.94,-64.55),P <0.001]短于传统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⑤结果表明,SuperPATH入路较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在Harris髋关节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及术后首次负重时间等方面。
车先达韩鹏飞顾晓东高阳阳陈韬予李鹏翠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切口长度失血量
直接外侧入路与传统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差异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直接外侧入路与传统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检索包括国内外于2008年8月-2018年8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PQD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等。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依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41篇,并最终纳入12篇文献。通过比较发现,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直接外侧入路术后髋关节后伸活动度低于传统后侧入路[95%CI(-10.93^-7.01),P<0.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直接外侧入路术后髋关节前屈活动度[95%CI(8.87~12.70),P<0.001]及术后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95%CI(1.53~13.68),P=0.007]均高于传统后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结局指标如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95%CI(-0.14~0.62),P=0.21]、术后并发症[95%CI(0.29~1.07),P=0.08]、手术所需时间[95%CI(-7.31~5.94),P=0.84],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外侧入路与传统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相当。虽然直接外侧入路组在术后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高于传统后侧入路组,但是直接外侧入路仍不失为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
车先达韩鹏飞顾晓东高阳阳陈韬予李鹏翠卫小春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META分析
输尿管壁厚度对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成功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输尿管壁厚度对梗阻性输尿管结石患者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成功率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2月至2021年12月因梗阻性输尿管结石行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RetrogradeUreteralSt...
韩鹏飞
猪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髌骨脱位多间室骨关节炎模型的步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骨关节炎(OA)患者逐渐增多,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活障碍。步态分析能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帮助OA早期临床诊断,指导患者康复。目的:探讨猪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髌骨脱位术制备多间室OA模型并分析其步态特征。方法:18月龄健康雌性巴马小型猪6只,右后肢(RH)实施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髌骨脱位术制备多间室OA模型,左后肢(LH)不做处理作为对照。术前及术后7、15、30、45、60、75、90 d采集实验动物LH与RH步态数据,包括负重、触地面积、触地冲量、局部最大压力、支撑相时间、摆动相时间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自然状态下实验动物LH与RH所有步态指标基本相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RH负重、触地面积、触地冲量均小于L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0 d,RH的负重、触地面积、触地冲量指标恢复到最高水平,但与LH比较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H足底局部最大压力在术后60 d恢复到最佳水平,与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7、15、30、45、75、90 d均小于L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H摆动相时间恢复较快,术后45、60 d与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7、15、30、75、90 d均长于L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H支撑相时间在术后7、15、30、45、90 d均短于L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60、75 d与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髌骨脱位术可以制备多间室OA模型并明确其步态特征。
赵瑞鹏李志强顾晓东韩鹏飞李鹏翠李春江王小虎段王平卫小春
关键词: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重建髌骨脱位步态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