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增翼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韦格纳肉芽肿误诊为肺脓肿1例分析
- 2014年
- 一、临床资料患者郑某,男性,50岁。因“高热、咳嗽20天”于2013年5月23日入院。患者2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伴咳嗽,咳脓痰,痰中带血,消瘦。2013年5月13日于当地医院行血常规检查:WBC22.33×109/L,NEU%90.6%;痰液抗酸染色阴性,PSA染色阴性;胸部CT:肺内占位性病变,肺脓肿可能性大;纤维支气管镜提示:肺内占位性病变,病理:支气管粘膜重度慢性炎症,伴糜烂,部分上皮鳞状化生,间质内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等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局灶小脓肿形成。肿瘤标志物正常。诊断为肺脓肿先后给予克拉霉素、美罗培南、替考拉宁等药物治疗10天,效果差,体温始终波动于39℃以上,且出现呼吸困难。2013年5月23日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9.5℃,端坐呼吸,左肺上叶局部呼吸音消失,并可闻及鼾音。入院当天复查血常规:WBC 24.1×109/L,NEU%92.6%,血沉95 mm/L。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8.9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5.69ug/L。ALT 189.1U/L,AST 44.6 U/L,r-GGT 409 U/L,白蛋白23.4 g/L。尿常规正常,行骨髓穿刺提示:感染骨髓相。风湿15项检查:抗cANCA阳性,其余均阴性。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可见不规则团块样密度增高影,病灶中心不规则空腔影,考虑:韦格纳肉芽肿可能性大。根据临床表现、抗 cANCA 阳性、CT检查结果诊断为韦格纳肉芽肿。给予甲强龙、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0.2、帕夫林及对症治疗,3 d后体温降低至36.8℃,观察2 d,体温正常,呼吸困难明显减轻,5 d后可平卧。治疗15 d后病情缓解,症状消失,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随访3月,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
- 李延云许刚马增翼
- 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肺脓肿肺内占位性病变细胞角蛋白19片段胸部CT检查ANCA阳性
- 规律血透患者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1例
- 2008年
- 马增翼郞冬梅
- 关键词:阿-斯综合征心律失常肾透析血钾
- 右侧肺动脉缺如1例被引量:3
- 2007年
- 许元斌马增翼孙晓娈罗寿夫
- 关键词:肺动脉缺如咯血CTDSA
- 韦格纳肉芽肿延误诊断致脏器功能衰竭2例分析
- 2010年
- 马增翼杨剑辉
- 关键词:误诊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诊断为CRF合并SIRS的患者分为CBP+常规内科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内科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观察治疗组在CBP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Ure-a)、肌酐(Cre)、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天数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CBP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对照组除WBC下降外,其余无显著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天数缩短,死亡率降低。结论CBP可改善CRF合并SIRS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内科治疗组比较治疗时间缩短,死亡率降低。
- 刘增波韩志双杨剑辉王春荣马增翼李丽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肾衰竭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 姜黄素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预防大鼠大肠癌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二甲基肼(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发生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20只)和姜黄素组(20只),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0只)。应用DMH 20mg/kg皮下注射诱导制备大鼠大肠癌模型。计算各组大鼠大肠肿瘤的诱癌率及抑制率;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大肠黏膜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表达的影响。培养人结肠癌HT 29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姜黄素加2-氯-5-硝基-N-苯基苯酰胺(GW9662)干预组和姜黄素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结肠癌HT 29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姜黄素对人结肠癌HT 29细胞株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诱癌率为80.00%(12/15),明显高于姜黄素组58.82%(10/17)(P<0.05),姜黄素对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的抑制率达26.4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姜黄素组PPARγ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姜黄素组PPARγ表达亦明显增强(P<0.05)。MTT实验表明姜黄素可以抑制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T 29的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GW9662干预组及姜素组PPARγ表达均增强(P<0.01);与GW9662干预组比较,姜黄素组PPARγ表达亦增强(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的形成,抑制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途径实现。
- 刘留宾段长农马增翼许刚
- 关键词:姜黄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大肠癌结肠癌细胞株HT29
- 白加黑感冒片致急性药物性肝炎1例被引量:4
- 2010年
- 白加黑感冒片为常用抗感冒药,治疗量较少引起不良反应,过量可引起急性肝损害。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按常规剂量服用该药引起急性药物性肝炎,较为少见,与其敏感体质及个体差异有关。
- 王春梅许刚段长农马增翼
- 关键词:白加黑急性药物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