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琳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脂
  • 2篇血脂水平
  • 2篇瑞舒伐他汀
  • 2篇他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伐他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5篇济南市第三人...

作者

  • 5篇马晓琳
  • 2篇李超
  • 2篇郭鹏
  • 2篇邓红琼
  • 1篇韩作芹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每周文摘·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指标水平研究
2023年
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取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通过改善血脂指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马晓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血脂水平疗效神经功能
阿来替尼抑制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糖酵解
2020年
目的观察阿来替尼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糖酵解的作用。方法培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25、2.5、5、10和20μmol·L^-1阿来替尼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ALK表达正常和敲低的SH-SY5Y细胞乳酸产量变化;检测5μmol·L^-1阿来替尼对SH-SY5Y细胞糖酵解活性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乳酸脱氢酶A(LDH-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5、2.5、5、10、20μmol·L^-1阿来替尼组SH-SY5Y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 <0.05);细胞内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且不依赖于ALK表达。5μmol·L^-1阿来替尼组SH-SY5Y细胞基础糖酵解活性值及最大糖酵解活性值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P <0.05)。与对照组相比,1.25、2.5、5和10μmol·L^-1阿来替尼组SH-SY5Y细胞LDH-A表达均显著下调(P <0.05)。结论阿来替尼抑制SH-SY5Y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SH-SY5Y细胞糖酵解活性,抑制LDH-A表达有关。
郭鹏马晓琳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糖酵解
瑞舒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仅作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加服瑞舒伐他汀钙。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彩色超声检查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1.6%)低于对照组(29.8%,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P<0.05)。3个月与6个月血脂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无显著差异。结论瑞舒伐他汀钙不仅有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而且有明显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期预防有显著效果,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邓红琼马晓琳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瑞舒伐他汀钙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脑卒中致共济失调康复治疗研究
郭鹏李超邓红琼韩作芹马晓琳
该课题组自行设计了卒中后共济失调综合康复训练法。它根据卒中部位特点及其功能联系纤维特别设计。使不同损伤所导致的共济失调的康复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摆脱了以往应用单一方法治疗各种共济失调的尴尬局面,国内未查及相关研究的报道。...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
血清清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清清蛋白(Al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9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卒中单元的标准指南进行管理,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Alb水平、白细胞计数(WBC)、随机血糖(RBS)和血压.30 d后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30 d时预后情况,计算病死率.比较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者与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者、死亡者与生存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然后采用二进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死率的因素.结果 30 d后随访,75例患者中,34例(45.3%)预后良好,41例(54.7%)预后不良;预后不良者入院时的年龄、NIHSS评分、WBC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而血清Alb水平则低于预后良好者[(3.1±0.8)g/dl与(3.8±0.6)g/dl,P<0.05].30 d后随访,14例死亡(18.7%),其入院时NIHSS评分、WBC、RBS均高于生存者(P<0.05),而血清Alb水平则低于生存者[(2.7±0.7)g/dl与(3.6±0.7)g/dl,P<0.05].根据入院时血清Alb水平,将患者分为〈3.0 g/dl组、3.0~3.5 g/dl组和〉3.5 g/dl组,前者的病死率[41.4%(12/29)]高于后两组[8.7%(2/23)和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b水平及NIHSS评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低血清Alb是一个独立的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因素.
李超马晓琳
关键词:脑梗死预后死亡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