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植物学
  • 2篇挥发
  • 2篇挥发物
  • 2篇挥发性有机
  • 2篇挥发性有机化...
  • 2篇桂花
  • 2篇桂花品种
  • 1篇氮矿化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亚热带
  • 1篇亚热带森林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园林
  • 1篇园林绿化
  • 1篇园林植物
  • 1篇质谱
  • 1篇质谱联用
  • 1篇生态效应

机构

  • 6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6篇马楠
  • 4篇周帅
  • 4篇张汝民
  • 4篇高岩
  • 4篇林富平
  • 1篇马元丹
  • 1篇张慧

传媒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4个桂花品种鲜花挥发物成分TDS-GC-MS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TDS-GC-MS联用技术对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thunbergii)、银桂(O.fragrans var.latifolius)、丹桂(O.fragrans var.aurantiacus)和四季桂(O.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4个品种的鲜花挥发物(VOCs)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桂VOCs中主要成分为(Z)-β-罗勒烯(相对含量20.6%)、β-紫罗兰酮(13.8%)、β-蒎烯(11.0%)和柠檬烯(7.3%);银桂主要为β-紫罗兰酮(39.7%)、γ-癸内酯(8.9%)、α-紫罗兰酮(8.6%)和(Z)-乙酸-3-己烯酯(6.9%);丹桂主要为β-蒎烯(17.2%)、柠檬烯(11.2%)、(Z)-β-罗勒烯(8.2%)和(E)-β-罗勒烯(6.1%);四季桂主要为β-紫罗兰酮(15.7%)、α-紫罗兰酮(8.2%)、β-蒎烯(7.2%)和(Z)-β-罗勒烯(6.7%)。不同桂花品种鲜花VOCs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不同。研究结果将为桂花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及园林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林富平马楠周帅张汝民高岩
关键词:挥发物桂花
4个桂花品种叶片挥发物成分及其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吸附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金桂Osmanthus fragrans‘Thunbergii’,银桂O.fragrans‘Odoratus’,丹桂O.fragrans‘Aurantiacus’和四季桂O.fragrans‘Sem-perflorens’叶片挥发物(VOCs)的组分和含量;同时采用自然沉降法,调查了4个桂花品种林地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金桂叶片VOCs中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辛醛、壬醛、癸醛、6-甲基-5-庚烯-2-酮和3-己烯醇;四季桂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苯甲醛、壬醛、癸醛、6-甲基-5-庚烯-2-酮和壬烷;银桂和丹桂主要成分为(Z)-乙酸-3-己烯酯、己醛、辛醛、壬醛、癸醛、壬烯、6-甲基-5-庚烯-2-酮和3-己烯醇。金桂林地中细菌数量在3,5,7,9和11月比对照分别降低46.6%,48.3%,67.6%,34.6%和26.0%(P<0.01),其他3个桂花品种林地中细菌数量在不同月份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金桂林在3,7和9月对真菌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比对照分别降低33.5%,38.8%和34.1%;4个桂花品种林对放线菌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说明:4个桂花品种树木可以降低林地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林富平周帅马楠张汝民高岩
关键词:植物学挥发物桂花抑菌作用
樟树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日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为探讨植物挥发物的日动态变化,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花为实验材料,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DS-GC-MS),对5个时间点(7:30,10:00,12:30,15:00,17:30)樟树花挥发物进行收集鉴定。结果表明:樟树花释放挥发物中共检测出5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15:00时樟树花挥发物释放量及种类最多(40种,8 049.5峰面积单位),主要有芳樟醇(相对含量37.0%),环氧芳樟醇(12.7%),(Z)-罗勒烯(7.2%)和紫苏烯(6.2%);樟树花挥发物释放量及种类显著增加与受到强光和高温胁迫有密切联系。
周帅马楠林富平张汝民高岩
关键词:植物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6种常用园林植物VOCs成分研究及AHP评价
为了摸清杭州地区主要园林植物释放的VOCs的成分和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为园林绿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和热脱附-气质联用(TDS-GC-MS)技术对杭州地区16种主要的园林植物释放的VOCs的成分和含...
马楠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园林绿化生态效应
文献传递
5种绿篱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探讨不同植物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和含量的差异,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近自然状态下杭州地区常用绿篱植物金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var.aureaphylla,红花木Loropetalum chinese var.rubrum,瓜子黄杨Buxus sinica,龟甲冬青Ilex crenata‘Convexa’和无刺枸骨Iles cor-nuta var.fortunei释放VOCs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瓜子黄杨释放的VOCs主要有乙酸-3-己烯酯(相对含量为27.10%),芳樟醇(19.70%),2-辛烯(7.20%);红花木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有乙酸-3-己烯酯(26.10%),α-蒎烯(6.70%),苯甲醛(6.50%);金叶女贞主要有乙酸-3-己烯酯(16.30%),苯甲醛(8.30%),壬醛(5.50%)和对甲基苯乙烯(5.10%);无刺枸骨主要有β-蒎烯(12.10%),癸醛(9.50%),2-壬烯醇(7.40%),月桂烯(7.20%),苎烯(6.50%),2-辛烯(6.10%)和6-甲基-5-庚烯-2-酮(6.01%);龟甲冬青主要有癸醛(21.60%),壬醛(13.60%),己内酰胺(6.80%)和苯甲醛(5.60%)。
马楠周帅林富平高岩张汝民
关键词:植物学绿篱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降水季节性分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2024年
土壤氮矿化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但降水季节性分配对土壤氮矿化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20—2022年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森林进行降水控制试验,采用野外树脂芯原位培养法,分别设置对照(CK)、干季更干、湿季极端降水增加(T_(1))和干季更干、湿季降水等比例增加(T_(2))3种处理,探究降水季节性分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_(1)和T_(2)分别使干季土壤净硝化速率显著降低57.9%和72.5%,净氮矿化速率显著降低82.5%和89.6%,而使湿季土壤净硝化速率显著提高64.3%和79.5%,净氮矿化速率显著提高64.2%和81.1%,且湿季降水等比例增加比湿季极端降水增加更有利于土壤氮矿化进程。此外,结构方程模型表明,降水季节性分配的变化能够通过改变土壤含水量、铵态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土壤C∶N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矿化进程产生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对研究土壤氮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估未来降水格局变化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纪永康马楠张慧李翠环马元丹武启骞李彦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