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鸿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三元能量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
- 1998年
- 以人的肝癌细胞为材料,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以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综合研究三元能量对人的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培养态的细胞变化、HE染色镜检,荧光染色,胎盼蓝染色,细胞存活率,MTT法细胞存活率等都表明,实验组的凋亡细胞特征明显,提出三元能量对治疗癌症有一定疗效。
- 高福鸿翟玉梅
- 关键词:肝癌细胞癌细胞凋亡生物学效应
- 产抑菌素菌株SM-A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2
- 1996年
- 自市售酸乳酪中分离到一株乳球菌SM-A菌株。该菌株产生的抑菌素能抑制或杀死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微球菌、链球菌、棒杆菌和梭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和酵母无效。SM-A菌株多为链球状,也有成对存在。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2℃,不形成芽孢,无荚膜和鞭毛,不运动;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酪氨酸脱羧酶均为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胨化,生长温度范围10~43℃,DNA中G+Cmol为36.4%。经鉴定,SM-A菌株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
- 刘稳马桂荣孔健孟凡伦高福鸿
- 关键词:乳酸菌乳酸乳球菌
- 乳链菌肽的分离纯化和部分生物学性质被引量:16
- 1996年
- 用乳酸链球菌SM526进行乳链菌肽的发酵生产,产量为40~50mg/l.经中空纤维超滤器超滤,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XAD-2层析,CM-SephadexC-25层析和SephadexG-50层析纯化了该肽。SDS-PAGE表明达均一,RP-HPLC表明其纯度不低于95%。SDS-PAGE测其Mr约为3600,用IEF测其等电点为9.5.酸性条件下稳定且抗热;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不敏感,但对α-胰凝乳酶和蛋白酶K敏感。乳链菌肽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其作用方式是杀菌。
- 刘稳朱文淼马桂荣高福鸿
- 关键词:乳酸链球菌乳链菌肽生物学性质
- 家蝇飞翔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荧光衰老色素含量的年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超氧阴离子(O_2^-)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自由基。自由基与很多大分子如脂质、蛋白质及核酸等反应,破坏细胞的结构,干扰细胞的功能,根据Harman 的自由基理论,最终导致有机体的衰老和死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促进O_2^-的歧化反应,对机体起保护作用,因此认为它与寿命有关。荧光哀老色素(FAP)又叫脂褐素,被认为是自由基诱导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其他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氧化的终产物。
- 高福鸿刘树森
- 关键词:家蝇超氧物歧化酶
- 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对体液及线粒体悬液中钙离子的测定被引量:1
- 1990年
- 生物体中的离子化钙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与钙离子的活度(或浓度)有密切关系。钙离子参与了骨的形成和吸收、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心脏的输导和收缩、大脑功能、肾小管功能、肠的分泌和吸收、血液凝结、膜和毛细管的渗透性、酶功能以及各种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等各种生理机能。目前已证实许多疾病与体内钙离子变化有关。因此,生物体中钙离子的研究成为生理、生化、病理及临床等学科感兴趣的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报道了用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进行钙的生理、病理研究。本文作者曾研制了双-[二(对辛基苯基)磷酸]钙为活性物质、苯基瞵酸二辛酯为增塑剂的
- 庄云龙漆德瑶戚挺华高福鸿
- 关键词:钙离子微电极体液离子选择电极
- 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质膜质子转运活性驱动的质膜和脂质体的融合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在质子泵驱动膜融合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质膜质子转运活性驱动的质膜和脂质体的融合.结果表明:在对照条件下,艾氏腹水癌细胞可以利用内源底物引起质子跨膜转运,后者可以驱动细胞和脂质体的融合.CCCP和尼日利亚菌素对质膜质子转运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9.0%和80.1%,同时膜融合程度亦分别降低了85.7%和90.4%,证明质膜质子转运活性是驱动膜融合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在CCCP和尼日利亚菌素的影响下,细胞膜表面电位由对照条件下的17.7mV分别升高为27.2mV和27.5mV,膜表面电荷密度由对照条件下的0.86μC/cm^2分别升高为1.37μC/cm^2和1.39μC/cm^2,提示质膜质子转运活性可能引起膜表面质子化,从而为质子泵驱动膜融合模型提供了另一个实验证据.
- 焦选茂高福鸿刘树森
- 关键词:膜融合小鼠
- 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脊索早期细胞的分化
- 本实验以不同发育时期的中华大蟾蜍胚胎为材料,对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索的决定及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脊索细胞的分化与神经上皮无关而与肌节的存在有关。③脊索细胞的泡状化的实质在于细胞质的消失和膜的融合。③脊索鞘是...
- 翟玉梅杨晓梅李培军邵红莲高福鸿
-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