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本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醋糟干发酵产沼气潜力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在25℃和35℃的条件下,以醋糟为发酵原料,进行批式干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了温度对醋糟干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并分析了醋糟干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发酵浓度TS为23.7%的条件下,35℃的原料产气率比25℃提高了24.3%,池容产气率提高21.4%。试验表明,醋糟是良好的干发酵产沼气的原料,宜采用的干发酵温度为35℃。
- 魏本平陈闯卢秀红郑丹李洋邓良伟
- 关键词:醋糟干发酵温度沼气
- 四川省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现状调研与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为了解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效果,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四川省10个城市、19个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得到并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现状、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转变及农村沼气的发展现状,为科学管理和再次合理规划四川城乡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 陈闯邓良伟陈子爱李洋魏本平郑丹樊战辉刘刚金
-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农村沼气
- 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污泥微生物优势种群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文章对于不同底物(含氮含硫猪场废水、含氮猪场废水通沼气)、不同接种污泥(厌氧污泥、好氧污泥)和不同微生物培养方式(悬浮培养、附着培养)驯化获得的同步脱氮除硫污泥,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比较不同驯化条件下同步脱氮脱硫耦联系统微生物种群差异,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显示了4种驯化方式脱氮脱硫耦联污泥系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经鉴定得知优势种群为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
- 魏本平陈子爱丁晨苏小红卢秀红邓良伟
- 关键词:猪场废水脱氮沼气脱硫DGGE
- 重力沉淀对猪场污水的分离效果及其对沼气发酵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重力沉淀法对猪场污水进行浓稀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稀污水和浓污水进行沼气发酵实验,以考察沉淀分离对猪场污水沼气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稀污水体积占原污水的71.5%,相对于原污水,体积减少了28.5%,而COD、BOD5、SS、TN、TP浓度却分别减少了59.3%、64.4%、85.8%、36.7%和70.9%.分离得到浓污水体积占原污水体积的28.5%,却回收了70%以上COD与BOD5、95%以上的SS、65%的TN和85%的TP.绝大部分产沼气的底物都被分离到浓污水中,浓污水沼气产量占总产气量的85.5%.沉淀分离可以提高沼气发酵效率,在相同的发酵温度、COD负荷下,浓污水平均池容产气率为1.68L·L-1·d-1,比原污水和稀污水分别高25.3%、145%.通过重力沉淀,可以获得更好的升温效果,提高沼气发酵效率,沼渣沼液利用及污水达标处理也更加容易.
- 李洋邓良伟信欣陈闯郑丹魏本平
- 关键词:猪场污水沼气发酵
- 培养方式对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污泥驯化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实验研究了底物、接种污泥和微生物生长方式对猪场废水脱氮和沼气脱硫耦联污泥驯化及活性恢复的影响,以解决快速富集培养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微生物的问题。研究发现,就脱氮脱硫均达到60%的时间而言,接种厌氧污泥反应器为9 d,比接种好氧污泥反应器(18 d)和不接种污泥加填料反应器(21 d)更短。以含氮含硫废水为底物驯化时,接种厌氧污泥更有利于脱氮脱硫污泥的驯化;而同为接种好氧污泥时,以含氮含硫废水为底物的驯化方式更有利于脱氮脱硫污泥的驯化。污泥活性恢复实验中,以含氮废水+沼气(H2S)为底物培养驯化的污泥,硫转化活性恢复所用的时间为15 d,比含氮含硫废水为底物驯化污泥的活性恢复时间更长。
- 魏本平邓良伟陈子爱卢秀红李洋杨红男刘刚金
- 关键词:猪场废水脱氮脱硫沼气污泥驯化
- 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动力学研究
-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过程的反应速率取决于微生物反应速率还是沼气中硫化氢向混合液传质的速率?要回答这一问题的任务之一是弄清脱氮与脱硫耦联微生物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在自然科学基金“废水脱氮与沼气脱...
- 魏本平
- 关键词:猪场废水脱氮沼气脱硫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n(NO_3^--N)/n(NO_2^--N)对混培养菌与纯培养菌同步脱氮除硫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在温度30℃、pH为7、硫氮比为5/3、厌氧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n(NO-3-N)/n(NO-2-N)对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培养菌同步脱氮除硫影响.随着n(NO-3-N)/n(NO-2-N)减小,荧光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NOx-N去除率逐渐增高,而S2-去除率却依次减少,混培养菌对NOx-N去除效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稳.n(NO-3-N)/n(NO-2-N)对混培养菌去除S2-几乎没有影响.荧光假单胞菌能迅速将NO-3-N转化为NO-2-N,但NO-2-N转为N2却相对缓慢,培养液中出现NO-2-N累积;而铜绿假单胞菌将NO-2-N还原N2的能力明显比荧光假单胞菌强,培养液未反应的NOx-N以NO-3-N为主,未出现NO-2-N累积.混培养菌对NOx-N转化的情况介于荧光假单胞菌与铜绿假单胞菌之间.荧光假单胞菌同时获得较高NOx-N、S2-去除的n(NO-3-N)/n(NO-2-N)为5/5,铜绿假单胞菌为10/0,混培养菌为5.0/5.0.混培养菌对NOx-N、S2-的同步去除效果优于单菌株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 陈子爱陈会娟魏本平刘刚金邓良伟吴力斌
-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脱氮除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