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青梅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氧化锆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牙科
  • 1篇牙科学
  • 1篇牙列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炎
  • 1篇炎性
  • 1篇咬合
  • 1篇咬合重建
  • 1篇粘结
  • 1篇脂多糖
  • 1篇脂多糖类
  • 1篇三步法
  • 1篇丝蛋白
  • 1篇酸蚀
  • 1篇桥修复
  • 1篇全口
  • 1篇热膨胀
  • 1篇热膨胀系数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4篇魏青梅
  • 1篇姜婷
  • 1篇刘中宁
  • 1篇李宜芬
  • 1篇余涛

传媒

  • 3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丝蛋白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鼠炎性牙髓愈合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将丝蛋白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作为盖髓剂,治疗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炎性牙髓的效果。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1)未手术正常对照组;(2)空白对照组(无盖髓剂);(3)氢氧化钙组;(4)静电纺丝丝蛋白组(简称丝蛋白组);(5)静电纺丝丝蛋白复合BMP-2组(简称丝蛋白复合BMP-2组)。将第2∽5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开髓并放置LPS,不使用盖髓剂或使用相应盖髓剂,然后封闭开髓孔。所有组于术后第3、7、14天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及CD1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image-pro plus(IPP)软件测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光密度(D)值。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丝蛋白复合BMP-2组在各盖髓组中,术后7及14 d炎性细胞分级最低,其次是氢氧化钙组及丝蛋白组,空白对照组最高;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分级的高低顺序则相反。CD1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及7 d,使用盖髓剂的3个组之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4 d时丝蛋白复合BMP-2组D值(0.145±0.01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0.287±0.019)、氢氧化钙(0.170±0.017)、丝蛋白(0.175±0.018)3个组(P〈0.05)。结论:丝蛋白复合BMP-2应用于炎性牙髓的盖髓,能减轻炎症,诱导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提高对炎性牙髓的治疗效果。
余涛姜婷魏青梅李宜芬David L.Kaplan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脂多糖类牙髓炎
后牙氧化锆固定桥修复效果评估:4年临床观察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后牙3~4单位的氧化锆固定桥修复50个月的临床效果观察.评价氧化锆支架和饰瓷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对象为在Goettigen大学就诊的75名13内最多缺失2颗牙且存在对颌牙的患者。共制作了99个固定桥,观察分为两组.观察组包括51个固定桥.使用适合钛和氧化锆的饰瓷[热膨胀系数(TEC)为85μm/(m·k)].对照组48个固定桥.使用经典的用于氧化锆的低溶附饰瓷[TEC为9.5μm/(m·K)],磷酸锌粘结。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成功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总共7个修复体失败:4个由于技术问题.3个由于周围组织并发症。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48个月后修复体总成功率为94%。23个病例需要临床干预:13个崩瓷(加瓷)、6个脱粘结(重新粘结)、3个龋坏(充填治疗)、1个牙髓坏死(根管治疗)。两组饰瓷的成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10g—rank检验P=0.81)。结论:通过4年临床观察,后牙氧化锆固定桥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主要的并发症是崩瓷和脱粘结,且主要发生在下颌。
Mathias RoedigerNikolaus GersdorffAlfons HuelsSven Rinke魏青梅姜婷(审)
关键词:固定桥修复病例报告氧化锆后牙热膨胀系数
CAD/CAM技术和氧化锆的羽状边缘预备
2011年
随着临床需求以及患者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现代牙科学关注于寻找更简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开发具有更好机械性能和美观效果的材料。近年来,科学领域创造性地将工业领域的CAD/CAM技术引入,使得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仿生性能的氧化锆得以被开发应用。另外CAD/CAM技术不仅使技工室的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而且白色的氧化锆的出现为治疗计划,修复重建材料以及牙体预备方式提供了新自可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技术方法的优点和局限,以期达到简化临床治疗程序和统一评价标准的目的。具有创新特性的CAD/CAM技术在牙科领域已经被广泛关注,但是其技术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评估和论证。
Stefano PatroniGiuseppe ChioderaCarlotta CalicetiPaolo Ferrari魏青梅刘中宁姜婷(审)
关键词:CAD/CAM技术氧化锆机械性能牙科学
重度酸蚀牙列的全口粘结咬合重建三步法技术
2010年
重度酸蚀牙列通常使用全冠进行全口咬合重建。近来.随着粘结技术的不断推进.全冠的使用逐渐减少.能够更好保存牙体组织的粘结修复方法开始受到关注。尽管粘结修复简化了临床治疗和技工工艺程序,但对于大面积严重缺损的病例.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仍有很大挑战性。三步法技术是在简化设计和治疗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概念。它通过三次临床操作和三步技工操作的相互交叉.使临床医师和技师进行充分交流.从而达到最理想的美观和功能效果。该技术的第一步为美观评估,主要是建立正确的咬合平面。第二步是在抬高的垂直距离上建立后牙的咬合关系。第三步是重新建立前牙切导。这样的三步法技术将全口咬合重建变化成部分区域分别咬合重建。该文除了简单介绍第一步外.主要介绍第二步.即抬高垂直距离后利用咬合的生理原则进行技工和临床修复的步骤。
Francesca VailatiUrs Christoph Belser魏青梅姜婷(审)
关键词:咬合重建三步法全口牙列酸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