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结直肠癌合并肝骨转移病人预后评分系统的开发和验证: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建立高效预测结直肠癌伴肝骨转移(CRCHBM)病人总生存期(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和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WUHCC)数据库2010年至2019年的2239例CRCHBM病人。SEER随机分配至训练及内部验证队列,武汉数据库作为外部验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病人OS和CSS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病人OS和CSS的列线图。使用校准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基于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NM分期、化疗、原发灶手术、淋巴结采样数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9个独立预测因素构建OS列线图。列线图预测1、3、5年OS的敏感度在训练组中为0.764、0.790、0.805,在内部验证组中为0.754、0.760、0.801,在外部验证组中为0.822、0.874、0.906。基于TNM分期、放疗和化疗3个独立预测因素构建CSS列线图。训练组1、3、5年的AUROC值分别为0.791、0.757、0.782;内部验证组分别为0.682、0.709、0.625,外部验证组分别为0.759、0.702、0.75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DCA结果显示,使用我们的模型预测OS和CSS比其他单一临床病理特征更有效。结论 基于显著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可以方便地用于CRCHBM病人的术后个体化预测OS和CSS。
- 秦乐秦乐徐佳鑫黄宁黄宁古俊楠毛富巍薛一凡蒋振兴王军王军曹英豪蔡开琳
- 关键词:结直肠癌列线图预后
- 短片段引物在HFRS诊断中的意义
- 目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病毒分型的阴性样本,尝试用短片断引物对其靶基因末端序列进行扩增,以协助HFRS基因诊断和分型。方法采集2004年3 月-2005年4月HFRS患者早期血清47份,用RT-PCR方法...
- 曾令兰王华苏凤菊黄宁熊莉娟蔡淑清
- 关键词:汉坦病毒基因分型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EPSO-LM算法的病灶位姿实时动态跟踪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医学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PSO‑LM算法的病灶位姿实时动态跟踪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EPSO算法,在由磁传感阵列形成的坐标系下,对标记病灶位姿的磁标记进行全局搜索,得到磁标记的初始位姿,所述...
- 蔡开琳欧阳君张天奕古俊楠曹英豪蒋振兴邹发龙程登龙邓胜和王军毛富巍秦乐陈绵薛一凡黄宁
-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刺激肝脏实质细胞坏死,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器官纤维化的发生是组织损伤后机体的修复反应,以保持组织和器官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但当这种修复过程过度、过强及失控时,过量的ECM成分沉积在组织内,出现器官纤维化。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肝纤维化是发展成为肝硬化乃至肝癌的重要中间环节。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本文就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以下探讨。
- 黄宁曾令兰
- 关键词: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器官纤维化病理过程细胞坏死致病因素
- TGF-β_1、BMP-7 m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mRNA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表现,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RT-PCR)检测TGF-β1、BMP-7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指标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肝纤维化动物TGF-β1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BMP-7m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病程的延长,TGF-β1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BMP-7mRNA则呈下降趋势。结论:肝纤维化的进程与TGF-β1mRNA水平升高和BMP-7mRNA表达下降有一定关系。
- 黄宁曾令兰李淑莉苏凤菊
- 关键词:实验性肝纤维化BMP-7MRNA转化生长因子-Β细胞外基质
- 从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的一种简便、高效、经济的方法
- 肝脏组织中含有大量的RNA酶,可引起RNA的降解,防止RNA酶的降解,是保证所得RNA片段完整的关键。目前提取RNA的方法较多,但有些方法尚不能完全防止RNA降解或是经费较为昂贵,且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将TRIZOL方法...
- 黄宁曾令兰王华
- 关键词:RNA肝脏
- 文献传递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在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相关下肢痉挛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相关下肢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9例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评价手术前后髋内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腘绳肌肌张力[Ashworth量表(AS)],股角、腘窝角和足背屈角角度,下肢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共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髋内收肌(F=43.568,P=0.000)、股四头肌(F=43.000,P=0.000)、小腿三头肌(F=59.200,P=0.000)和腘绳肌(F=116.138,P=0.000)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1 d和12个月髋内收肌(P=0.000,0.000)、股四头肌(P=0.000,0.000)、小腿三头肌(P=0.000,0.000)和腘绳肌(P=0.000,0.000)AS评分低于术前。与术前相比,术后5 d股角(t=-17.812,P=0.000)和腘窝角(t=-12.791,P=0.000)增大,足背屈角缩小(t=14.050,P=0.000)。术前与术后12个月GMF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47)。结论 对于处于稳定期的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以作为缓解下肢痉挛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唐楠沈寅汪磊郑江林黄宁周迎春
- 关键词:痉挛性截瘫痉挛下肢脊神经根切断术神经电生理监测
- 一种基于多模态通道融合的重症监护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通道融合的重症监护系统,属于重症监护领域,其中,多模态通道融合感知平台,用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视频数据;控制平台包括多个沟通机器人,其上搭载有第二摄像头、交互设备和控制器,用于持续记录...
- 蔡开琳毛富巍桂宇晖曹英豪陈心然薛一凡范李雪蔡文泰黄宁
- 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快速构建及鉴定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应用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高效制备TGF-β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TGF-β1-pcDNA3.1质粒中的目的基因片段,将TGF-β1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用卡那霉素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将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用PmeI线性化后采用两步法同源重组:先将pAdEasy-1转化入BJ5183细菌中,制备pAdEasy-1-BJ5183感受态细胞,再将PmeI线性化的pAdTrack-CMV-TGF-β1转入其中,进行同源重组,用卡那霉素平板筛选小的阳性克隆,提取质粒,酶切或PCR鉴定。结果经酶切,PCR鉴定成功构建了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结论运用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快速高效地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
- 黄宁曾令兰李淑莉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同源重组
- 一种基于多模态通道融合的重症监护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通道融合的重症监护系统,属于重症监护领域,其中,多模态通道融合感知平台,用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视频数据;控制平台包括多个沟通机器人,其上搭载有第二摄像头、交互设备和控制器,用于持续记录...
- 蔡开琳毛富巍桂宇晖曹英豪陈心然薛一凡范李雪蔡文泰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