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心茹

作品数:20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患儿
  • 8篇病患
  • 7篇护理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白血病患儿
  • 4篇PICC
  • 3篇中心静脉
  • 3篇静脉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干预
  • 2篇导管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综合征
  • 2篇外周

机构

  • 16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 1篇惠州市人民医...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黄心茹
  • 4篇刘日阳
  • 3篇余春燕
  • 2篇江桂素
  • 2篇江晓倩
  • 2篇黄银娟
  • 2篇黄如妹
  • 2篇唐群英
  • 1篇陈新娣
  • 1篇廖柳华
  • 1篇郑凤萍
  • 1篇周永红
  • 1篇蔡花中
  • 1篇刘仁莲
  • 1篇卢莉敏

传媒

  • 5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对该院急诊科病房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按照技能水平和资历等进行分层,明确各层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固定工作任务和范围,并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急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为95.0%(190/200)和97.4%(37/38),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工作落实率提高,意外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有效提升急诊护士服务质量,推进急诊工作顺利进行,增大急诊患者受益程度。
杨志华黄心茹叶丽花
关键词:急诊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质量
前馈控制用于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儿120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展开PICC置管的相关教育,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方案展开相关教育,对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选择置管依从性、患儿术前肘部血管保护率、患儿术中体位配合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4 h穿刺点出血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ICC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能取得良好效果,其不仅能使患儿及家属的参与性得以调动,且能达到PICC置管成功率的提高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杜妙花黄心茹郭咏佳
关键词:前馈控制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
家长的依从性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康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 (NS)患儿家长依从性对患儿康复的影响 ,并寻找护理对策 ,达到促进患儿康复的目的。 [方法 ]对 10 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家长在入院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 4例 ,给予研究组家长综合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家长的依从性及其患儿平均住院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家长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日缩短 ,治疗有效率高 ,并发症较少。 [结论 ]提高NS患儿家长的依从性 ,可促进NS患儿的康复。护理工作中 ,在重视患儿护理的同时 。
唐群英蔡花中黄心茹刘仁莲
关键词:家长依从性肾病综合征
湿润烧伤膏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9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运用相同抗菌药物静脉输入,对照组采用百多邦软膏外涂破损皮肤,观察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破损皮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效果明显,能减轻患儿症状,有利于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黄银娟黄心茹
关键词: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抗菌药物湿润烧伤膏
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患儿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患儿PICC带管出院预防感染中的研究应用价值。方法设立对照分析,统计分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结果健康教育组PICC管感染的发生率、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11.7、4.091,<0.05)。结论通过对PICC带管出院的白血病患儿家长进行PICC管护理的相关讲解、示范、考核等健康教育,能预防PICC管出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的发病率,提高了治愈率,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需PICC管带管出院的白血病患儿中推广。
黄如妹黄心茹唐群英
关键词:PICC管健康教育白血病患儿
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共患病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癫痫共患病患儿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共患病的患儿及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实验组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健康宣教。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出院6个月后的患儿家长进行癫痫知识与患儿外伤发生次数、癫痫发作次数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治疗依从性及患儿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癫痫知识知晓情况、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癫痫共患病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外伤发生率。
黄银娟黄心茹
关键词:健康教育依从性
糖尿病患儿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Birmaher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48例糖尿病患儿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5个月后,应用SCARED、DSRSC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结果:干预前糖尿病患儿的SCARED、DSRSC和SCL-90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干预后糖尿病患儿的SCARED、DSRSC和SCL-90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儿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黄心茹余春燕
关键词:糖尿病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急性喉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体检儿童之间差异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喉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体检儿童之间差异性,探讨小儿急性喉炎发病初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无其他免疫系统疾病且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喉炎患儿87例,年龄0.3~14岁;另选取同期体检结果正常的健康儿童66例,年龄0.5~13岁。采集患儿血液样本,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其检测值与健康儿童的体检结果。结果急性喉炎患儿CD8^+T淋巴细胞、CRP及WBC含量分别为52.66%、84.79 mg/L及80.44×109/L,健康儿童分别为73.48%、52.47 mg/L及58.23×109/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喉炎患儿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分别为54.36%、66.18,健康儿童分别为69.23%、58.13,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喉炎可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CD8^+升高,CRP、WBC检测值降低,其检测结果可指导临床正确应用免疫调节剂以及抗生素,改善患儿预后。
廖柳华刘日阳黄心茹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T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
PICC在白血病患儿应用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2008年
目的:探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白血病患儿应用的常见护理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5例PICC置管后出现的常见护理问题给予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白血病患儿中,22例置管成功,置管时间最长超过320d,最短60d。结论:PICC安全,简便,保留时间长,能很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黄心茹周永红黄如妹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
PICC与PIV在白血病患儿治疗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方法:本组白血病患儿60例,PICC组32例,住院192例次;PIV组28例,住院168例次。对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常见病原菌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PICC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5.4%,其中呼吸道、口腔、消化道、穿刺部位局部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0.3%、7.8%、3.6%、1%、2.6%;PIV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7.1%,其中呼吸道、口腔、消化道、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1.8%、8.9%、5.3%、4.7%、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痰培养、血培养主要病原菌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余春燕黄心茹刘日阳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