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宗
- 作品数:142 被引量:2,737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森林生态系统镉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52
- 2004年
-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镉污染的研究进展。森林生态系统镉污染的来源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镉污染来源有明显差异。林地污泥应用、污灌、含镉磷肥的施用以及大气沉降等是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镉污染的主要来源。镉污染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有毒害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使其在环境镉污染监测和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 黄益宗朱永官
- 关键词:镉污染森林生态系统
- 臭氧污染胁迫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3
- 2003年
- 对国内外近地层大气的臭氧污染现状进行讨论,综述臭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作物受O3伤害最典型的症状为叶片上散布棕色或黄褐色的细密点状斑、坏死斑。在O3的胁迫下,作物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受抑制。O3对叶片膜保护系统、气孔开度、氮代谢、糖类、脂类和其它物质的代谢也有影响。O3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往往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 金明红黄益宗
- 关键词:臭氧农作物
- 镉与磷、锌、铁、钙等元素的交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效应被引量:58
- 2004年
- 镉是动物和植物的非必需元素 ,也是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环境镉污染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均产生毒害作用。镉与许多生命必需营养元素存在着交互影响关系 ,相互影响着对方的功能发挥。镉污染胁迫可影响动植物和人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反补充营养元素可减轻镉的毒害。但是 ,由于每个元素的性质和功能不一样 ,因此不同元素与镉的交互作用存在着差异性。镉与营养元素的交互作用研究可为生物镉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黄益宗
- 关键词:镉营养元素
- 镉对不同生态型水稻的毒性及其在水稻体内迁移转运被引量:24
- 2012年
-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镉(Cd)对两种不同生态型水稻的毒性影响以及Cd在水稻体内的转运。结果表明,粳稻品种杨辐粳7号比籼稻品种K优818对Cd毒害反应更敏感。两种生态型水稻品种的根系对Cd的吸收积累差异比较大,在10μmol·L-1Cd浓度下生长3~14d,杨辐粳7号根系中Cd浓度比K优818高44.5%~99.5%,当Cd处理时间达到14d时,K优818茎叶中Cd积累量为杨辐粳7号的1.6倍(P<0.05)。K优818的Cd转运系数显著(P<0.05)高于杨辐粳7号,是杨辐粳7号的1.3~2.3倍,且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K优818的Cd转运系数呈上升趋势,而杨辐粳7号的Cd转运系数却呈下降趋势,说明杨辐粳7号有较强的阻止Cd从根系向茎叶中转运的能力,所以可通过品种选育来降低Cd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胡莹黄益宗段桂兰刘云霞
- 关键词:CD水稻生态型毒性转运系数
- 砷-铅交互作用对水稻根表铁膜富集及根系吸收砷铅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采用土-砂联合培养方法诱导水稻根表自然形成铁氧化物膜,研究了As-Pb交互作用对水稻根表铁膜吸附砷铅及根系吸收As和Pb的影响.结果表明,As和Pb的添加显著地影响水稻根表铁膜对As和Pb的吸附,并且As-Pb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水稻根系对两元素的吸收及根表铁膜对As的吸附.添加Pb可促进水稻根系对As的吸收.当As浓度为25μmol.L-1时,浓度为25μmol.L-1Pb处理与对照相比导致水稻根系吸收As提高了53.3%.同样,施用As也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对Pb的吸收,当Pb的浓度为25μmol.L-1和50μmol.L-1时,50μmol.L-1As处理与对照相比,水稻根系吸收Pb分别提高20.2%和28.6%.添加As显著地促进Pb由铁膜向根系中转运,而添加Pb对As由铁膜向根系中的转运影响不大.因此,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情况下,水稻根表铁膜对重金属的吸附及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均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 胡莹段桂兰刘云霞黄益宗
- 关键词:水稻砷铅
- 尾叶桉叶片氮磷钾钙镁硼元素营养诊断指标被引量:32
- 2002年
- 采用临界值法对尾叶桉幼林材积生长进行叶片营养诊断。试验结果表明 ,氮、磷、钾、钙、镁和硼等营养元素的临界浓度分别为 1 5 .3 g/kg、1 .2 g/kg、4.2 g/kg、1 6.1 g/kg、2 .5 g/kg和 0 .0 1 9g/kg;最适浓度范围分别为 1 5 .3~ 1 8.1 g/kg、1 .2~1 .7g/kg、4.2~ 5 .6g/kg、1 6.1~ 1 9.8g/kg、2 .5~ 3 .0 g/kg和 0 .0 1 9~ 0 .0 3 1 g/kg。而对树高生长进行营养诊断时 ,上述结果稍微有些变化。
- 黄益宗冯宗炜李志先黎向东杨炳强
- 关键词:尾叶桉叶片营养诊断指标微量元素
- 赤泥和骨炭对污染土壤As化学形态及其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0年
-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实验,研究添加赤泥和骨炭对污染土壤As化学形态及其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3个月后,添加5%赤泥促进了土壤中As从结晶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向专性吸附态和残渣态的转化;添加5%骨炭促进了土壤中As从结晶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向专性吸附态和非专性吸附态的转化.培养3个月后,土壤中生物可给性As含量随着赤泥和骨炭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赤泥和骨炭用量为5%时,土壤中生物可给性As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25倍和12.31倍.添加赤泥和骨炭增强了土壤中As的移动性,提高了A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 郝晓伟黄益宗崔岩山胡莹刘云霞
- 关键词:AS赤泥骨炭生物可给性
- 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45
- 2013年
- 稀土矿的开采和冶炼、稀土农用等导致农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不断积累,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分配和输出,土壤和植物中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稀土元素的毒性评价和稀土污染土壤的修复措施。最后提出开展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还需要加强的一些问题。
- 金姝兰黄益宗
- 关键词:稀土元素农田生态系统土壤
-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与植物的磷素循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F群落均能显著地促进白三叶草植株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提高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的活性。Mnp处理中,白三叶草生物量最大,白三叶草总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处理(-M)提高64.48%、61.48%和84.91%。不同菌根处理中,Mck处理显著地提高白三叶草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白三叶草磷吸收总量和茎叶磷吸收量分别比对照(-M)提高107.18%和91.91%,土壤碱性磷酸单酯酶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相对对照(-M)分别提高54.33%和138.43%。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与AMF群落中的Acaullospora属孢子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则主要受Paraglomus属孢子数的影响。说明接种AMF群落可显著地影响土壤的磷酸单酯酶活性,从而影响白三叶草的生长及其对磷素的吸收。
- 钟敏黄益宗伍文隋立华贾炎王晓辉郝晓伟王晓英王幼珊
- 关键词:磷酸单酯酶磷白三叶草
- 钒镉复合污染对水稻吸收积累镉、钒和磷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5年
-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钒与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及其吸收积累镉的影响,以便弄清在钒与镉复合污染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钒镉复合污染可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在培养液镉浓度(1 0mg·L-1)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溶液中钒浓度的增加,水稻根长、根系和茎叶的干重不断减少.当溶液中钒浓度达到1 6mg·L-1和3 2mg·L-1时,水稻茎叶和根系干重减少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 05).钒镉复合污染也影响水稻植株对磷、钒和镉的吸收与积累.当培养液中镉浓度不变时,随着溶液中钒浓度的增加,水稻根系和茎叶中的磷浓度不断降低,而钒含量却不断提高,根系比茎叶积累更多的钒.此外,钒可抑制水稻植株对镉的吸收与积累.
- 胡莹朱永官黄益宗刘云霞王凯荣
- 关键词:水稻茎叶干重复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