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翠新

作品数:22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生态
  • 4篇哲学
  • 3篇道德
  • 3篇意蕴
  • 3篇哲学基础
  • 3篇生态文明
  • 3篇主义
  • 3篇伦理
  • 2篇生态伦理
  • 2篇生态文明建设
  • 2篇生态意蕴
  • 2篇自由意志
  • 2篇文明建设
  • 2篇和合文化
  • 2篇黑格尔
  • 2篇本原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德建设
  • 1篇道德模范
  • 1篇道德生成

机构

  • 10篇台州学院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钦州学院
  • 1篇钦州学院商学...

作者

  • 22篇黄翠新
  • 3篇蒋俊贤
  • 3篇曹孟勤

传媒

  • 4篇钦州学院学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晋阳学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桂海论丛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台州学院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当代社科视野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知与行
  • 1篇天台山文化当...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在环境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08年
整体性思维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关系,注重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性思维从部分来把握整体,注重定量分析的方法。在环境教育中,需要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即有机结合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的各自特性,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从感性方面与理性方面提升环境道德意识,并促使其环境道德行为的实践。
黄翠新蒋俊贤
关键词: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
论生态自由
自由是人的本质追求,是人的生存应有的状态。自由既是人的认识能力,更是人的实践能力。由于自由与自然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自然是自由的基石,亦是自由展现的舞台,决定了对自由的研究除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还有人与自然关系的...
黄翠新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哲学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2015年
自由与生态紧密相关,其本质在于整体性、关系的和谐性。马克思的自由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认为自由主体自身及其与周围环境应该和谐、统一;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应该遵循美的规律;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的自由;自由王国是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两种和解等观点。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对于当代人以整体性思维理解自由、自然、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可提供借鉴。
黄翠新
关键词:生态
人自由也让物自由——论生态自由的审美本质被引量:1
2013年
现代性追求征服自然、做自然主人的自由,认为通过对自然的分解、对个别事物必然性的把握就可以获得个人的无限自由。现代性自由是原子式的自由,强调对人类个体利益的满足而忽视人类的整体和普遍利益,强调对自然物的占有而忽视自然生态整体的平衡与稳定,追求人的自由而漠视物的自由,结果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以及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断裂。有效限制原子式的自由只能是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人与自然生态整体实现协调而生成的自由,即生态自由。生态自由的本质是人自由也让物自由,这一审美本质要求人们遵循生态规律、尽物之性与顺物之情改造自然界。
黄翠新
关键词:审美本质
论生态自由的和合哲学基础
介绍了生态自由的内涵和实际,然后讲述了“和”“合”要义及和合创生的哲学理念,进而从和合文化的哲学角度论述了生态自由是复合于和合的哲学根基的,生态自由本质上就是一种差分充足、有矛盾的人文创造的生生不息的和合。
黄翠新
关键词:和合文化哲学基础
“德福一致”从天国到人间的复归——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合理性被引量:1
2014年
康德认为,人类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至善",以德配享幸福的德福一致;由于德在自由王国,福在自然王国,二者之间存在不可通约的鸿沟,这种德福一致只能实现于彼岸、未来世界,不可能在此岸、现实世界中实现。正是现实社会中的德福分裂,即面对自然界人们只是追求满足物欲的幸福,导致了人类生态危机的发生。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有道德地开发利用自然界,以德配享幸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合理性是弥合康德制造的现实世界中德福分裂的鸿沟,实现德福一致。
曹孟勤黄翠新
关键词:德福一致至善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生态伦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生态伦理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必须实行走出去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伦理意识,促进生态环保行为的实践,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伦理建设的价值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过程必须采取敞开性的策略,接受外界的监督,扩大主体参与的范围,在发展中推进生态伦理建设。
黄翠新
关键词: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
生活世界:道德生成与涵养之域——以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为例
2015年
无论是普通个人还是道德模范,都是"现实的人",其道德的生成与涵养都离不开各自的"生活世界",否则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聚焦全国道德模范郭文标所处的物质生存环境、人文精神世界,以及内在向善的主观世界,对其道德的生成与涵养、美德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需要大家融入道德模范的生活世界,携手营造一个向善、为善的道德世界。
黄翠新
关键词:道德世界全国道德模范道德建设
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
2012年
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前提。传统伦理学仅仅局限于在人类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探讨人的自由意志及责任与义务问题,因而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几乎无从谈起。自由意志的存在源于人自身与其内在自然的和谐,它的实现有赖于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即自由意志的生成与发展必然与自然相关。要实现最终的意志自由必然是自然和谐的自由;自由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证成自由意志具有生态性,不仅为人类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提供了合法性理由,也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从而成为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基础。
黄翠新
关键词:自由意志生态道德
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
2023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需要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命题,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高度。面对生态危机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话语体系需要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进行改革创新,既坚持发挥意识形态说教功能,起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又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积极应对和大国责任担当,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构建,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实践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黄翠新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