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宗族势力的消长与清初地方秩序的重建——以福建漳州碧溪、玉兰宗族械斗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清代闽粤台乡村宗族械斗频发,深刻影响地方社会秩序。本文利用民间收集的珍贵文献资料,复原雍正三年发生在九龙江北溪流域碧溪、玉兰两村的宗族械斗及其善后处理的历史,探讨清初闽南家族势力的消长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清初人口的剧增和家族的兴衰,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公、宗族矛盾激化。为了争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宗族械斗频发。清代闽南家族势力严重挑战国家权威,对清代中后期社会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 黄艺娜
- 关键词:地方秩序清初
- 林则徐在治水实践中的用人观
- 2013年
- 林则徐一生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很有建树,其足迹遍布北方的海河、南方的珠江,东南的太湖流域、西北边陲的新疆伊犁地区,“治水时间之长,所花精力之多,调查之细,涉猎文献之博,治水方略之精辟,治水实践之丰富”为近代罕见,因此其治水思想、治水活动、工程审计等均备受学界关注,并进行相当深入的研究。‘燃而,对林则徐在治水实践中的用人观却很少涉及,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黄艺娜
- 关键词:治水思想用人观水利工程建设太湖流域工程审计
- 与城堡相媲美的一部书——《福建华安银塘赵氏族谱》
- 2016年
- 《福建华安银塘赵氏族谱》与漳浦赵家堡,有着"华安一部书,漳浦一座城"的美誉。银塘赵氏是赵宋皇室后裔,历经累世修谱藏谱的努力,有着鲜明的特点:目的明确,历时长久,体例严格,人员认真负责,形成示范效应。该族谱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考古价值。
- 黄艺娜
- 浦南墟的产生、发展与漳州地方社会被引量:2
- 2016年
- 漳州浦南墟产生于明代月港兴起、隆庆开海之后,但未形成规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藩之乱平息,福建地方社会安定;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厦门港兴起,带动以九龙江为主轴的广大腹地外贸发展。在政治、经济的双重良机刺激下,浦南墟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跃成为龙溪县最大的墟市,此后至20世纪50年代,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浦南墟对九龙江北溪流域的物资一直起着集散的重要作用。浦南墟的产生、发展都与漳州地方社会的内河航运、秩序治乱、经济状况等息息相关。浦南墟兴衰嬗变的历史可以说是漳州地方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 黄艺娜
- 关键词:明清
- 柘荣马仙信俗文化的现代转型
- 2015年
- 柘荣马仙信俗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柘荣十三境"接马仙"在接仙原因、规模、禁忌等都有所变化,神秘性逐渐由民俗性所取代,在申报"非遗"过程中进行现代转型。需进一步充分发挥扬长避短的功能,弘扬马仙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好柘荣的特色名片。
- 黄艺娜
- 漳州浦南墟妈祖信仰的兴衰嬗变
- 2016年
- 浦南墟作为九龙江北溪流域商品集散地,在康乾时期成为龙溪县最大的墟市。在北溪航道存在多处险滩急流、滩濑落差大,容易发生意外的情况下,浦南墟纸馆等商人和放排工人为祈求生意顺利、生命安全,在下游江边虔诚修建妈祖宫。随着九龙江流域航运式微,浦南墟衰败,妈祖香火随之衰弱。江对面妈祖亭的妈祖职能发生转变。浦南墟妈祖信仰与九龙江航运、浦南墟的兴衰可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三者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 黄艺娜
- 关键词:妈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