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文娟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中晚期
  • 1篇肿瘤
  • 1篇晚期
  • 1篇宫颈
  • 1篇宫颈癌
  • 1篇宫颈癌放疗
  • 1篇宫颈肿瘤
  • 1篇放疗
  • 1篇常规放疗

机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篇乔文娟
  • 1篇成海燕
  • 1篇靳红
  • 1篇张云艳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调强放射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无淋巴结转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12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放射治疗的无淋巴结转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35例,其中IMRT组15例,常规放疗(CRT)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IMRT组与CRT组近期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6.7%、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7%、60.0%,CRT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胃肠道及泌尿系放疗反应IMRT组发生率明显低于CRT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Ⅲ、Ⅳ级胃肠反应及泌尿系反应。远期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肠梗阻、盆腔及腹壁纤维化发生率IMRT组分别为20.0%、6.7%、6.7%和6.7%,均低于CRT组(P<0.05)。阴道粘连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淋巴结转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中,与常规放疗相比,IMRT未能改善近期生存率,但可明显降低急慢性放疗反应的发生率。
乔文娟靳红成海燕张云艳
关键词:宫颈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常规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