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内障
  • 2篇斜视
  • 2篇白内障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异物
  • 1篇眼前房
  • 1篇眼前房出血
  • 1篇眼外伤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中高度近视
  • 1篇手术探讨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瞳孔
  • 1篇瞳孔膜

机构

  • 7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任珂
  • 3篇谷浩
  • 2篇王建英
  • 2篇屠云松
  • 1篇胡绍先
  • 1篇夏园玲
  • 1篇官苍宇
  • 1篇王鲜
  • 1篇夏圆玲
  • 1篇李志敏
  • 1篇白朝林

传媒

  • 5篇贵州医药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斜视术后矫正不足或过矫的补救措施被引量:1
1999年
48例斜视手术患者中7例发现过矫或欠矫,其中3例术后次日发现过矫,3例欠矫手术后7-11年,1例过矫手术后12年就诊。过矫者采用直肌缝线收紧术或一条直肌后徒术,欠矫者采用直肌边缘切开术,均经穹窿部结膜切口。
王建英任珂谷浩
关键词:斜视过矫
垂直性斜视的手术探讨
1997年
手术治疗垂直性斜视18例,上斜肌麻痹12例,下斜肌麻痹2例,双上转肌麻痹,D.V.D.眼外肌纤维化及网剥术后各1例。9例治愈,6例改善。本文重点讨论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目的在于矫正斜视,使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融合功能,消除代偿头位。重点讨论三种手术方式:下斜肌止端断腱术,下斜肌止端后徙术,下斜肌保留切除术联合健眼下直肌后徙术。,其它类型的垂直斜视也分别给予讨论,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王建英白朝林屠云松谷浩任珂
关键词:斜视外科手术
爱尔卡因角膜表面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为观察爱尔卡因(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作用的特点及其优缺点。方法应用美国爱尔康眼药厂研制的0.5%爱尔卡因进行眼科检查,并以本院药剂科生产的1%地卡因滴眼液作为对照组。结果48例(48眼)滴0.5%爱尔卡因1滴,50例(50眼)滴1%地卡因3-4滴。表面麻醉生效时间分别为25±5s和7±2min,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显示,爱尔卡因组48例(48眼)中,仅5例(5眼)出现角膜少量细点状着色(占10.4%),无角膜内皮水肿;而地卡因组50例(50眼)中,21例角膜上皮脱落(占42%),其中11例角膜大片染色,10例细点状染色,15例出现角膜内皮水肿。经卡方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爱尔卡因具有麻醉作用迅速、安全、角膜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任珂夏国玲胡绍光
关键词:角膜爱尔卡因表面麻醉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的处理
1999年
任珂夏圆玲胡绍先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眼内异物36例临床分析
1998年
目的:评价眼内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连续的36例(36只眼)眼内异物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服内异物中32例行限内异物摘除术,手术后视力改善18只眼(56%),不变7只限(22%),下降7只眼(22%),最终视力≥0.05(最好1.5)的有22只眼。4只眼行眼球摘除术。结论:限内异物必须及时摘,以避免其对眼球的危害。限内异物摘除手术应在精确定位后进行,并应尽量减少损伤。如与玻璃体切除,晶体摘除或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复位术等手术联合进行,可同时达到增视的目的。
李志敏任珂赵高举
关键词:眼内异物外科手术
中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1998年
屠云松谷浩王鲜任珂
关键词:中高度近视并发症白内障外科手术近视
尿激酶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
1999年
挫伤性前房出血,是眼外伤中最常见的症状。一般轻、中度的前房出血经药物综合保守治疗可以痊愈,而严重的Ⅲ级前房出血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如治疗不及时,可产生角膜血染及青光眼性视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现将1998年以来收治的3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6例中,男2...
任珂官苍宇夏园玲
关键词:眼前房出血眼外伤药物疗法尿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