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丽荣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显像
  • 5篇骨转移
  • 4篇骨显像
  • 3篇肿瘤
  • 3篇核素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肌
  • 2篇造影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全身
  • 2篇全身骨显像
  • 2篇腺癌
  • 2篇核素全身骨显...
  • 2篇核素显像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核素

机构

  • 11篇宁夏医学院附...

作者

  • 11篇何丽荣
  • 11篇李娟
  • 10篇刘保军
  • 9篇赵峰
  • 3篇李经文
  • 1篇夏玉成
  • 1篇张莉

传媒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通过观察89Sr治疗 3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所致骨痛的疗效和副作用 ,探讨89S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所致骨痛的患者行同一剂量89Sr(4mci)治疗 ,随访观察止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35例患者接受89Sr治疗后显效 34.3% ,有效 5 4 .3% ,无效 11.4 % ,总有效率达 88.6 %。止痛维持时间为 3- 6个月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89Sr止痛效果好、安全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关键词:骨转移癌^89SR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 91.7%,特异性为 80 .0 %。对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85 .7%、92 .3%和 71.4%,总的阳性预测值为 91.7%,阴性预测值为 80 .0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赵峰何丽荣李娟刘保军李经文
关键词:^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静脉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评价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在上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回顾分析34例上尿路梗阻的住院患者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IVU在梗阻的部位、病因及输尿管、肾盂和肾盏的扩张程度以及对肾功能的评价。结果:IVU对梗阻的部位、梗阻的病因诊断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清晰地显示出肾盏、肾盂及输尿管的扩张程度。而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反映有明显优势。结论:对上尿路梗阻的患者,将以形态、结构显像为主的IVU和以功能显像为主的SPECT肾动态显像结合起来分析,不仅可对梗阻部位、程度、病因做出准确判断,还可准确了解到患肾的功能,对治疗的决策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关键词:肾动态显像上尿路梗阻IVU^99MTC-DTPA静脉尿路造影肾盏
静滴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心肌显像对存活心肌的评价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评价静脉滴注硝酸甘油(NTG)介入99Tcm-甲氧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心肌存活的估测价值。方法对45例心肌梗死患者先行常规静息态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24~48h后静脉滴注NTG再行静息态心肌断层显像。结果静息态心肌断层显像检出心肌梗死灶节段111个,NTG介入后有75个梗死灶节段再填充(676%),NTG介入后梗死灶节段放射性计数为7474±8130明显较静息时(4445±6260)增大。结论静脉滴注NTG对提高静态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估测心肌存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保军何丽荣李娟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硝酸甘油心肌存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96例乳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
1999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转移规律,评价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与骨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96 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了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骨转移55 例,其中多发性骨转移44 例,骨转移的部位以肋骨为多见,其次是脊柱、骨盆。Ⅰ~Ⅳ期乳腺癌的骨转移率,分别是13 .3 % 、50% 、65.2 % 和94.4 % 。在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中,髓样癌、单纯癌、腺癌、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85.7% 、66 .7 % 、54.5 % 、39 .3 % 、33 .3 % 。结论 Ⅰ~Ⅳ期乳腺癌的骨转移的发生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常见的单纯癌骨转移率高于浸润性导管癌。
李娟李经文张莉何丽荣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性核素显像骨转移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H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评价核素肺通气 灌注(V Q)显像、螺旋CT肺动脉造影(HCTPA)及血浆D 二聚体在诊断肺动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疑为肺动脉栓塞(PE)患者4 2例,男2 6例,女16例,平均年龄( 4 9 18±16 5 6 )岁,均行核素肺V Q显像、HCTPA及血浆D 二聚体测定。其中32例患者在行肺灌注显像时,选择双足背静脉注射肺灌注显像剂,同时完成双下肢静脉显像。结果 4 2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诊断为PE ,肺V 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 12 %、90 4 8%和94 12 % ,HCTPA分别为85 2 9%、83 33%和93 5 5 % ,D 二聚体分别为5 2 94 %、5 7 14 %和90 0 0 %。32例行下肢深静脉显像的PE患者中2 0例有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肺V Q显像无创、安全、简便,诊断PE的灵敏度、准确性高。核素肺显像诊断亚肺段水平PE的能力明显高于HCTPA。
李娟刘保军赵峰何丽荣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血浆D-二聚体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像诊断肺动脉血栓阳性预测值
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160例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发病机率 ,病灶分布以及临床症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与骨转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 160例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有 75例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发生率为 46 9%。伴有骨痛者 ,其骨转移发生率为 5 6 8% ,明显高于不伴有骨痛者。单纯癌和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最常见病理类型 ,同期两者的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Ⅰ~Ⅳ期的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 2 8 8%、3 5 6%、69 6%和 78 8% ,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 :乳腺癌极易通过血运转移至骨骼 ,术后伴或不伴临床症状 ,定期随访骨显像都是必要的 ,一旦发生骨转移 ,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判断、疗效评估等有重要意义。
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肿瘤转移
轻度脑外伤患者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研究轻度脑外伤后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 3 9例无意识丧失、CT检查正常的轻度脑外伤患者进行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以双侧小脑平均每像素的均数为参比值 ,计算各大脑感兴趣区 (ROI)放射性计数比值(RAR)。大脑皮质或基底神经节RAR低于 70 % ,颞叶中部低于 50 %视为异常。结果  3 9例患者中2 3例 (59% )SPECT显示异常 ,其中 3例为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 ,2 0例为局部血流灌注减低灶 ,共计 74个病灶。伤后 3个月内脑血流灌注异常 15例 ,2例为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 ,13例为局灶性血流灌注减低 ;13例中发现病灶 58个。 8例受伤 3个月后显像异常者 ,1例为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 ,7例为局灶性血流灌注减低 ,发现病灶 16个。结论 轻度脑外伤后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 ;无意识丧失的脑外伤患者可出现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 。
李娟刘保军赵峰夏玉成何丽荣
关键词:轻度脑外伤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临床症状
应用^(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153Sm-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治疗癌性骨痛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首次应用153Sm-EDTMP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别按患者的年龄、疼痛程度、原发癌类型、骨转移灶数目、主要疼痛部位进行分组疗效与统计检验。结果110例患者首次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73.64%。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疗效明显好于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χ2=19.959,P<0.005);中腰或腰背痛者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腰骶、髋关节伴下肢痛者(χ2=21.96,P<0.005);轻度疼痛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酷痛(χ2=13.359,P<0.005)。而患者年龄、骨转移数目对疗效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原发癌为乳腺癌、前列腺癌伴骨转移者、疼痛主要以腰痛或腰痛伴其他部位疼痛及轻度疼痛者行153Sm-EDTMP治疗疗效更佳。
李娟刘保军赵峰何丽荣
关键词:骨转移瘤疼痛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64例骨显像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几率和转移灶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 164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99mTc MDP全身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率为 5 8 5 % ,其中食管癌的骨转移率最高 ,达72 5 % ,其次为胃癌 ( 5 8 0 % )、大肠癌 ( 5 2 3 % )、肝癌 ( 5 5 0 % )、小肠癌 ( 5 0 0 % )和胰腺癌 ( 5 0 0 % )。转移灶分布以胸部(尤以肋骨 )最常见 ,为 63 6% ,其次为脊柱 ( 5 8 9% )、骨盆 ( 3 3 6% )、四肢 ( 18 7% )和颅骨 ( 12 1% )。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或定期进行骨显像是必要的 ,对伴有骨痛的患者尤为必要。
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显像骨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