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梅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汤剂
  • 3篇中药
  • 3篇中药汤剂
  • 3篇煎煮
  • 2篇动物胶
  • 2篇中医
  • 2篇中医传统
  • 2篇煎煮方法
  • 2篇煎煮中药
  • 2篇传统汤剂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银翘
  • 1篇银翘散
  • 1篇色谱
  • 1篇四逆
  • 1篇四逆散
  • 1篇汤剂制备
  • 1篇痛风
  • 1篇痛风胶囊

机构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何梅
  • 5篇谈静
  • 5篇宋英
  • 5篇吴巧娜
  • 2篇李涓
  • 2篇盛蓉
  • 1篇高群
  • 1篇郑琰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取中药饮片,粉碎过10-65目筛,装入无纺布袋放入自动煎药机中,加4-10倍量的水,浸泡0-15min,121℃加压煎煮5-20分钟,挤压过滤,如有需特殊处理药液或药粉...
宋英谈静盛蓉李涓吴巧娜何梅
一种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取中药饮片,粉碎过10-65目筛,装入无纺布袋放入自动煎药机中,加4-10倍量的水,浸泡0-15min,121℃加压煎煮5-20分钟,挤压过滤,如有需特殊处理药液或药粉...
宋英谈静盛蓉李涓吴巧娜何梅
文献传递
四逆散超微粉汤剂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四逆散超微粉汤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与重量法,以四逆散中柴胡皂苷a、芍药苷、柚皮苷、甘草酸的含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对超微粉汤剂制备方法进行优化。结果:四逆散超微粉汤剂以浸泡20min,煎煮5min为佳。结论:该汤剂制备方法简便易行,稳定可靠,为中药超微粉汤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宋英何梅谈静
关键词:四逆散
银翘散标准汤剂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比较古代煎法、日本标准汤剂煎法、医疗机构煎法、古今结合煎法4种方法制备的银翘散汤剂,选择最优方法 ,为中药解表剂煎煮工艺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及4种煎法所测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古代煎法所制的银翘散综合评分最高,且重复验证试验结果稳定。结论可将古代煎法作为银翘散汤剂制备工艺的参考标准,进一步规范解表剂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
吴巧娜谈静何梅
关键词:银翘散评价指标
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方法探索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索医院中药汤剂煎煮与配制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银翘散煎煮液中绿原酸等5个成分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汤剂煎煮方法;采用目测法,以阿胶、川贝母在汤剂中的稳定性为指标,考察烊化和冲服中药的配制方法。结果:银翘散煎煮以中药饮片粉碎为最粗粉,浸泡15min,121℃加压煎煮20min为佳;阿胶、川贝母与汤液的配制可一次成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易,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可作为医院汤剂煎煮与配制的参考。
宋英谈静吴巧娜何梅
关键词:汤剂煎煮
痛风胶囊的定性定量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确定痛风胶囊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痛风胶囊中吴茱萸、陈皮和肉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风胶囊中吴茱萸碱含量。结果:薄层鉴别中,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吴茱萸碱在0.024~0.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0%(RSD为1.91%,n=6)。结论: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痛风胶囊的质量。
何梅高群宋英郑琰吴巧娜
关键词:痛风胶囊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