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汉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放疗
  • 7篇适形
  • 7篇适形放疗
  • 5篇三维适形
  • 5篇三维适形放疗
  • 5篇肺癌
  • 4篇脑转移
  • 4篇化疗
  • 3篇调强
  • 3篇头颈
  • 3篇头颈部
  • 3篇中晚期
  • 3篇肿瘤
  • 3篇晚期
  • 3篇颈部
  • 3篇肺癌脑转移
  • 3篇肝癌
  • 3篇癌患者
  • 2篇调强放射
  • 2篇调强放射治疗

机构

  • 15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5篇何汉平
  • 6篇皮国良
  • 6篇李莹
  • 6篇黎艳萍
  • 5篇郭友全
  • 4篇毕建平
  • 2篇臧爱华
  • 2篇谭文勇
  • 2篇贺彬彬
  • 2篇宋爱梅
  • 2篇吴建平
  • 2篇胡心传
  • 1篇王晓红
  • 1篇王静雅
  • 1篇叶盛威
  • 1篇程天翠
  • 1篇许春娇
  • 1篇魏少忠
  • 1篇周亚娟
  • 1篇李杏萍

传媒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莫司汀配合全脑放疗治疗35例肺癌多发性脑转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临床预后较差,本研究观察尼莫司汀配合放疗治疗肺癌多发性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肺癌多发脑转移患者,放疗后使用尼莫司汀单药化疗。全脑放疗为DT1.8~2Gy/次,5次/周,总剂量36~40Gy。尼莫司汀化疗平均剂量125mg/次,每4~6周重复,所有患者使用2~3次。治疗期间注意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并给予脱水、支持对症治疗。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MRI,观察肿瘤大小,并统计1年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无颅内、外病灶进展病例,28例伴有神经症状者均得到缓解。放疗结束后3个月单纯颅内病灶评价:其中CR5例,PR26例,SD4例,PD0例。颅内病灶有效率(CR+PR)为88.6%(31/35)。一年生存率为45.7%(16/35),中位生存期9.3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脑充血水肿以及尼莫司汀化疗反应,多为Ⅰ、Ⅱ度,无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司汀配合放疗治疗肺癌多发性脑转移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何汉平郭友全黎艳萍臧爱华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尼莫司汀放疗
垂体瘤术后CT与MRI图像融合适形放疗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CT与MRI图像融合治疗计划,适形放疗治疗垂体瘤术后残存病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人23例,男性10例,女性13例;中位45.5岁;23例患者均采用经蝶窦入路外科切除垂体腺瘤术后残存病例,采用CT与MRI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及制作治疗计划。根据MRI及CT重建,残存肿瘤体积GTV2.9~23.8cm3,平均体积12.5cm3。所有病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DT48~50.6GY。放疗后定期复查视力、肿瘤体积、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随访25~64个月,肿瘤均得到控制,以肿瘤体积为标准,其中肿瘤体积缩小13例,无变化10例,未出现体积增大病例,治疗后平均体积为10.2cm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失明、脑损伤等放射性反应。术后内分泌激素水平高者均降到正常水平以下。结论采用CT/MRI图像融合适形放疗经鼻蝶窦切除垂体瘤术后残存病例疗效较好,放射性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何汉平郭友全王静雅吴建平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适形放疗
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甲状腺损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58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放疗、随访期间甲状腺发生损伤和治疗情况,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型分期等基线资料以及甲状腺受照剂量、体积参数等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与甲状腺损伤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头部肿瘤患者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独立影响因子,利用ROC分析独立影响因子对预测甲状腺损伤的应用价值。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7.50个月,死亡5例;共发生甲状腺损伤27例,发生率46.5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2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4例,发生甲亢的患者原发肿瘤均为霍奇金淋巴瘤。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平均受照剂量(MTD)及V_(40)是影响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独立因素(R=0.116、5.894及9.375,P=0.000、0.000及0.003)。年龄、MTD及V_(40)预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6、0.741及0.714;敏感性分别为0.516、0.741及0.926;特异性分别为0.815、0.645及0.54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5岁、45.5Gy及69.5%。放疗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亢进患者间年龄、MTD及V_(40)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MTD和V_(40)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甲状腺损伤的高危因素。当MTD超过45.5 Gy,V_(40)<69.5%,将增加甲状腺损伤风险,甲状腺损伤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主。另外,高龄是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甲状腺受照剂量、V_(40)及患者年龄对放疗诱发的甲状腺损伤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但上述因素对判断甲状腺损伤类型的价值有限。
皮国良何汉平毕建平李莹黎艳萍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甲状腺损伤
介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死亡率已上升为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肝癌发现时已经大多是属于中晚期,手术治疗有一定限制。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是目前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疗法。三维适形放疗是...
何汉平黄志勇郭友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适形放疗肝动脉化疗栓塞
文献传递
鼻咽癌IMRT放疗中相关吞咽功能保护研究初期结果
目的 通过研究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吞咽功能相关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学限制与放疗期间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合鼻咽癌放疗期间...
皮国良李莹何汉平毕建平韩光胡德胜
外周型肺癌患者4-D CT与呼吸门控技术勾画靶区PTV的比较
何汉平皮国良黎艳萍毕建平李莹何正中
全程优质护理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总结了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包括心理疏导、体能及生活技能训练、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认为中晚期肝癌患者一旦确诊应积极进行以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做好基础护理、心理及生活护理,不仅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许春娇宋爱梅何汉平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优质护理
压缩感知锥形束CT在头颈部及乳腺肿瘤患者放疗中靶区体积勾画的研究
目的 锥形束CT (CBCT)已经广泛应用于图像引导放疗中.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锥形束CT (CBCT)重建技术能够提高CBCT的图像质量进而提高自适应放疗的应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李莹黎艳萍皮国良何汉平谭文勇
老年人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术后化疗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胃癌手术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共存病(高血压及心脏病)、手术根治程度、胃切除范围、病理类型(WHO)、TNM分期、术后化疗情况,建立数据库。结果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平均44月),明显低于中年组(78月,P=0.001)和青年组(72月,P=0.009);老年患者原发肿瘤以T3/T4为主;较少的患者接受联合脏器切除;更多合并高血压及心脏病,而较少患者接受术后化疗。结论老年人胃癌手术患者原发灶的侵犯深度、术后较少接受化疗与预后差有关。
贺彬彬叶盛威魏少忠张克亮何汉平
关键词:胃癌老年患者术后化疗
全程优质护理在肺癌脑转移病人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临床较常见,如不积极治疗,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周[1]。肺癌脑转移主要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注重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这一举措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病人的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我科采用全脑加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肺癌脑转移病人,通过我们的全程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宋爱梅李杏萍何汉平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全程优质护理肺癌脑转移脑转移病人护理工作人性化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