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清 作品数:46 被引量:439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末次冰消期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时段,其间发生了一系列气候突变事件,在全球不同地区以不同方式回应着这些事件的变化过程。综述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高寒干旱区、西北干旱区、云贵高原湿润区以及东部平原地区的湖泊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提出未来该研究领域亟待深入开展的工作,包括拓展高分辨率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演化时间序列研究,提升学科交叉和与其他地质记录的对比研究,加强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加强水汽来源示踪研究。 高春亮 余俊清 闵秀云 成艾颖 洪荣昌 张丽莎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湖泊沉积 古气候演化 全球盐湖卤水锂矿床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2020年 盐湖卤水锂资源占全球锂矿总储量的78%,是全球最重要的一种锂矿床类型。研究并总结了全球盐湖卤水型锂矿床的分布特征、物质来源以及成矿规律,并提出了盐湖卤水型锂矿床成矿模型。研究发现,卤水型锂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封闭-半封闭的低洼汇水盆地以及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所有卤水型锂矿床均与新生代地质水热活动有密切关联,成矿物质特别是锂元素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岩,经热泉水、温泉水以及大气降水等的水-岩作用后迁移富集。 高春亮 余俊清 余俊清 成艾颖 闵秀云关键词:水热活动 青藏高原 湖泊沉积有机碳同位素与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2001年 湖泊沉积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 (δ13Corg)在区域气候与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成果令人瞩目 .保存在各类湖泊岩芯中的δ13Corg记录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湖泊水位波动、湖区生态与植被的变迁以及气温变化等重要环境信息 .由于造成δ13Corg值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 ,确定个湖与环境变化有关的主导因素时常有赖于其它证据的帮助 ,诸如地球化学、古湖沼学、孢粉学、分子同位素地层学等等 .前人通过研究来自不同类型湖泊、具不同曲线形态特征的δ13Corg记录 ,提出了多种环境解释模型 .本文对此作了归纳和评述 .鉴别和澄清湖泊沉积有机质的源物质以及有机物源随环境变化而发生过的变动 ,是研究δ13Corg记录环境意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由于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值、氢指数、生物残留物鉴别等常能提供有关湖泊有机质来源、产率、成岩作用等方面的有用信息 ,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应该尽可能一并提供 ,以利于恰当地应用现有的环境解释模型 ,或者建立个湖新模型 .单体生物标志化合物鉴别通常也能为区分湖积有机质中陆生、水生、细菌生等不同碳的来源提供有用信息 .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成功地应用于建立单体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地层学 ,为湖积有机碳同位素在生态环境演变? 余俊清 王小燕 李军 安芷生关键词:湖泊沉积 有机质 碳同位素 气候变化 末次冰消期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 被引量:25 2002年 我国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青海湖的沉积岩芯为研究末次冰期 /全新世过渡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环境变化和季风降水演变提供了连续高分辨率环境档案。对两孔岩芯的多学科研究结果表明 :大约 1 40 0 0~ 1 1 6 0 0aB .P .期间气候干冷 ,湖泊的自生碳酸盐和有机质生产率远低于全新世 ;季节性入湖径流量在 1 1 6 0 0aB .P .突然增大 ;从 1 0 70 0aB .P .起 ,夏季蒸发量突然增大 ,干旱化作用导致碳酸盐滩湖环境 ;区域降水量在 1 0 0 0 0aB .P .的增大结束了滩湖环境 ,标志了早全新世温暖较湿气候的开始。全新世早期的青海湖水深比现在要浅 2 0m左右 ,表明那时的有效湿度显然比现在要低很多。 1 40 0 0~ 1 0 0 0 0aB .P .期间青海湖水深不超过 6m ,说明在末次冰消期的这一时段中 ,青藏高原东北部没有形成大规模冰融水。在1 0 70 0~ 1 0 0 0 0aB .P .期间突发的干旱事件与西欧的新仙女木事件 (YoungerDryas)年代相当 ,但没有气候变冷的证据。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冰消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有效湿度的突然改变。 余俊清 K.Kelts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新仙女木事件 大柴旦盐湖卤水演变及环境变化的矿物学记录 被引量:11 2011年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然而,对其常年水体底部沉积剖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却几乎没有开展。报道了该盐湖中央湖底硼矿层以上连续沉积剖面的加速器质谱计(AMS)14C年代学和矿物学研究结果,首次揭示湖底硼矿层形成于约3600 a BP之前;剖面的岩性与矿物组成标示了晚全新世以来该盐湖水化学演化的3个主要阶段;受降水量主控的入湖径流量决定了盐湖水位和卤水水化学的阶段性演化特征,以及各阶段中十年级和百年级的水化学变动。研究结果为探讨柴达木盆地北部晚全新世以来水文气候的演变历史提供了代理记录。 高春亮 张丽莎 余俊清 成艾颖 刘永关键词:环境变化 湖相介形类壳体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3 2001年 双壳微体甲壳类动物介形虫 ,广泛分布于各类湖泊体系中 ,其碳酸盐壳化石通常在湖泊沉积物中保存完好 .介形类的古生态学 ,尤其是介壳的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 ,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介壳的氧同位素组成由形成壳体时湖水的同位素组成和温度决定 ,可以反映由蒸发和降水的变化所引起的湖水水化学以及与之关联的气候变化情况 .一般而言 ,低δ18O反映了温暖潮湿的气候 ;高δ18O反映了寒冷干燥的气候 .碳同位素可以反映总溶解无机碳的组成以及影响其组成的诸因素的变化 ,多数情况下可以反映湖泊古生产力的大小及变化 .介壳中Mg和Sr的含量 ,往往与其宿生水体的盐度和温度呈一定的函数关系 ,据此可以恢复湖泊的温度 ,尤其是盐度的变化 .为了满足高分辨率环境变化 ,特别是定量研究的要求 ,必须充分了解介形类各个种属的生命历史和生态消长的过程 ;通过定期收集野外介壳和水样进行化学分析 ,了解湖水水化学和温度对介壳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影响 ;详细了解湖泊湖沼学 ,包括湖水的同位素组成和M /Ca(M指微量元素Mg、Sr等 )与盐度的关系以及它们随空间和季节变化的特征 ;开展实验室养殖培养实验 ,测定单个种属介壳与水体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 。 李军 余俊清关键词:介形类 稳定同位素 环境变化 介形虫 氧同位素 青藏高原典型盐湖硼矿床成矿条件对比与矿床模式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选取青藏高原扎仓茶卡和大柴旦典型盐湖硼酸盐矿床,分别从区域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硼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扎仓茶卡和大柴旦盐湖固体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以及外在控制条件,特别是构造运动、第四纪以来的干旱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物源等控制因素,青藏高原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基于扎仓茶卡和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的研究,确立青藏高原高寒干旱盐湖区盐湖硼酸盐矿床成矿模式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洪荣昌 高春亮 余俊清 闵秀云 成艾颖 张丽莎 徐虹关键词:成矿条件 成矿模式 青藏高原 大柴旦盐湖 2017年 大柴旦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的次级山间盆地中,其常年卤水湖加上干盐湖的总面积约为235km^2,以蕴藏固体硼矿为特色,钾、锂等资源尚待开发。大柴旦盐湖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气候特征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盐湖硼、锂、钾等矿产资源形成的物质来源、成矿过程、水文条件、 余俊清关键词:大柴旦 成矿过程 硼矿 水文气候 山间盆地 水文条件 湖泊沉积物微量元素ICP-AES与XRF分析方法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3年 首次以托素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ICP-AES法测定沉积物微量元素Cd,Cr,Cu,Zn和Pb的含量,不同的消解法研究和优化结果确定了一个最适合托素湖沉积物前处理的体系为:5∶5∶5∶1∶1的HCl-HNO3-HF-HClO4-H2O2体系。同时与定性的XRF岩芯扫描法对托素湖沉积物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以及用含水量校正的方法,讨论了含水量对扫描方法的影响。数据比较表明,与背景值相对比,托素湖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Cd和Zn含量偏高,Cr,Cu和Pb的含量均在背景值范围内,而XRF岩芯扫描主要受沉积物元素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沉积物中含水量的影响,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为0.673~0.925),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成艾颖 余俊清 高春亮 张丽莎 何先虎关键词:ICP-AES 沉积物 微量元素 近60年来星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记录 被引量:9 2012年 文章以星云湖08XY-4号钻孔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芯的137Cs和210Pb测年和多种元素组分(重金属元素Cd、Cr、Cu、Pb、Zn,成岩组分Fe、Mg、Al、有机质、碳酸盐和烧失量)的含量分析,系统研究了星云湖近60年来底泥中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并借助地积累指数法对星云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星云湖沉积物中元素Cd、Cr、Cu主要为自然来源,之后受当地工业化蓬勃发展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湖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显著增强;元素Pb的污染历史早于20世纪50年代,与全球很多区域Pb污染要早于其它多数重金属污染这一现象相似;此外,可能受当地特殊的工业发展历史影响,1973~1991年期间星云湖遭受严重的Zn污染,平均污染指数值达到3.25,按Muller污染指数分级属4级偏重污染。综合来看,当前星云湖的污染程度仍然较轻,但是近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明显显现,需要加以重视。 刘永 余俊清 张丽莎 高春亮 成艾颖关键词: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