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治疗
  • 2篇压力性
  • 2篇压力性尿失禁
  • 2篇失禁
  • 2篇尿失禁
  • 2篇女性
  • 2篇女性压力性
  • 2篇女性压力性尿...
  • 2篇前列腺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后腹腔
  • 2篇后腹腔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膀胱
  • 2篇膀胱肿瘤
  • 2篇KELLY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候佩金
  • 7篇徐宗源
  • 6篇傅广波
  • 6篇孟俊嵩
  • 6篇王功成
  • 5篇王恒兵
  • 5篇杨晓松
  • 4篇庄海军
  • 3篇杨晓松
  • 3篇庄海军
  • 3篇汤鹏
  • 3篇汤鹏
  • 2篇孟峻嵩
  • 2篇牛晓兵
  • 2篇王勇
  • 2篇刘坤
  • 2篇王云炎
  • 2篇顾硕
  • 2篇王勇
  • 1篇冀鲁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原发性醛固酮瘤切除术13例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醛固酮瘤切除术,其中左侧病变7例,右侧病变6例,均为单侧单发腺瘤,肿瘤大小0.6~3.0(1.65±0.62)cm。常规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切开Gerota筋膜后,按顺序分别进入3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面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位于肾脏内上方脂肪囊与前层Gerota筋膜之间;第二分离层面位于肾外上方脂肪囊与后层Gerota筋膜之间;第三分离层面位于肾上腺下方与肾上极之间,行肾上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3±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6±29mL。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2d和1.0d。1例出现术后引流液增多.1周后拔管..术后1个月复查电解质和醛固酮水平基本恢复正常,6个月后复查血压均正常..结论: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微小肿瘤手术解剖层次清楚.术野清晰。肾上腺部分切除可以治愈醛固酮瘤,疗效确切。解剖性肾上腺部分切除手术为肾上腺醛固酮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安全的选择。
王恒兵牛晓兵王功成刘坤孟峻嵩庄海军徐宗源候佩金杨晓松傅广波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后腹腔镜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附50例报告)被引量:4
2009年
2007年3月~2009年3月,本院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0例,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庄海军候佩金杨晓松王功成王恒兵汤鹏任琤琤
关键词:经皮肾镜钬激光肾结石
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附14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方法:1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后,采用回肠折叠成"W"形或"U"形成贮尿囊与后尿道吻合,尿液经原尿道排出的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随访0.5~6.0年,膀胱容量220~460ml,平均380ml;膀胱充盈压1.27~4.41kPa(平均2.94kPa);最大尿流率12~20ml/s(平均18ml/s);新膀胱排尿功能良好,除2例有轻度尿失禁,3个月后自行恢复控尿;2例出现上尿路积水,间断自我导尿后好转;血电解质显示5例患者血清Cl-偏高,但无酸中毒发生,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是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孟俊嵩傅广波徐宗源王勇候佩金王云炎杨晓松庄海军汤鹏
关键词:膀胱切除术膀胱肿瘤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疗法治疗局部中高危前列腺癌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疗法治疗局部中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25例,年龄64 ~85岁,平均年龄75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3 ~354.8 ng/mL,Gleason评分:7~9分,临床分期T2 ~T3N0M0.椎管内麻醉,截石位,直肠超声从前列腺基底到尖部进行扫描,图像传送至计算机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和术中计划,根据计划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联合全部雄激素阻断疗法.当PSA达到0 ng/mL,并稳定2个月后停止内分泌治疗,当PSA连续3次上升,则重新开始内分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植入粒子85 ~110粒,平均93粒.术后随访8 ~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3~6个月所有患者的PSA都降到正常范围,其中10例患者PSA未达到0 ng/mL,未停药.5例患者术后5~16个月,出现PSA反弹,再次用药3~5个月PSA值达到0 ng/mL.2例患者转变为激素非依赖性并出现骨转移.目前17例患者的PSA值在0~1.2 ng/mL之间,其中10患者PSA<0.2 ng/mL.近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轻至中度尿路刺激征24%(6/25),急性尿潴留8%(2/25),直肠刺激征和血便16%(4/25),多数患者症状随访1年后缓解.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中高危前列腺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云炎杨晓松孟峻嵩候佩金冀鲁王功成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改良Kelly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改良Kelly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28例Ⅱ度以上女性尿失禁患者施行改良的Kelly手术(经阴道前壁尿道下筋膜横形双褥式折叠缝合+阴道前壁修补术),分析其术式改良特点及手术近期疗效。结果改良后术式平均手术时间35 min,术后尿道平均延长1 cm;全部病例术后5 d拔管排尿通畅,尿失禁消失;无阴道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3年,27例患者实现尿控,1例合并重度阴道膨出高龄患者6个月后出现Ⅰ度尿失禁。结论改良Kelly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经典Kelly手术近期治愈率明显提高,损伤小,并发症少。
汤鹏庄海军孟俊嵩杨晓松徐宗源候佩金王勇傅广波顾硕王恒兵王功成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疗效比较
2009年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技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乳糜尿患者21例,年龄43~72岁。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A组)12例,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双侧2例;传统开放手术(B组)9例,病变位于左侧2例,右侧5例,双侧2例,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1例患者术后近期乳糜尿消失。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8.4±32.3)min和(104.6±23.6)min(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6.3±34.8)mL和(131.5±75.3)mL(P〈0.0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2.4±12.6)h和(47.9±18.3)h(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8±0.8)d和(2.7±1.8)d(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7±2.5)d和(8.7±1.5)d(P〈0.01)。随访时间3~60个月,A、B组各有1例复发。B组中2例伤口延迟愈合。【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技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疗效与开放手术一致。
傅广波汤鹏庄海军孟俊嵩候佩金徐宗源王勇
关键词:腹腔镜
改良Kelly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附28例报告)
目的总结改良kelly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28例II°以上女性尿失禁患者施行改良的kelly手术(经阴道前壁尿道下筋膜横形双褥式折叠缝合+阴道前壁修补术),对临床资料、术式改良特点及手术近期疗效进行...
汤鹏庄海军孟俊嵩杨晓松徐宗源候佩金王勇傅广波顾硕王恒兵王功成
文献传递
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梗阻被引量:2
2007年
汤鹏庄海军孟俊嵩杨晓松候佩金徐宗源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术后电切治疗再梗阻双极内切开
内镜下注射用水膀胱黏膜下注射联合肿瘤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注射用水膀胱黏膜下注射联合肿瘤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处理组先予内镜下注射用水肿瘤基底周围注射,再行肿瘤电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切术。所有患者术后均予规律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并随访。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期、分级、手术费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有3例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和输血患者,对照组有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例因膀胱穿孔行开放手术修补,1例因贫血术后输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处理组有2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处理组有6例复发,对照组有15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有7例患者失访(处理组2例、对照组5例),处理组患者有7例复发,对照组中有17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用水膀胱黏膜下注射联合肿瘤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操作安全,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
杨超王恒兵牛晓兵常新唐静王功成刘坤孟俊嵩徐宗源杨晓松候佩金傅广波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黏膜下注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