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琪

作品数:1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市效实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3篇政治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文化
  • 2篇民主
  • 2篇教学思考
  • 1篇信仰
  • 1篇行政
  • 1篇行政监督
  • 1篇行政监督体系
  • 1篇学案
  • 1篇学科
  • 1篇彰显
  • 1篇政府
  • 1篇政治课
  • 1篇政治生活
  • 1篇政治学科
  • 1篇治生

机构

  • 11篇宁波市效实中...

作者

  • 11篇冯琪

传媒

  • 7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思想政治课教...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中学教学参考
  • 1篇思想政治课研...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思考
2019年
掌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框内容,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但是,这一框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理论性较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明显,教学活动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受到严重影响。为此,需要教师解读本框某些知识点,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自信、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
冯琪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思考思想政治学科文化发展
透过“桃园结义”看传统文化
2016年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落脚点是文化创新,而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文化,本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就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团组织模式,这种影响直至今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桃园结义为线索,将"传统文化的继承"的重点内容串联起来,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冯琪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生活》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社团组织
把握教材主线 实现教学目标
2014年
《政治生活》(必修)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是它的重要教学任务。然而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到底如何体现了民主精神?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民主的把握仅限于记住概念,还有一些学生把民主理解为某些民主程序或民主作风,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冯琪
关键词:教学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生活民主精神民主作风民主程序
考查思辨能力 彰显科学精神——对浙江省选考逻辑模块高阶思维试题的分析
2024年
自新教材实施以来,浙江省政治选考逻辑模块的高阶思维试题中,客观题的综合性较强,注重分析与综合,涉及多方面知识和多种能力的灵活应用;主观题对于信息的提取、观点的提炼则提出较高要求,同时凸显批判质疑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深度掌握基本概念及规则,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增加对学生思辨性题目的训练,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冯琪
关键词:思辨能力
“法治社会”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难点及应对
2024年
《政治与法治》中“法治社会”一框内容简洁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知其然”较易,但要“知其所以然”却有难度。学生经常对法治社会的作用、法治社会必须具备这些特征的原因、认同构建法治社会的举措等知识点感到困惑。这些困惑也是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难点,围绕重规则、树信仰、出奇招三个方面精选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使学生深刻领悟教材中的结论,推动落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要素。
冯琪
关键词:法治社会信仰
对“人身权和财产权”教学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讲的是"公民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其中,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是这一专题的核心内容。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却发现,学生对某些生活中的案例无法深入分析,对有些论断无法解释其原因。笔者认为,
冯琪
关键词:财产权人身权教学民事权利法律常识法解释
浅谈日常生活中的人格教育
2019年
人既以生命体的形式存在,也以人格的形式而存在。人格对于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实施人格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素材并不多,途径也比较缺乏。对此,笔者努力挖掘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剖析,揭示蕴含于其中的人格因素,较好地提升了他们的人格意识。
冯琪
关键词:人格人格教育自尊
精选教学案例,突破教学难点——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内容的教学思考
2024年
概念是理性思维的起点,如果思维的概念模糊,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就很难保证是正确的。因此正确把握概念是科学思维的起点,全面理解概念的相关内容对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中的概念内容有些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概念的重要性、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的定义与划分等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围绕教学难点精选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深入思考,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冯琪
对“言而有信守合同”的几点拓展
2017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动物,因为人依赖于合作才能生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因此告别了“乡土中国”,人们的生活环境由“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合作也更多地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为了顺利实现合作,信守合同便格外重要。
冯琪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同陌生人社会乡土中国熟人社会生活环境
差序格局与理性精神辨析
2018年
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名著《乡土中国》提出中国社会结构的最大特点为差序格局,差序格局的核心是自我,即以"己"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构建和处理人际关系。从思想领域的角度而言,差序格局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精神的,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三个方面来揭示差序格局的反理性精神之本质,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冯琪方军
关键词:情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