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先知

作品数:36 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新生儿
  • 9篇早产
  • 9篇早产儿
  • 9篇产儿
  • 6篇膜炎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炎
  • 5篇电图
  • 5篇血性
  • 5篇缺血
  • 5篇缺氧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脑电
  • 5篇脑电图
  • 5篇脑损伤
  • 4篇新生儿缺氧
  • 4篇新生儿缺氧缺...
  • 4篇新生儿缺氧缺...
  • 4篇亚低温

机构

  • 35篇广西壮族自治...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复旦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同济大学
  • 3篇汕头市妇幼保...
  • 3篇厦门市第一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国际疫苗研究...

作者

  • 36篇刘先知
  • 12篇潘新年
  • 9篇唐振柱
  • 8篇韦秋芬
  • 7篇梁大斌
  • 7篇董柏青
  • 7篇谭冬梅
  • 6篇李翠云
  • 6篇林玫
  • 6篇程国强
  • 6篇邵肖梅
  • 6篇权怡
  • 6篇廖和壮
  • 6篇吴兴华
  • 5篇周文浩
  • 5篇秦卫文
  • 5篇方锦嵩
  • 5篇李燕
  • 4篇许靖
  • 4篇蒙丹华

传媒

  • 4篇广西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医学文选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例小儿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
2004年
目的了解小儿流感嗜血杆菌 (Hi)性脑膜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与国际疫苗研究所合作开展的Hi性脑膜炎监测网络 ,对符合筛检标准的疑似脑膜炎患儿进行评估、调查和采样 ,收集病例的病案、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例Hi性脑膜炎患儿起病急 ,临床症状体征较重 ,脑脊液 (CSF)均有异常 ,均从血和CSF中分离到Hi,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 ,无死亡 ;均发生在2岁以内 ,发病时间分别为夏、秋和冬季 ,病例为散发 ,无二代病例发生 ,均来自农村 ,生活条件不安定 ,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父母文化程度较低 ,经济较困难 ,入院前有1至多次在个体诊所就诊和自行服用药物史。结论Hi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较重 ,是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疾病 ,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生活不安定的小儿尤其要警惕此病的发生。
林玫董柏青李翠云谭冬梅梁大斌廖和壮唐振柱刘先知吴兴华权怡方锦嵩秦卫文徐志一P.E.KilgoreW.A.KennedyJ.D.Clemens
关键词:小儿流行病学首发症状
新生儿鼠伤寒与山夫登堡沙门氏菌感染同时暴发流行
1993年
我院婴儿室及新生儿病区同时发生鼠伤寒和山夫登堡沙门氏菌感染暴发流行。传染源分别是对外收入的腹泻患婴及带菌产妇。交叉感染主要环节是两病区混用尿布、消毒不彻底。流行特点:来势凶猛、波及面广、日龄愈小、感染性愈强、病势愈严重,预后亦差。发病率为45.5%(47/101),双重感染占14.9%,早期新生儿占61.7%,非母乳喂养儿占89.8%,病死率8.5%。
苏贤珍刘先知吴美仪黄宏燕
关键词:沙门氏菌感染发病日龄婴儿室中等毒力感染性
南宁市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监测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南宁市2000年12月-2002年11月67,342名新生儿进行主动监测。疑似病例作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和血、CSF细菌分离培养。脑膜炎患婴进行动态评估与定期随访。结果 临床细菌性脑膜炎47例,发病率69.8/10万,农村病例占76.6%;明显高于城区;≤7天新生儿占61.7%,其中2天内占34.0%;医源性感染占6.4%。临床表现不典型,CSF中WBC中位数(M)=46×106/L,蛋白中位数(M)=1.83 g/L,WBC数与蛋白定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5308 t=4.2015 P<0.001)。CSF培养出病原菌4例(8.5%),阳性率低可能与检测前使用抗生素病例较多有关。血培养阳性率29.8%,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病死率25.5%,后遗症发生率48.6%。结诊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围产儿感染的防治和控制医源性感染。致病原流行病学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刘先知董柏青谭冬梅韩蕴丽梁大斌韦秋芬唐振柱潘革P.E.Kilgore
关键词: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133例异常新生儿脑电图特点及病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冯军坛宋雄刘先知廖家宣
关键词:新生儿时期脑电图特点脑神经细胞病因EEG电生理功能
病原性大肠菌所致新生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对南宁市5家医院的新生儿腹泻病例进行5年监测,共检测腹泻标本787份,检出病原性大肠杆菌139株,阳性率17.66%,其中EPEC113株,ETEC21株,EIEC5株。药敏显示对四环素耐药性达100%,对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性也达90%以上。对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唐振柱黄春松刘先知周艳郭湘碧梁玉裕
关键词:新生儿腹泻病原学
先天性梅毒并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2例被引量:3
2002年
莫武桂刘先知潘新年林娜娜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风疹病毒感染并发症巨细胞病毒感染
1988~1993年南宁市新生儿腹泻病原谱及耐药性监测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掌握南宁市新生儿腹泻病原谱及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有效地控制新生儿腹泻的发生,建立快速简便、稳定实用的诊断方法,作者于1988~1993年对南宁市5家医院787例新生儿腹泻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监测,检出各类病原体261例,检出率33.2%,病原性大肠菌为主要致泻菌,占总检出率的53.2%,揭示病原性大肠菌是南宁市新生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医院内感染以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菌为主。同时对5种常见的致泻病原作了药敏试验观察,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提示新生儿腹泻病原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这可能与医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文中对此作了分析与讨论。
周艳梁玉裕吴美仪吴美仪黄春松黄春松刘先知
关键词:新生儿腹泻病原体耐药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脑血流和氧合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为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儿脑血流和脑氧合代谢的影响,应用近红外线光谱分析仪(NIRS)监测方法,将32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低温组(17例)和常温组(15例),于生后6h内,低温组通过半导体水循环降温仪使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4℃左右,治疗72 h,常温组维持在36℃~37.5℃,其他治疗方法相同。通过NRIS连续监测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血红蛋白(△Hb)和总血红蛋白(tHb)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pH、PCO2、BE、SaO2、平均动脉压(MAP)和红细胞压积(Hct)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生后12、24、36、48和60 h,△HbO2常温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温组治疗前及生后12 h较对照组低(P<0.05),生后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24、36、48和60 h低温组△HbO2较常温组增高(P<0.05);△HbD与△HbO2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治疗前及生后12 h,低温组和常温组tHb较对照组低(P<0.05);以后各时间点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低温组△Hb与常温组比较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生儿HIBD存在脑血流和脑氧合障碍,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HIBD的脑血流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以改善脑氧合和脑灌注。
程国强邵肖梅刘先知黄海娟
关键词: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脑血流
正常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各参研医院母婴同室或新生儿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37周~、38周~、39周~、40周~和41~42周胎龄组。采用首台国产aEEG仪记录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的aEEG,每次记录3 h。采用半对数公式计算电压,分析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电压、睡眠-觉醒周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纳入11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①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呈现连续性波形。90.5%(105/116名)在生后1日龄出现睡眠-觉醒周期,所有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日龄均出现睡眠-觉醒周期;②1个睡眠-觉醒周期的平均持续(69.9±18.7)min,其中宽带平均为(22.0±5.7)min,窄带平均为(47.9±17.1)min;③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aEEG背景波最低电压分别为(12.8±3.4)、(12.1±2.0)和(12.5±2.6)μV,最高电压分别为(37.5±11.0)、(38.4±9.4)和(38.6±9.6)μV;④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对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的宽带、窄带电压和时程均无显著影响,37周~胎龄组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显著增高(P分别为0.014,0.001和0.000)。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为连续波形,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最低电压均>5μV,最高电压均>10μV。37周~胎龄组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正常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正常足月新生儿的aEEG表现不受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施亿赟程国强邵肖梅庄德义刘登礼刘先知汪吉梅姚明珠王志中周文浩王来栓曹云
关键词: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监测
疑似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2003年
目的 了解疑似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改变程度与其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 将纳入细菌性脑膜炎监测系统疑似脑膜炎病例根据脑脊液改变的程度分成 3组 ,统计其临床表现 ,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结果  3组病例均以≤ 2 4月龄段为主 ,尤以CSF培养阳性组为高 ,男性发病的比例高于女性 ;除抽搐外 ,临床表现普遍有CSF培养阳性组高于异常组 ,异常组高于正常组的特点 ;≤ 2 4月龄段患儿囟门膨突的构成比高于 2 5~ 36月龄段 ,而≥ 3项临床表现的构成比后者则高于前者 ;异常组女性的囟门膨突的构成比高于男性 ;≥ 3项临床表现以异常组及CSF培养阳性组的夏季为最高 ;农村患儿临床表现构成比高于城市患儿 ;采样前不用抗菌素者抽搐的构成比高于采样前使用抗菌素者 ,但总的来说两种情况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并不明显。 结论 CSF改变程度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呈正相关 ,抽搐不是脑膜炎特异性的表现 ,对于农村患儿。
林玫董柏青唐振柱李翠云梁大斌谭冬梅刘先知廖和壮权怡方锦松吴兴华秦卫文P.E.KilgoreW.A.KennedyJ.D.Clemens
关键词:患儿脑脊液流行病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