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华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产妇
  • 4篇孕产
  • 4篇孕产妇
  • 3篇孕产妇死亡
  • 3篇妊娠
  • 2篇异位妊娠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孕产妇死亡率
  • 2篇产妇死亡率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性
  • 1篇血压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 1篇妊娠期高血压...
  • 1篇社会保险
  • 1篇重度子痫
  • 1篇重度子痫前期
  • 1篇重复流产
  • 1篇子痫

机构

  • 8篇深圳市妇幼保...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刘卫华
  • 6篇王红
  • 3篇姜蕾
  • 3篇赵光临
  • 3篇刘寿桃
  • 2篇陈少贤
  • 2篇王晨虹
  • 2篇王月云
  • 1篇刘庆芝
  • 1篇李润清
  • 1篇任晓慧
  • 1篇刘红蕾
  • 1篇姚吉龙
  • 1篇陈虾
  • 1篇王竹珍
  • 1篇李欢
  • 1篇张建明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被引量:5
2012年
孕产妇死亡是评价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为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行之有效的策略是:⑴当地政府支持,落实三项策略;⑵加强围生保健及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⑶建立完善的孕产妇评审制度;(4)多部门构建协同机制。
王红赵光临刘卫华刘寿桃陈少贤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率
2001至2011年深圳市异位妊娠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1至2011年异位妊娠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异位妊娠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至2011年深圳市所有异位妊娠死亡孕产妇个案及其评审资料。结果①深圳市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77.47/10万下降到2011年的9.89/10万,平均下降速度8.97%;全人口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从2001年的5.95/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63/10万,但孕产妇异位妊娠的死亡构成比在2010年、2011年上升明显,分别占当年死因排序的第2位;②2001年、2011年异位妊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共26例,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7.03%,异位妊娠死亡专率为1.89/10万。其中:流动人口16例,占61.54%;未婚11例,占42.31%;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3例,占50.00%;最高孕次为10次;⑧影响死亡的主要特征因素有:个人保健意识不足占90%,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处理中误诊急性胃肠炎;延迟诊断等相关环节问题占53.84%。结论对孕产妇实现全覆盖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需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急救、诊断与治疗技术,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王红姜蕾刘卫华赵光临刘寿桃
关键词:异位妊娠影响因素
高龄并妊娠期高血压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114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了35岁以上产妇(59例,高龄组)与35岁以下产妇(55例,正常组)的妊娠合并症、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高龄组孕妇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50.8%)高于正常组发生率(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妇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胎儿生长受限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死胎、畸形儿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龄可增加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从而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使围产儿不良结局风险增大,及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有重要意义。
刘卫华
关键词:高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降消”干预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2005—2011年影响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ilty Ratio,MMR)下降的相关因素,总结推广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从深圳市妇幼卫生监测系统提取2005—2011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并研究参加死亡个案的评审资料,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法。结果 (1)深圳市全人口的活产数从2005年的93599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181969人次,增加了94.41%;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49.7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9.89/10万,下降了81.00%,死亡率平均下降速度为11.56%;其中流动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67.91/10万下降到2011年的12.74/10万。(2)2006—2011年间全人口孕产妇死亡170例,其中流动孕产妇124例(72.94%);死亡孕产妇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59%;保健次数在1次以下的占75.88%(全部为流动孕产妇);30.00%的孕产妇死亡发生在非合法分娩地点;(3)直接产科因素造成的死亡有119例(流动孕产妇占55.88%);非产科原因导致的死亡有42例(流动孕产妇占14.12%)。主要死因排序:产科出血(23.53%)、羊水栓塞(15.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4.70%)、异位妊娠(11.18%)和妊娠合并心脏病(7.05%)。常住孕产妇死因排序:异位妊娠(5.88%)、羊水栓塞(3.5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53%)、妊娠合并脑血管意外(2.94%)、妊娠合并肝脏和合并感染性疾病(2.35%)。流动孕产妇死因排序是:产科出血(21.76%)、羊水栓塞(12.3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18%)、异位妊娠(5.29%)和妊娠合并心脏病(5.88%);(4)2005年以后深圳市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安全,促使全市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呈逐渐下降趋势,出血死亡专率从2005年的11.75/10万下降到2011年的3.84/10万;子宫破裂死因构成比从2006—2008年的2.94%下降到2009—2011年的0。结论 (1)"降消"项目实施后,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显示了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2)社会保险制度完
王红赵光临刘卫华刘寿桃陈少贤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流动管理社会保险
深圳市2006-2010年孕产妇重度子痫前期患病情况分析
2015年
了解2006至2010年孕产妇重度子痫前期患病情况,指导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采用全市统一的包含有孕产妇及围产儿31项内容的重度子痫前期问卷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数据。结果:92.2%的患者是流动或暂住人口,无业者占6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5.2%,其中55.7%的孕妇产前检查次数小于3次;主要发病季节是夏季(5~10月);围生儿死亡率为4.4%,其中孕龄小于28周生产的围生儿死亡率最高(82.3%),足月儿死亡率最低(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亟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宣教工作,加强产前检查的普及,加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监控,适时终止妊娠。
刘卫华王红王晨虹姜蕾张建明李欢
关键词:产前检查
深圳市人流关爱保健服务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深圳市人流关爱保健服务效果的因素,为推广与改善流产后关爱服务(PAC)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从深圳市抽取14家不同级别的医疗保健机构,利用2014—2015年间其开展PAC服务的调查数据,分析2 881名人工流产妇女接受PAC服务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重复流产者72人(2.5%),发生流产并发症者52人(1.8%)。避孕方法持续使用率达96.3%;PAC服务满意度高达99.7%。年龄越大、深圳本地户籍、文化程度越高、已婚、避孕知识知晓率越高、术后避孕是接受PAC服务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0.64、0.58、2.28、0.44、4.44、1.44,均P<0.05)。结论 PAC服务可提高人流女性对避孕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避孕措施的有效率,减少重复流产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王红陈虾王月云刘卫华刘庆芝姚吉龙
关键词:重复流产影响因素
深圳市864例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于深圳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病区确诊为异位妊娠的864例患者的,以规范统一的调查表收集其基本情况、孕产情况、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心理行为因素及有关实验室指标等。结果异位妊娠组既往孕≥2次、产>2次、剖宫产史、人流史、盆腔炎史、生殖道感染史、腹部手术史、吸烟和被动吸烟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x^2值分别为8.317、15.837、6.045、23.315、35.906、10.550、36.358、4.407、9.489,均P<0.05),两组职业类别分布、避孕措施构成方面有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22.923、18.364,均P<0.05)。异位妊娠组睡眠时长、工作或生活压力、情绪状态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9.483、17.260、14.556,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人流史、盆腔炎史、生殖道感染史是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5、1.133、1.698,均P<0.05)。结论人流史、盆腔炎史、生殖道感染史是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广大妇女尤其是青少年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以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
王红王月云刘红蕾刘卫华
关键词:异位妊娠
深圳市孕产妇死亡学术性评审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近5年的学术评审和分析,掌握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深圳市所有死亡的孕产妇,逐一进行市、区联合调查和三级评审讨论,分析主要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结果: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共152人,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2010年深圳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4.95/10万,孕产妇死亡前4位主要原因仍然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外孕。结论:提高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适宜技术培训和基层产科队伍建设,加强评审反馈和督导,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王竹珍姜蕾王晨虹李润清刘卫华任晓慧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