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发民

作品数:32 被引量:42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沙地
  • 5篇土壤
  • 4篇植物
  • 4篇水分
  • 4篇水资源
  • 4篇荒漠
  • 3篇栽培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柽柳
  • 3篇污染
  • 3篇流域
  • 3篇河流域
  • 3篇黑河流域
  • 2篇地下水
  • 2篇养分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栽培模式
  • 2篇蒸腾
  • 2篇水分动态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甘肃省科学技...

作者

  • 32篇刘发民
  • 8篇肖生春
  • 7篇仵彦卿
  • 6篇高前兆
  • 4篇李晓云
  • 4篇王利荣
  • 4篇李怡
  • 3篇宋耀选
  • 3篇张应华
  • 2篇张小军
  • 2篇段争虎
  • 2篇邹长新
  • 2篇司建华
  • 2篇仇保铭
  • 2篇张静
  • 2篇沈渭寿
  • 2篇李毅
  • 2篇温小虎
  • 2篇苏建平
  • 1篇张小军

传媒

  • 11篇中国沙漠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国外畜牧学(...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甘肃林业科技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Journa...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0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地区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污染、能耗的调查及清洗消毒、节能的策略研究
刘发民汪玉明翟金永刘旭红吕强
通过对兰州地区中央空调的总体运行、分布的调查以及通风管道污染的抽样检测数据分析,得出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对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以及消除污染的有效措施。污染造成通风管道风阻增加的同时,也产生了能耗,...
关键词:
梭梭林“肥岛”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5
1999年
梭梭由树冠截留的降雨形成的树干径流将营养物质运送至根颈周围的土壤中,在根颈周围形成“肥岛”,增加该区域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分含量,对自身生存环境产生正向反馈效应。
刘发民金燕张小军
关键词:梭梭林土壤养分土壤水分
黄河兰州段粪大肠菌群污染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利用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2001~2005年黄河兰州段的五个监测断面:扶河桥(入境)、湟水桥、新城桥、包兰桥、什川桥(出境)的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分析表明,黄河兰州段粪大肠菌群污染严重,以包兰桥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范围为79.4%~95.9%;利用聚类分析法可以将五个监测断面分为三类。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粪大肠菌群项目标准限值判断,进入兰州时为Ⅲ类,出境时超过了Ⅴ类限值,表明兰州市是黄河兰州段粪大肠菌群的重要污染源;粪大肠菌群与化学需氧量、总磷、挥发酚、油类的相关分析表明,粪大肠菌群的污染与挥发酚和总磷有较强的相关性。黄河兰州段沿程分布着大量村镇,以黄河水为直接饮用水源,因此,必须重视粪大肠菌群污染的严重性,以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王利荣刘发民张静
关键词:黄河兰州段粪大肠菌群污染
延津沙地农业可持续开发技术研究
高前兆刘发民周玉麟李晓云肖生春荔克让张为国陈采福仇保铭路曦忠崔建桓李启森张华金梁张小军周根才单莲玉赵玉霞范克文莫如兰
通过沙地农业可持续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延津黄河古道沙地农业开发试验示范基地110公顷;修筑柏油路3公里;建成饲养场一个,饲养高腿小尾寒羊规模达到200只,另有饲草料加工棚、兽医室、饲料贮藏室、药浴池等150m^2;...
关键词:
黑河流域水化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被引量:40
2004年
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第 2大内陆河———黑河流域 ,对全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地表水中TDS (阴离子总量 )和主要离子含量沿流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增幅不大。而地下水TDS从莺落峡出山后呈直线上升 ,下游TDS均大于 10 0 0mg/L ,主要离子含量增加明显 ,其变化特征与 TDS 基本一致 ;水化学成分和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上游向下游过渡变化的分带特征 :从上游山区、中游盆地到下游的尾闾盆地 ,河水的水化学特征依次为HCO3 -型、SO42 --HCO3 -型和Cl-型 ;山区和山前冲洪积扇中地下水为低矿化度的HCO3 -型水 ,中游盆地地下水矿化度升高 ,水化学类型为HCO3 -或HCO3 --SO42 -,下游盆地地下水矿化度进一步升高 ,水化学类型为Cl--SO42 -或Cl-;垂向变化上 ,由浅层到深层地下水矿化度降低 ,水化学类型变化不大 ,中游盆地主要为HCO3 -和HCO3 --SO42 -;下游盆地主要为Cl--SO42 -。
温小虎仵彦卿常娟苏建平张应华刘发民
关键词:水化学类型离子含量水资源
干旱区多枝柽柳的生长特性被引量:44
2005年
多枝柽柳是分布最为广泛的柽柳属植物之一,也是维持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关键植物种。本研究运用树轮年代学和树干解析方法,对额济纳地区不同生境条件下多枝柽柳的年轮生长、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多枝柽柳每年形成1个年轮,树盘偏心生长极为普遍,完整树轮大多在10龄以内区域,10龄以外都呈单个或多个不完整年轮生长区。多枝柽柳单枝在1~4年高生长缓慢,4~8龄之间属于快速生长期,10年以上生长速率急剧下降。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三组样本径生长年增长速率达到极大值的年龄分别为21、56和74年,水环境条件是影响多枝柽柳径向生长的主要因素。同一年年轮宽度随枝高呈减小趋势。多枝柽柳边材的树轮数一般在3~5轮之间,进入老龄阶段有增加趋势,边材宽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
肖生春肖洪浪司建华刘发民
关键词:干旱区多枝柽柳
黑河流域荒漠地区梭梭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75
2002年
梭梭林地土壤剖面的含水量与裸沙地含水量显著不同 ,裸沙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林地在 30~ 12 0cm范围内有较高的含水量 ;林地 0~ 30cm的上层土壤含水量受降雨及蒸发的剧烈影响 ,30~ 2 0 0cm范围内的林地土壤各测量层平均含水量与其标准差有二次函数的关系 ;降雨对每月的 0~ 2 0 0cm的土壤贮水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说明降雨多数在当月就被蒸散和深层渗漏所消耗 ;认为梭梭人工林这种脆弱生态系统能够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存在 。
刘发民张应华仵彦卿张小军
关键词:水分动态固沙林黑河流域荒漠地区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评估和水安全研究
刘发民张静甄继祺张正卓马燕玲王利荣赵亮周茅先司建华李怡
1)兰州市对黄河粪大肠菌群的污染贡献非常大,兰州段黄河粪大肠菌群每年超标,处处超标,超标率范围为79.4%-95.9%;五个污染控制断面污染程度依次为:包兰桥>什川桥>湟水桥>新城桥>扶河桥;用聚类分析将五个断面分为三类...
关键词:
关键词:水污染监测排水系统污水处理
几种荒漠植物叶面积与叶干质量关系的研究
2009年
采用扫描图像与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结合的方法研究柽柳、柠条、红砂和珍珠的叶片投影面积与叶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柽柳、柠条和红砂叶投影面积与叶干质量呈线性相关;红砂、柽柳、柠条在生长季单位叶面积所积累的叶干质量分别为(0.0840±0.0031)、(0.0610±0.0011)、(0.0366±0.0007)g/cm2,红砂和柽柳分别是柠条的2.30和1.67倍;珍珠的叶片是多浆汁叶,形状极不规则,不能利用目前的扫描仪计算出它的投影面积;柽柳在不同环境下生长时的叶片投影面积与叶干质量的关系均为线性相关且差异不显著,表明这种线形关系不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用叶干质量代替叶面积来研究这些荒漠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
王利荣李怡刘发民宋耀选
关键词:荒漠植物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Haloxylon ammodendron seedlings in the desert region of Heihe inland river watershed, Gansu Province, China被引量:2
2003年
The water relation and leaf gas exchange of saxoul (Haloxylon Ammodendron Bge, a C4 shrub) seedlings were studied under water stress in 2001. Saxoul seedlings maintained high transpiration when the soil moisture was above 11%. The seedlings were able to take up water from soil with above 6 % soil water content, which was the threshold level of soil moisture for seedling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iration and potential evaporation was linear for well-watered seedlings. The de-crease of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led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down-regulation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leaf transpiration and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The stomata played a relatively small part in determining the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for the same see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and transpiration was linear diurnally, and reduction scale of leaf transpiration was much bigger than that of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by waters tress treatments, therefore intrinsic wa-ter-use-efficiency increased. High evaporative demand increased the leaf transpiration but inhibited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VPD on transpiration in this region, the transpiration of well-watered and mild water stress seedlings becomes responsive to change in stomatal conductance over a wider range.
刘发民仵彦卿苏建平杜明武
关键词:SEEDLING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