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太恒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道德
  • 3篇政治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3篇和谐社会
  • 2篇易经
  • 2篇中国传统道德
  • 2篇儒家
  • 2篇荀子
  • 2篇《易经》
  • 2篇传统道德
  • 1篇道德建设
  • 1篇道德精神
  • 1篇道德体系
  • 1篇道德信仰
  • 1篇道德修养
  • 1篇心理
  • 1篇信仰
  • 1篇形而上学
  • 1篇修养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州大学

作者

  • 14篇刘太恒
  • 1篇王廷信
  • 1篇魏长领
  • 1篇鹿林

传媒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黄河.黄土....
  • 1篇周易研究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开封大学学报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儒学与文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8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荀子的科学精神被引量:3
2003年
有学者认为,儒家学派经荀子而固定了立场,这是很有道理的。正是荀子思想体系的建立,使得儒家学派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了。苟子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天人相分,尊重自然,重在“相参”;人性能知,物理可知,重在“学也”;“解蔽”“求正”,“知道”“体道”,重在“行之”;“治乱非天”,“人妖”可畏,重在“上明而政平”;人性本“恶”,去“恶”从善,重在“伪也”。
刘太恒
关键词:荀子儒家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被引量:4
1999年
中国传统道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基本特征:与政治紧密结合,关注和回答时代课题;以群体为本位,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突出主体地位,强调主体内在的道德自觉性。认真研究与探讨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有助于认识其当代价值。
刘太恒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被引量:28
2000年
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 ,坚持群体为本位 ,突出主体地位等特征。“公”、“忠”、“义”、“仁爱”、“中和”、“孝慈”、“廉洁”、“勤俭”等德目与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对这些反映社会运行一般规律 ,具有一般理论意义和超时代价值的内容应当进行发掘、梳理 ,以充实和丰富当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刘太恒
关键词: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政治
和谐社会与“爱”的传统道德精神被引量:4
2005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巩固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伦理学道德问题 ,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伦理秩序和道德氛围的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任务 ,同时也是重要手段和途径。为此 ,本刊邀请了哲学伦理学界八位专家 ,分别从和谐社会与道德信仰、和谐社会与关怀伦理、和谐社会与传统美德、和谐社会与金融诚信、和谐社会与公共伦理、和谐社会与政治伦理、和谐社会与人文精神、和谐社会与德性伦理等视角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
刘太恒
关键词:思想道德体系法律规范思想道德建设历史继承性传统道德精神
儒家孝文化与和谐社会浅议被引量:1
2011年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孝观念和孝行为同存于其他民族之中。然而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其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孝观念和孝行为存着不同的表现和要求。研究和考察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注重它的历史演进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同时在与其他民族孝文化的比较中,更要凸显中华孝道文化的优势和特色。
王廷信刘太恒
关键词:儒家
孔子科学精神简论被引量:3
2001年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 ,孔子注重社会、人伦关系问题的研究 ,而疏于自然问题的探索。这种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能因此否认孔子思想中蕴含有科学精神。具体说来 ,孔子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 ,反对迷信 ;实事求是 ,表里如一 ;“下学上达”,“天命”可知 ;好学上进 ,自强不息 ;开办私学 ,勇于创新。
刘太恒
关键词:孔子以人为本迷信实事求是私学
论墨家的道德精神被引量:2
2006年
墨家也和儒家一样,具有非常明显的道德至上的思想倾向。他们倡导如下基本道德精神:反对不劳而获,提倡“为人犹为己”,强调义利统一、志功统一。
刘太恒
关键词:墨家道德精神墨子
中国传统荣辱观及其启示
2006年
今年3月,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学习和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本刊特约请了吴潜涛、张耀灿、王桂兰、罗建平等专家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刘太恒
关键词:荣辱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团结统一自强不息道德修养
《易·坤》与老子的“贵柔”思想被引量:1
1999年
总的来看,《易经》强调“阳”主“阴”从,但并不因此否定“阴”的一方在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阴”所具有的“柔”的品格为《易经》所称道。老子继承、发挥了《易经》的重柔思想,提出了其“持柔”、“守雌”、“守静”思想,并由此提出了“无为”
刘太恒
关键词:《易经》老子政治主张
全文增补中
荀子《天论》篇探析——兼论先秦时期的“天人”之辩被引量:2
1986年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天论》篇的中心,是谈论天人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是当时百家争鸣的重大问题之一。“天”到底是什么?这是研究天人关系所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在商周时期,“天”和“帝”是同等概念,都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是奴隶主阶级的保护神。
刘太恒
关键词:先秦时期荀子朴素唯物主义天人关系天论集大成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