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安强

刘安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湿法
  • 7篇炼锌
  • 6篇湿法炼锌
  • 6篇焙烧炉
  • 5篇锌精矿
  • 5篇炼锌工艺
  • 5篇精矿
  • 5篇焙砂
  • 4篇冶炼
  • 4篇酸浸
  • 4篇流态化
  • 3篇电解
  • 3篇余热
  • 3篇余热锅炉
  • 3篇流态化焙烧
  • 3篇浸出
  • 3篇锅炉
  • 2篇低温法
  • 2篇低压蒸汽
  • 2篇电耗

机构

  • 25篇白银有色集团...

作者

  • 25篇刘安强
  • 8篇李涛
  • 8篇杨斌
  • 7篇冶玉花
  • 5篇郑丽
  • 5篇段小维
  • 4篇张小平
  • 4篇王新文
  • 4篇张昱琛
  • 4篇陶明
  • 3篇张鸿烈
  • 3篇温东红
  • 3篇金忠
  • 3篇田学农
  • 2篇陈军
  • 2篇李若贵
  • 2篇刘向东
  • 2篇张明哲
  • 2篇梁燕
  • 2篇马学强

传媒

  • 3篇中国有色冶金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绿色矿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锌锭打印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锌锭打印机构包括打印机构和滑道,滑道为间断的不连续结构,每段滑道的间隔与锌锭模间隔等长;打印机构包括底座、主轴、滑柄、套筒、托杆、打印头、紧固螺栓和挡杆,底座活动连接主轴,底座固定连接挡杆,挡杆位于主轴...
刘立红刘玉芳闫海泉陈福海刘安强张明哲赵继成颉慧敏
文献传递
一种湿法炼锌中的脱硅工艺
本发明属于湿法炼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湿法炼锌中的脱硅工艺。该工艺在湿法炼锌工艺步骤“中性浸出、酸浸、预中和、沉矾除铁”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控制中浸溜槽内矿浆在pH值在区间1.5~2.0与3.5~4.0之间交替反应,既避免...
王新文段小维刘安强冶玉花刘向东梁燕罗启顺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联合氧化除铁技术在湿法锌冶炼中应用研究
2023年
近年来,西北铅锌冶炼厂锌精矿矿源复杂多变,焙砂含残硫及亚铁较高,需加更多的锰矿粉以还原亚铁,导致系统锰离子含量上升,电解直流电单耗上升。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联合氧化除铁技术,并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法考察溶液pH值、浸出温度、锰矿粉和H2O2按不同比例结合使用对沉矾上清溶液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溶液终点pH值控制在4.8~5.2,浸出温度为60~70℃,氧化槽锰矿粉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0.6倍,氧化剂H2O2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0~1.3倍,氧化率较佳,Fe2+的氧化率为92%,测得溶液锰离子为5~6 g/L。在生产中,锰含量保持在3~6 g/L,每吨锌直流电单耗可保持在3 000 kWh以下,按年产22万t阴极锌计算,可节约成本194.9万元。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湿法炼锌指标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安强
关键词: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锰离子耗电量阴极锌
联合法清灰技术在锌焙烧余热锅炉中的应用
2015年
对弹簧振打清灰和爆破清灰的作用机理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在锌焙烧余热锅炉采用联合法清灰技术,叙述了联合法清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效果。
刘安强
关键词:锌精矿流态化焙烧余热锅炉
湿法炼锌工艺中沉矾除铁工艺
本发明一种湿法炼锌工艺中沉矾除铁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调节沉矾上清液PH值、加入氧化剂反应、调节反应液PH=4.8~5.2、沉淀除铁,调节沉矾上清液PH=3.5~4.5;所述氧化剂为H<Sub>2</Sub>O<Sub>2...
柳忠宝刘安强马学强张海峰匙建军
文献传递
109m^2白银新型焙烧炉的运行实践被引量:1
2012年
白银新型沸腾焙烧炉经过改造后,处理复杂锌精矿的能力增强,同时进入锅炉的烟尘量减少,锅炉负荷降低,工艺参数改善,焙砂质量提高,湿法工序的消耗降低。
刘安强
关键词:沸腾焙烧炉锌精矿适应性
湿法炼锌工艺中沉矾除铁工艺
本发明一种湿法炼锌工艺中沉矾除铁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调节沉矾上清液PH值、加入氧化剂反应、调节反应液PH=4.8~5.2、沉淀除铁,调节沉矾上清液PH=3.5~4.5;所述氧化剂为H<Sub>2</Sub>O<Sub>2...
柳忠宝刘安强马学强张海峰匙建军
文献传递
一种电炉感应器供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炉感应器供风装置包括外置风机,总风道,分风调节装置、分风道和风道口,外置风机连接总风道,总风道另一端设有分风调节装置,分风调节装置连通至少三个分风道,分风道的端口设有风道口,风道口设置于电炉感应器底部...
胡运锋刘斌李记平张小平刘安强张昱琛马连存
文献传递
一种锌电解下供液溜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锌电解下供液溜槽包括溜槽主体和下液管,下液管与溜槽主体连接,在下液管与溜槽主体连接部设有伸缩调节部,下液管与溜槽主体在垂直平面内成40~50度角,下液管另一端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口设有安装端口,安装端口弧...
赵贵俊刘安强张明哲刘光立冶金辉
文献传递
铅银渣熔化-烟化过程中银物相演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针对铅银渣中银元素在熔化-烟化过程中物相演化规律开展研究。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研究铅银渣中银物相挥发的热力学机制,并基于热力学理论,开展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温度、配碳比和保温时间对银回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参数。接着通过观察微观组织形貌,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明确铅银渣中银物相在熔化-烟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铅银渣中的Ag_(2)O会优先挥发到烟尘中;渣中的AgCl不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分解反应,会挥发到烟尘中;渣中的Ag_(2)S不挥发也不发生还原反应,会被氧化成Ag_(2)SO_(4);在低温时渣中的Ag_(2)SO_(4)会被还原为单质银,单质银与铅、锌形成合金被携带进入烟尘;在高温时,Ag_(2)SO_(4)的蒸气压急剧增大,会挥发到烟尘中。银扩大配渣实验结果表明,烟尘中物相为Ag_(2)O、AgCl、Ag_(2)SO_(4)和单质银,这与热力学分析结果一致。单因素实验表明,回收铅银渣中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 300℃、配碳比16.30%、保温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银回收率为80.26%。
冶玉花苟有强刘安强
关键词:热力学分析单因素实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