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荣
- 作品数:21 被引量:2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霍英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自主性被引量:9
- 2009年
- 2008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场金融风暴不仅对西方主要经济大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也正在对发展中的中国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转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对中国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面前,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这场金融风暴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及其机遇予以回应。为此,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和本刊编辑部联合邀请上海部分青年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虽然这场全球金融风暴开始不久,我们很难预测它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已经使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相信,全球金融风暴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风险和挑战,而且也是机遇。它会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成熟,它会孕育一个建立在自己文化土壤上,同时又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它会培育和发展出"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 刘春荣
-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国家自主性金融风暴金融危机社会科学福利体制
- 保护社会的政治:福利供给与中国社会契约的重建被引量:1
- 2014年
- 福利国家或社会保护体制的变迁是当代最为重大的社会政治现象之一。在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进程中,各种社会风险交织,社会脆弱性的症候不断呈现,也因此影响到政治稳定和合法性的建设。作为对这些结构性挑战的回应,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过程。如何定位和解析中国社会保护体制的性质和动力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从西方、尤其是欧洲的福利实践及其理论争辩中去理解社会保护体制的差异性、可持续性及其社会政治后果的复杂性,从而为厘清政府角色、重建中国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提供有益的理论资源和研究议程。本文强调,中国政治过程中的中央地方关系、政治竞争以及意识形态等体制特有的因素将会持续塑造中国社会保护体制的形式。
- 刘春荣
- 关键词:社会保护福利国家社会契约社会福利制度福利体制
- 赋权下的自主性——对上海社区治理革新的政治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上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区治理革新的描述,分析这些制度创新的性质和动力,并讨论其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社会资本和市民社会理论所描述的社区团结和社会自主性。案例分析表明,基层民主导向的制度构建创造了居民日常交往的制度空间和组织资源,民选居委会的组织架构成为居民社会交往和社区团结的制度性来源。我们把这种作用机制称之为"赋权下的自主性"。这种机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国家主导的民主治理可以激发居民的自主性社区参与,并能深化横向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社区内部催生互惠关系和新的社会规范。
- 刘春荣
- 关键词:政治分析市民社会理论社区参与日常交往社会规范
- 中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测评体系的指标研究被引量:23
- 2008年
- 随着地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角色的深化,地方政府的腐败治理工作也需要探索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海内外反腐倡廉的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发展出一套切合我国地方政府实际情况的廉政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认为,应该以"投入—效果"的绩效评估方法为原则,测量地方政府治理腐败的努力及成效。针对当前中国的实际,应主要通过主观感知测量方法,针对政府行为中存在的关于制度实施的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认知与判断进行测量。本套指标体系注意到指标的可测性与资料的可取得性。建立这样的指标体系可以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腐败治理预警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
- 汤艳文敬乂嘉刘春荣
- 关键词:反腐败廉政建设
- 社会投资与欧洲福利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化被引量:5
- 2023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福利国家被广泛地论述为一种社会投资国家。本文考察这一波改革的理论叙事与政策实践,检视福利国家调适的性质与影响。通过激活个体能力和自理责任以及开发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社会投资政策致力于因应后工业社会的新社会风险,适应21世纪竞争性的知识经济形态。尽管与福利紧缩时期的改革形成了鲜明对比,但积极的社会投资并未能根治西方福利国家的内在结构矛盾,并不足以带来福利资本主义的范式变化。这一导向的改革政策触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内在的不平等、社会脆弱性和社会排斥问题,也强化了市场导向、效率至上和商品化的治理原则。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去政治化的功能,并促进了社会个体在生命历程中的再商品化,因而毋宁是新自由主义文化霸权的另一种表达。从理论上廓清这场改革的性质,也可以为中国福利治理的路径选择提供有意义的规范性反思。
- 刘春荣
- 关键词:福利国家社会投资新自由主义
-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对北欧方案的解析
- 2019年
- 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北欧地区的成就举世瞩目。基于北欧的发展经验,本文侧重从三个宏观维度来呈现城市生态转型的塑造力量,这包括平衡新自由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空间想象、对社会政策与环境政策的有机协同以及有效的多边区域合作。我们进一步指出,普适性的社会保护和强调公共参与的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传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规范性的支撑。北欧方案也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刘春荣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创新福利国家
- 变动社区中的政治秩序——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政治过程研究
- 该文试从中国基层政治史中的一个独特命题即国家控制性权威的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利益组织化之间的内在张力入手,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把握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政治内涵——它的缘由、政治过程、内在机制及其后果,由此透视出转型...
- 刘春荣
-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会利益政治秩序
- 文献传递
- 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被引量:139
- 2007年
- 本文论证了国家介入在社会资本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的城市社会,邻里间社会信任关系的演进和存量可以通过对嵌入于居民区的组织联系而得到解释。国家介入所提供的组织资源及其制度化方式,对居民区内部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信任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纵向行政动员的组织策略中,居民间的交往关系往往被吸纳或建制化;而国家的基层组织的网络化则提供了社会资本增生的空间和激励。本文通过1996年以来上海的社区组织重建政策讨论了这些命题。研究发现,特定形式的国家介入乃是社会资本得以发展和增进的必要动力;居民区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异,必须和国家介入的类型进一步联系起来分析。
- 刘春荣
- 关键词:社会资本国家介入
- 转型期劳工抗争的性质和动力被引量:6
- 2009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劳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不管是工人群体性事件的规模、频率,还是信访和劳动争议仲裁的发展趋势,都显示出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劳资关系已处于一种持续的紧张状态。在这个背景下,今年7月份发生的吉林“通钢事件”不能说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 刘春荣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抗争劳工劳动争议仲裁劳资关系市场化改革
- 市场渗透的政治逻辑——评《国家、市场与农民生活机遇——来自中国广东农村的经验(1978—2004)》
- 2012年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市场经济转型和社会分层机制的快速变化,引起了海内外社会学界广泛关注,各式著作和论文汗牛充栋。几乎每年都有学者用大篇幅的文字去综述最新研究成果,
- 刘春荣
- 关键词:政治逻辑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