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宇

作品数:49 被引量:22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心肌
  • 12篇梗死
  • 11篇心肌梗死
  • 8篇心房
  • 8篇心房颤动
  • 8篇房颤
  • 7篇瓣膜
  • 6篇心电
  • 6篇型心
  • 6篇血管
  • 5篇血栓
  • 5篇膜性
  • 5篇非瓣膜性
  • 5篇ST段
  • 4篇电图
  • 4篇动脉
  • 4篇心电图
  • 4篇心肌梗死患者
  • 4篇血栓栓塞
  • 4篇医生

机构

  • 43篇河南省人民医...
  • 6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48篇刘晓宇
  • 18篇王留义
  • 13篇楚英杰
  • 13篇李兵
  • 9篇贺文奇
  • 8篇董淑娟
  • 7篇沈玉祥
  • 7篇杨蕾
  • 6篇段红艳
  • 6篇陈岩
  • 6篇王宇航
  • 5篇任琢琢
  • 5篇忽新刚
  • 5篇王勇
  • 5篇高传玉
  • 4篇许文克
  • 4篇朱中玉
  • 3篇李牧蔚
  • 3篇徐予
  • 3篇李静超

传媒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0
  • 9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肌缺血少见的几种心电图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患者的少见心电图图形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归纳几种少见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215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中:①出现J波者16例,其中2例J波与T波融合且振幅逐波交替;②QTc间期改变者44例,其中延长者25例,缩短者19例;③出现(类)右束支阻滞者23例,其中14例持续存在,9例为一过性出现;④出现各种等位性Q波者106例,其中9例表现为新出现的s波。结论心肌缺血可表现为J波出现,QTc间期的改变、(类)右束支阻滞、s波型等位性Q波等。
楚英杰王芳芳刘晓宇贺文奇王宇航张培荣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肌缺血心电图QTC间期等位性Q波
全科为基石的“肥胖症”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
任琢琢刘晓宇袁慧娟王留义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的开发与应用
忽新刚王留义陈献亮刘晓宇李兵沈艳丽顾建钦
160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痉挛靶血管关系的分析
沈玉祥高传玉陈岩李牧蔚朱中玉张静徐予张嘉莹李江刘晓宇陈东昌
河南省2017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学员就业情况调查
刘晓宇李兵王淑一
坎地沙坦酯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4年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酯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1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使用坎地沙坦酯8 mg/d(CA组)、培哚普利4 mg/d(PE组)、坎地沙坦酯8 mg/d联合培哚普利4 mg/d(CP组),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值。结果 CP组、CA组、PE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4.00%、72.00%,CP组疗效优于CA组和P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方案都可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CP组能显著减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优于CA组及PE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良好效果。
杨蕾张培荣王宇航刘晓宇李兵赵香梅董淑娟贺文奇许文克楚英杰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尿微量白蛋白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LOX-1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hs-CRP、LOX-1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高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连续服药4周。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各组hs-CRP、LOX-1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LOX-1、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LOX-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hs-CRP、LOX-1、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LOX-1、血脂水平,增加剂量能进一步增强其效果。
杨蕾刘晓宇董淑娟王宇航楚英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通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左心房和(或)左心耳血栓,并结合心电图f波特点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指标,从而筛选出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为临床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84例NVAF患者均行TEE检查,根据检查时有无血栓及有无血栓前状态分为血栓阳性组(13例)、血栓前状态阳性组(15例)和血栓阴性组(56例)。所有患者均描记心电图V1长导联,顺序测量20个f波振幅,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受检者f波振幅值;所有患者同时行TEE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上述各参数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血栓阳性组和血栓前状态阳性组患者细颤发生率分别为84.6%、66.7%,均高于血栓阴性组的57.1%,但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阳性组、血栓前状态阳性组、血栓阴性组患者f波振幅分别为(0.058±0.038)、(0.089±0.043)、(0.097±0.039)m V。血栓阳性组患者f波振幅显著低于血栓阴性组(P<0.05);血栓前状态阳性组患者f波振幅略低于血栓阴性组,血栓阳性组患者f波振幅低于血栓前状态阳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阳性组和血栓前状态阳性组患者LAD高于血栓阴性组(P<0.05),血栓阳性组LAD稍高于血栓前状态阳性组(P>0.05);3组患者LVEDD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f波振幅有助于血栓栓塞风险性预测,经胸超声心动图指标中LAD对预测血栓栓塞风险性有一定价值。
余淑华刘晓宇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径
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紊乱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血脂谱特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住院的6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其中126例年龄17~45岁的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60例青年自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水平,以及用超声测量的cIMT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cIMT与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ApoB/ApoA—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青年脑梗死患者伴高血压病史比例[42.1%(53/126)比15.O%(9/60)]、总胆固醇[TC(mmol/L):5.23±1.07比4.75±0.65]、ApoB【g/L:1.20±0.26比1.04±0.27)、ApoB/ApoA—I比值(0.87±0.25比0.71±0.22)、cIMT(mm:1.20±0.22比1.08±0.14)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是影响青年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poB/ApoA—I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81,P〈0.05);将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高血压病史、TC、ApoB、ApoB/ApoA—I比值、cIMT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优势比(OR)=1.956,95%可信区间(95%CI)=1.026~3.274,P=0.045]、ApoB(OR=3.357,95%CI=1.232—7.764,P=0.019)、ApoB/ApoA—I(OR=6.163,95%CI=1.518—2.417,P=0.000)、eIMT(OR=4.251,95%CI=1.276—12.942,P=0.010)是青年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ApoB/ApoA—I比值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以TC、ApoB、ApoB/ApoA—I的变化为主,且ApoB/ApoA—I与cIMT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poB/ApoA—I是影响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独立
刘晓宇王龙安
关键词:脑梗死血脂紊乱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变异性心绞痛临床表现与冠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0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以冠脉有无病变及病变情况与临床表现作对比分析。结果①30例中,冠脉正常者9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0±7.4岁;...
沈玉祥高传玉黄克钧陈岩牛振民李牧蔚朱中玉张静张嘉莹徐予周晗王现青刘晓宇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冠脉造影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