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福
- 作品数:16 被引量:24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用ASI法测定中、酸性土壤有效磷结果比较被引量:18
- 1993年
- 用ASI法和Olsen法测定中、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结果。18个供试土壤有效磷测定值中,ASI法略高于Olsen法,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均很好,且ASI法测定值与高梁幼苗生物产量、植物吸磷量均呈极显著相关。用ASI法多次重复测定,其结果重现性好,精密度高。
- 成瑞喜刘景福朱端卫
- 关键词:酸性土壤磷ASI法
- 作物对过量硼毒害抗性机理的探讨被引量:7
- 1993年
- 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对过量硼毒害敏感和强抗性的两类作物吸收累积硼的规律,以及SOD、CAT、POX 3种保护酶括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对过量硼毒害抗性,不同作物体内硼的累积量没有规律性,而与3种保护酶活性的差异密切相关。这3种保护酶活性的差异可能就是作物对过量硼毒害抗性不同的重要机理之一。
- 徐芳森刘同仇刘景福
- 关键词:硼抗性机理作物
- 红壤上直接施用磷矿粉的增产效果和改土作用被引量:20
- 1994年
- 综述了红壤上施用磷矿粉对油菜产量、土壤铝毒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认为磷矿粉直接施用于酸性土壤上,除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外,还能提高土壤pH值,增加交换性钙含量和降低交换态铝含量,增加土壤负电荷量,是一种低投入的土壤改良剂,在有条件的地区宜予推广。
- 胡红青李学垣刘景福黄俊福王代长
- 关键词:磷矿粉红壤土壤改良增产效果
- 黄棕壤地区棉花氮素经济用量研究
- 1994年
- 黄棕壤棉麦两熟制地区,棉花籽棉产量与氮素用量的关系呈一元二次方程,其经济施氮量为每亩(666.7m ̄2)9~12kg。在这个范围内,经济施氮量的籽棉产量相当最高点的99.8%。棉花施氮量与叶片含氮量呈线性相关。在一定生态条件下,于棉花花期测定叶片全氮含量,指导花期氮肥的施用,可以减少氮肥施用的盲目性,提高施氮的经济效益。
- 刘景福伍素辉程见尧成瑞喜陶维银芦春林陈国平
- 关键词:黄棕壤棉花经济用量施肥氮肥
- 土壤酸化与油菜锰毒关系研究被引量:29
- 1998年
- 对湖北省的主要旱地土壤种植多茬作物后油菜生产锰毒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pH值较原土样下降了1.0个单位。除石灰性土壤外,其它中酸性土壤交换性锰明显增加,造成油菜对锰吸收过量,同时由于吸收过程中锰铁拮抗作用的存在,植株在土壤锰毒发生后吸收的铁量下降,使体内锰铁比上升。
- 朱端卫成瑞喜刘景福刘武定
- 关键词:土壤酸化锰毒油菜
- 酸性土壤施用磷矿粉对油菜的增产效果被引量:3
- 1993年
- 在湖北孝感市黄棕壤和咸宁市棕红壤上,进行了直接施用美国北卡林纳、摩洛哥和我国贵州磷矿粉的田间小区试验,供试作物为油菜,每种磷肥均有三种施用量。试验表明:①供试土壤严重缺磷,施磷处理与对照相比,当季油菜增产5~50倍,第二季油菜增产7~11倍;②施全磷量相等的磷矿粉与重过磷酸钙相比,当季油菜产量相当于后者的90%~120%,第二季油菜产量相当于后者的98%~126%,表明磷矿粉的效果与重过磷酸钙相当或略高;③从产量结果上看,施磷量为25mgP/kg土(指ASI提取剂可浸提的磷,下同)能达到最高产量,15mgP/kg土则可能更为经济。从后效看,磷矿粉优于重过磷酸钙。
- 胡红青刘景福刘凡
- 关键词:酸性土壤磷矿粉油菜
- 不同磷营养油菜品种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差异研究被引量:94
- 1999年
- 研究不同磷营养油菜对磷素的反应及其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磷高效油菜需磷量较小,而在缺磷时吸磷量较大;缺磷时两种油菜品种根冠比增加,且磷高效品种增加幅度大于磷低效品种;缺磷时,磷高效品种具有较长的根系,较大的根体积、根表面积与根活跃吸收表面积,而加磷时,两品种差异不大。油菜缺磷时,磷高效品种磷外渗率小于磷低效品种,加磷时两品种磷外渗率差异不大。缺磷时磷高效品种对磷的亲和力大于磷低效品种,加磷时磷高效品种中磷进入根系的最大净流量小于磷低效品种。
- 刘慧刘景福刘武定
- 关键词:油菜根系形态生理特性
- 土壤营养元素吸附特性指导中、酸性土壤施肥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根据供试土壤营养元素吸附特性进行的幼苗试验和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满足氮、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基础上,对鄂中黄棕壤、鄂南棕红壤和湘中红壤以ASI法确定有效磷临界值三倍(42mg/kg)水平对三种土壤施入的磷分别为220、125和210mg/kg,高粱生物幼苗产量均最高,用幼苗试验和盆栽试验的结果指导田间试验时,施磷后使供试土壤可浸提有效磷达到15一25mg/kg水平,油菜产量最高。
- 刘景福成瑞喜朱端卫刘凡
- 关键词:营养元素土壤酸性土壤施肥
- 土壤对磷的吸附与磷肥用量的研究被引量:7
- 1992年
- 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土壤吸附容量和高粱幼苗生物试验,表明用土壤有效磷(p)临界值的3倍(42mg/Kg)量作为鄂中黄棕壤、鄂南棕红壤和湘中、湘南红壤的磷素用量是比较适宜的,其值依次为224μg/g土、125μg/g土、208μg/g土和50μg/g土。
- 刘景福成瑞喜李学垣朱瑞卫董元彦
- 关键词:磷肥施肥量土壤磷
- 土壤对磷的吸附与磷肥用量
- 刘景福成瑞喜李学垣
- 关键词:土壤有效养分磷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