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贞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轧辊
  • 6篇轧机
  • 6篇冷轧
  • 6篇冷轧机
  • 4篇轧辊偏心
  • 3篇轧钢
  • 3篇偏心
  • 3篇厚度
  • 2篇带材
  • 2篇信号
  • 2篇自动控制
  • 2篇鲁棒
  • 2篇鲁棒性
  • 2篇控制方法
  • 2篇控制系统
  • 2篇计算机控制
  • 2篇厚度自动控制
  • 1篇带钢
  • 1篇带钢厚度
  • 1篇调节器

机构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作者

  • 13篇刘淑贞
  • 10篇孙一康
  • 4篇李育苗
  • 3篇童朝南
  • 2篇倪茂林
  • 2篇王为人
  • 1篇王子才

传媒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控制理论与应...
  • 2篇控制与决策
  • 1篇轧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全国计算机控...

年份

  • 2篇1992
  • 4篇1991
  • 3篇1990
  • 4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次最优鲁棒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1989年
本文基于最优控制和极点配置理论,提出一种灵敏度低、动特性好的次最优鲁棒调节器设计法。它具有计算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倪茂林刘淑贞
关键词:最优控制极点配置调节器鲁棒性
偏心控制在高精度冷轧机上的实现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论述了一种轧辊偏心的自动控制方法,控制思想是预先模型识别加在线参数自动修正,数字信号处理手段是改进的快速付里叶变换。经在高精度四辊可逆冷轧机上实验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可使偏心影响减少50%以上。
刘淑贞孙一康
关键词:冷轧机轧钢
冷轧机轧辊偏心计算机控制
刘淑贞李育苗童朝南
关键词:冷轧机计算机控制轧辊偏心
一种有效补偿偏心影响的液压式厚控系统被引量:7
1991年
本文提出一种能够有效补偿轧辊偏心影响的液压式厚控系统。它在传统变刚度厚控的基础上加入偏心补偿分量,实现在消除来料厚度波动影响的同时,抑制轧辊偏心的影响之目的,从而使控制系统精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刘淑贞孙一康
关键词:控制系统带材轧钢液压式厚度
具有完整性和良好动特性的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提出一种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法.它基于极点配置理论和特殊Riccati 方程的性质,使所设计的系统同时具有完整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本方法易于计算机实现,文中给出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王子才倪茂林刘淑贞
关键词:完整性鲁棒性
轧辊偏心控制中信号相位的确定与补偿被引量:4
1991年
1.前言随着对带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轧辊偏心(特别是支撑辊偏心)与带钢厚度精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轧辊偏心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带钢厚度的不均匀,而且还会影响常规压力—AGC系统的调节精度,使控制质量恶化。因而在对带钢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采取轧辊偏心的控制措施已势在必行。在考虑单独的偏心控制措施时。
刘淑贞孙一康
关键词:轧辊信号相位
冷轧机轧辊偏心控制
1989年
本文论述了一种补偿支持辊偏心影响的自动控制方法。主要控制思想是预先模型识别加在线参数自学习,主要数字信号处理手段是MFFT。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可使由偏心引起的厚度波动减少80%。
刘淑贞李育苗童朝南孙一康
关键词:轧辊偏心带钢厚度支持辊可逆冷轧机机械仪表厚度自动控制
一种改进的轧辊偏心控制方法被引量:3
1991年
采用数据抽样、统计处理的手段进行原始偏心信号的重构,通过迭代运算实现偏心信号的优化修正,从而实现轧辊偏心的在线检测和在线控制。并给出了控制系统构成和仿真结果。
刘淑贞孙一康
关键词:轧辊板带材
一种用于冷轧机的新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论述了一种用于冷轧机的新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它采用预报与估计的方法,既可以避免直接测厚仪所造成的时间延迟,又可以消除内支持辊偏心而引起的厚度计式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质量的恶化。
刘淑贞孙一康
关键词:冷轧机厚度自动控制
高精度冷轧机上的偏心控制方法及其实现被引量:1
1992年
一、引言随着各行各业对板带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轧辊偏心成了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偏心控制方法的开发与研究成为现代板带材轧钢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日本、苏联等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但大多处于仿真实验阶段,成功应用实例甚少。我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属于刚刚起步,本文所述的理论与实践就是为填补这一空白所做的成功尝试。
刘淑贞王为人李育苗孙一康
关键词:信息处理冷轧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