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安
- 作品数:53 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2
- 2017年
-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发于下肢。其致病因素目前认为主要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3个方面。骨科术后患者是DVT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下肢骨折术后。
- 巩进平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吴铮刘国辉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骨科手术后并发症抗凝药机械溶栓
- 关节镜下治疗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手术方法探讨
- 2003年
- 张卫平钱宇航刘长安冯志军王凌云康强军
- 关键词:关节镜交叉韧带骨折
- 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一种易发生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快,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相关研究报道,OVCF在女性和男性的整体发病率分别为10.7‰和5.7‰,而在75~79岁女性和男性发病率分别上升至29.3‰和13.6‰。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理疗及镇痛治疗,但长期卧床易导致骨量进一步流失及肌肉废用性萎缩,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
- 孙梅兰刘长安王宇清王凌云康强军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
-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和修复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髓芯减压组,B组为干细胞移植组。采用液氮冷冻法造模。A组钻孔后植入空白明胶海绵,B组钻孔后植入复合有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术后每组分别于2、4、6、8周各处死3只动物,做X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1)X线结果:2周时A、B组钻孔区均呈低密度,4周时A组钻孔边缘密度增加,B组整个钻孔区密度增加,8周时A组钻孔区均呈低密度,边缘形成硬化线,B组钻孔区形成骨小梁结构。(2)组织学结果:2周时A组钻孔区出现少许炎症细胞,边缘出现较多成骨细胞并有骨组织形成,至8周时,钻孔区内形成骨髓组织,只在边缘形成骨小梁结构。2周时B组钻孔区有大量的成骨细胞,边缘有较多骨组织形成,4周时钻孔区内充满新生骨小梁结构,8周时钻孔区内骨小梁成熟,小梁有骨髓组织填充。[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 刘长安王江泳张卫平步建立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培养
- 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的1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疗效、常见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可产生良好的膨胀复位效果,由于减少了液态骨水泥的用量,除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球状骨水泥颗粒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王凌云张卫平刘长安尹豫赵风杰吴铮
- 关键词:椎体骨折骨质疏松
- 掌侧入路桥式植骨加压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桥式植骨加压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腕舟状骨骨折26例,均行掌侧入路一期桥跨式镶嵌植骨及Herbert钉加压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临床疗效。结果本组随访9~24(15.34±5.37)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8(10.62±3.15)个月,对位良好,无畸形发生。本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80±1.21)、(2.04±1.42)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3.66±11.70)、(87.59±8.4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优13例(50.00%),良10例(38.46%),可3例(11.54%),优良率88.46%,且不同时间骨折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2,P=0.025)。结论掌侧入路一期桥跨式镶嵌植骨及Herbert钉加压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手术简单易行,有效缩短了治疗周期,临床效果满意。
- 王洪彬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刘国辉
- 关键词:骨折骨折固定术
- 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被引量:11
- 2006年
- 张壮岱张卫平刘长安钱宇航冯志军康强军赵文星
- 关键词:舟骨月骨外科手术学
- 血管束植入联合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束植入联合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骨缺损模型的可行性,探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方法。方法: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12只,所有动物的双侧股骨头均参加实验。用液氮冷冻法造模,股骨头钻孔造成骨缺损。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C组为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血管束植入组。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3只实验动物。所获的股骨头标本分别做组织切片HE染色,进一步测算股骨头冠状截面的血管密度及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做统计分析。结果:C组股骨头缺损区2周时可见新生骨小梁和原始毛细血管形成,8周时新生骨小梁板层状或编织状,毛细血管丰富,12周时骨小梁变宽变粗,排列规则,可见成熟的骨小梁及新生骨髓。B、C两组股骨头冠状截面的血管密度及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比,2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12周时C组股骨头冠状截面的血管密度及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比均比同时期B组大。结论: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股骨头坏死骨缺损区形成新生骨小梁,可以用作异体移植。植入股骨头坏死骨缺损区的血管束可以有效改善股骨头的血运,促进新生骨小梁的形成。
- 陈双涛张卫平刘长安王俊江宋恒义柴志文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干细胞移植动物实验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ennett’s骨折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ennett’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4年1月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ennett’s骨折46例。男37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22.8 岁。新鲜骨折37例;陈旧性骨折9例。结果定期X片复查,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2.5个月,术后4 -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根据拇掌腕关节的局部症状、体征,拇对掌、外展、内收等活动、X线表现及TAM 系统评定:优:34例,为73.91%;良:10例,为21.74%;差:2例,为4.35%。优良率为95.6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ennett’s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王洪彬张卫平刘长安
- 关键词:内固定康复
- "足+母"外翻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2005年
- 杨兴山钱宇航张卫平刘长安
- 关键词: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