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例报告
- 2001年
- 卢钦安刘雪梅李伟武尚文
- 关键词:糖尿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变化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不同时期胰岛素抵抗 (IR)的变化 ,并进一步探讨IR与肾衰的关系。方法 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IRT) ,检测了 6 5例不同程度CRF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空腹及服糖各时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机体糖利用率 (M)、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G、AUCINS) ,分析上述变量与肌酐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AUCG、AUCINS显著增高 ,ISI、M显著低下 ,胰岛素抵抗显著增加 ,IR与肾衰程度呈正相关。血透和腹透可提高ISI。结论 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IR和糖耐量异常 ,且随肾功能损害进展而加重 ;IR可能加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 李伟卢钦安刘雪梅武尚文焦冬梅王伯霞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糖耐量CRFIR
- 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例患者血压控制于130/80mmHg以下,稳定1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治疗组24例,50mg1次/d,苯那普利组24例,10mg1次/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肾功能、血钾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氯沙坦与苯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压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于第4周结束时两组治疗均无明显改变,但在12周结束时两组均较治疗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沙坦能明显降低血尿酸,且无干咳、高血钾等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安全、有效,具有非降压依赖性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 刘雪梅刘子栋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氯沙坦蛋白尿苯那普利
- 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非降压依赖性降低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方法1.实验对象:选择经肾活检诊断明确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年龄21~65岁,平均38±12岁,男性29例,女性19例,其中系膜增...
- 刘雪梅刘子栋
- 文献传递
-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低白蛋白血症临床分析
- 2001年
- 卢钦安李伟刘雪梅
- 关键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低白蛋白血症CAPD
- 住院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分析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的致病菌和药敏及耐药性的变化,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近7年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尿细菌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患者154例。其中男53例,女101例,平均年龄(47.2±1...
- 刘雪梅武尚文焦冬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