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匡文慧

作品数:132 被引量:3,57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经济管理
  • 30篇天文地球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建筑科学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2篇遥感
  • 38篇土地利用
  • 31篇城市
  • 16篇生态
  • 14篇土地利用变化
  • 11篇城市土地
  • 9篇遥感监测
  • 9篇城市土地利用
  • 8篇地表
  • 8篇透水
  • 8篇耕地
  • 8篇不透水
  • 7篇地表覆盖
  • 6篇气候
  • 6篇污染
  • 5篇地表温度
  • 5篇土壤
  • 5篇绿地
  • 5篇精细化
  • 5篇建设用地

机构

  • 132篇中国科学院
  • 39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中国科学院新...
  • 1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1篇内蒙古财经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国家基础地理...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空...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3篇中国科学院精...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32篇匡文慧
  • 27篇刘纪远
  • 27篇张树文
  • 20篇迟文峰
  • 13篇邵全琴
  • 11篇杜国明
  • 10篇张养贞
  • 9篇李颖
  • 8篇黄麟
  • 7篇侯伟
  • 6篇闫慧敏
  • 6篇吴世新
  • 6篇宁静
  • 6篇杨天荣
  • 6篇刘爱琳
  • 5篇苏根成
  • 5篇邵景安
  • 5篇徐新良
  • 5篇潘涛
  • 4篇胡云锋

传媒

  • 20篇地理学报
  • 9篇遥感技术与应...
  • 6篇资源科学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地球信息科学...
  • 5篇中国科学:地...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干旱区地理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经济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西部资源
  • 2篇测绘地理信息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和美丽愿景规划实施的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78
2019年
准确掌握中国21世纪以来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的本底状态,科学有效地谋划未来国土空间管控途径,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及中国美丽愿景规划实施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剖析了新时代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管控的科学内涵,分析了21世纪以来国家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提出了对标2035年目标和2050年愿景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配置和美丽愿景目标实现的调控模式。中国21世纪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和工矿用地扩张、耕地面积减少和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土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模式,新时代需要加强对不同开发强度等级(人工建设活动、农业开发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类型边界的空间管控,更需要加强各生态系统类型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品质质量的提升,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国土空间格局本底的配置合理性检测、问题诊断和调控阈值界定基础上,对标2035年和2050年美丽愿景目标,在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多规合一"等新时代背景下,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管控、基本农田保护和质量提升、生态草牧业建设发展以及"对标范例"宜居城市环境营造等方面未来愿景目标的实现。
匡文慧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的区域地表本底特征与生态管控被引量:27
2017年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对于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有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区域空间格局,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和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期遥感图像、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数据以及高精度城市地表信息等专题数据集,从雄安新区建设涉及的京津冀城市群区域背景和规划区覆盖范围两个层面揭示了新区建设的区域地表本底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与管控建议。结论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正呈现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下垫面不透水地表高密度连绵集聚式态势,城镇用地和城市不透水地表较2000年分别增长了1.27倍和1.43倍,且接近15%的子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到不透水地表的严重影响。雄安新区建设涉及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县以农田、乡镇及农村聚落和水域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其开发建设应围绕实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目标,适度控制人口、产业规模,建设宜居生态健康城市。规划初期,应将其纳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畴,参照国际低影响度开发模式,加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当前下垫面特征,前期规划应考虑构建新区与保定、北京和天津城市之间的绿化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新区内建设用地不透水地表整体比例应控制在60%之内,核心区不超过70%。新区建设过程中需确立"以水定城"理念,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供排水方面充分考虑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
匡文慧杨天荣颜凤芹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京津冀城市群
长春市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的信息熵与分形机制研究被引量:42
2007年
在RS与G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SPOT5、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城市规划图等空间数据对长春市1900年、1930年、1954年、1976年、1990年及2004年城市用地进行分类,引入信息熵、分形指数及空间插值模型研究长春市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信息熵与分形特征,进一步研究其演变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百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逐渐升高(除1990年),各类城市用地复杂程度逐渐提高,向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熵空间变异函数符合指数模型,块金方差(Nugget)与基台值(Sill)的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信息熵空间自相关减弱,城市土地利用均质性空间差异变大;长春市百年城市土地利用分形特征表明商业用地在城市中心集聚,而工业用地向城市边缘分散,1954年后城市土地利用表现出很强的分形性,表明城市发展过程的自组织特征;社会制度、城市交通、城市地价及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演变过程中信息熵与分形变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匡文慧张树文
关键词:城市土地信息熵分形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草畜平衡状况与粮经饲配置模式被引量:4
2018年
加快生态草牧业建设以提升草原生态承载力、促进草畜动态平衡,是实现农牧场畜牧业增产和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为研究区,基于MODIS,Landsat TM/OLI和高分2号等遥感数据和农牧场草牧业年度报表数据,应用遥感解译和草地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获取了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草地分布现状和退化状况,测算了各农牧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评价了草地生态承载力和超载状况,进而提出了农牧场生态草牧业建设的粮经饲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中草地总面积的66.16%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地植被生产力和盖度下降,由草原开垦等导致草地破碎化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55%.遥感估算的呼伦贝尔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平年产草总量约为34.07万t,欠年(2001年)产草总量为27.43万t,丰年(2013年)产草总量为48.89万t.2015年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实际载畜量为164.19万个羊单位,理论载畜量为86.83万个羊单位,在不考虑青贮草和外购饲草料的情况下,超载率为89%,饲草缺口42.35万t.农垦集团24个农牧场现有耕地面积为3.95×103 km2,基于生态草牧业建设的理念,将其中10%的耕地开展人工草地种植,理论上相当于5.86×103 km2天然草地的产草量,完全可满足整个农垦集团牲畜饲草料需求.推行"粮、经、饲‘三元结构’、草田轮作"的生产模式,适度利用现有耕地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提高草地产量、有助于维护草畜平衡,遏制草地退化趋势,提高草原牧区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能力.
匡文慧闫慧敏张树文李孝永包正义宁静张平安范冰王珊珊
关键词:草地退化草畜平衡
基于样带农户调查的江西省山江湖林业工程生态成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山江湖工程"实施的20多年间,以人工造林为主的消灭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建设使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由36%提升至60.05%。利用江西省中南部典型样带4个县181个村508户农户的入户实证调查资料及相关辅助数据,分析了"山江湖工程"实施以来的具体生态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结果表明:工程区农户通过直接参与工程的建设、管理而成为山江湖工程的主体,但大部分属于被动参与,参与收益后逐渐开始考虑参与方式和利益获取的均衡性,其主体地位体现在对造林树种、密度、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选择;农户通过不同经验指标衡量工程实施后的具体生态成效,认识到工程的显著成效表现在植被恢复、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物、涵养水源等方面;对于生态成效无意识的农户,与局部地区只砍不种以及未获收益后农户经营的逆反心理有关;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乱砍滥伐、超方砍伐等。
黄麟邵全琴刘纪远邵景安匡文慧
关键词:农户调查
1990~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0~2015年间每5年的30米分辨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数据,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宏观结构以及动态变化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面积最大的是草地生态系统,聚落生态系统面积最小;25年间,农田生态系统先增加后减少,面积净减少194.79 km^2,减少速度为7.79 km^2/a;森林生态系统经过增加减少再增加又减少后,面积净减少516.60 km^2,减少速度为20.66 km^2/a;草地生态系统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面积净增加296.54 km^2,增加速度为11.86 km^2/a;聚落生态系统保持持续增加,面积净增加316.34 km^2,增加速度为12.65 km^2/a;农田、森林、草地转变主要发生在川西藏东高山深谷地区,城乡聚落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藏南山地、果洛那曲丘状高原、川西藏东高山深谷.
陈馨匡文慧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结构遥感监测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下垫面嵌套式遥感精细化制图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下垫面嵌套式遥感精细化制图方法,引入“低影响度开发”、“海绵城市”先进理念和“等级嵌套式”等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地表多源数据集成的等级尺度嵌套式分类系统支持下的遥感...
匡文慧
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技术的黑龙江上中游河道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以2000年Landsat-7 ETM+影像、地形图、数字高程数据等为数据源,从河道平面形态及河流纵剖面形态对黑龙江上中游河道特征进行分析。从河流动力特征、流域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活动方面探讨其对河道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黑龙江上中游河道曲折系数均值为1.20,属于微弯顺直型河道,整体相对稳定,但局部河段河道形态复杂,河流纵剖面形态为下凹型曲线;河流形态的形成遵循一定的河流动力学规律,是水流和河床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相互作用结果。
张树文蔡红艳匡文慧张新乐张养贞吕妍
关键词:遥感河道特征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是科学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的"坚持可持续、提升竞争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已有农业区划的单一目标和单一类型划分问题,以宁夏为例,基于农业相关的耕地、气候、水、地形、地貌、项目布局、生态规划等空间数据,采用地理学综合区划的方法,提出了动态与静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农业与生态结合的13项多维指标体系,提出了合理且可操作的技术流程,科学划分了包含过渡类型的一级区划(7大类型:重点开发区、"重点+限制"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保护+限制"开发区、"限制+重点"开发区、"限制+保护"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和二级区划(24个亚类),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本文是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和限制性开发区之后,首次实现在省(区)级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划分,可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项目的科学布局和精准投入提供重要依据,为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工作的具体落地实施提供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为其他省份或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史文娇胡云锋石晓丽王宗闫慧敏任博匡文慧徐新良陈延武东波徐自为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区划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天山北坡城市群非渗透面下的土壤有机碳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城市非渗透面(Impervious Surface Areas,ISA)的覆盖,强烈地改变了区域土壤理化性状,从而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生态系统碳循环。ISA下土壤样品获得的困难性致使对ISA所封存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beneath ISA,SOCISA)及其分布特征的认识极为缺乏。为揭示ISA下土壤理化特征,本文收集天山北坡城市群在建工程ISA下27个100 cm深土壤样品,同时采集对应ISA点邻近的渗透面(Pervious Surface Areas,PSA)样品作对比分析。利用Landsat 8图像提取了研究区ISA与PSA面积,并结合实测值估算SOC储量。研究发现:1干旱区城市100 cm深土壤剖面平均SOCISA=5.74±0.39 kg C·m-2,显著低于其邻近PSA下的SOC;ISA下土壤容重(Bulk Density,BD)BDISA=1.58±0.02 g·cm-3,显著高于其邻近BDPSA约5%(p<0.01)。2两种地表下SOC和BD均随着深度加深而降低,通过与土层深度的线性拟合,SOCISA和BDISA具有明显降低趋势,PSA下SOC和BD并无显著规律;深层土壤(60~100 cm)SOCPSA显著高于SOCISA(p<0.05),两者间并无稳定的比例关系。3天山北坡城市群SOCISA为总城市土壤碳库的68%,单个城市SOCISA比例50%以上,SOCISA构成干旱区城市土壤碳库的主体。本文不仅加深了对城市ISA下土壤理化性状的了解,而且对评估城市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艳燕张弛匡文慧罗格平陈春波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容重干旱区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