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建新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野生
  • 2篇野生二粒小麦
  • 2篇叶绿
  • 2篇叶绿体
  • 2篇花生
  • 2篇基因
  • 2篇RNA编辑
  • 1篇单粒
  • 1篇单粒播种
  • 1篇调控网络
  • 1篇性状
  • 1篇叶绿体基因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直播
  • 1篇植株
  • 1篇植株性状
  • 1篇套栽
  • 1篇逆境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聊城大学

作者

  • 5篇卞建新
  • 3篇聂小军
  • 2篇丁述举
  • 2篇赵树琪
  • 2篇梁盟
  • 2篇赵玉玲
  • 2篇刘一华
  • 1篇王萌
  • 1篇宋卫宁
  • 1篇邱振楠
  • 1篇王春苗
  • 1篇刘思妍
  • 1篇杨智凯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野生二粒小麦叶绿体基因RNA编辑位点的预测、鉴定与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RNA编辑是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转录后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解野生二粒小麦叶绿体基因RNA编辑的组成及其与其他麦类作物的异同,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RT-PCR的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叶绿体基因的RNA编辑位点进行了预测和鉴定。生物信息学预测共发现了分布于15个基因上的35个编辑位点,均为C到U的转换,其中ndhB基因包含的编辑位点数量最多,达9个;在此基础上,随机选取5个基因对其编辑位点进行了测序验证,结果共鉴定了18个C→U的编辑位点;进一步对编辑后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跨膜结构域进行了预测,发现编辑后所有基因均发生了二级结构的改变,但只有ndhB基因的跨膜结构域发生了改变;最后,将确定的野生二粒小麦叶绿体基因RNA编辑位点与7个禾本科物种的RNA编辑位点进行比较,共发现17个编辑位点在这些种间具有保守性,相比于其他物种,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和粗山羊草具有更相似的编辑位点组成。
刘思妍冯克伟卞建新王萌杨智凯聂小军宋卫宁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叶绿体RNA编辑RT-PCR
野生二粒小麦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比较分析
WRKY 转录因子是一组含有保守 WRKYGQK 结构域的基因家族,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以及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本研究利用野生二粒小麦及其他小麦近缘种的最新基因组信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其WRK...
卞建新聂小军宋卫宁
关键词:野生二粒小麦WRKY调控网络逆境
夏花生单粒播种植株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比较夏直播花生单粒播种与双粒播种在植株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结果方面的差异,连续三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麦后直播、起垄覆膜栽培技术,每年选用四个疏枝大果中熟品种和四种不同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品种连续3年均表现出共同趋势,即单粒播种与双粒播种相比,株高变矮0.13-3.57cm,第一对侧枝长度缩短0.07-3.45cm,单株总分枝数增加0.20-1.65条、结果枝数增加0.03-1.66条,有效枝长和结果范围内节数也有所增加;果重略增,单株果数和单株产量都显著增加,分别增加4.97%-34.53%和5.99%-37.87%,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13%-11.53%.
丁述举赵树琪梁盟刘一华赵玉玲邱振楠王春苗卞建新
关键词:夏花生单粒播种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
花生夏直播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简报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过去几年试验结果分析,筛选出适合聊城夏直播的花生品种及栽培密度,并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
丁述举赵树琪刘一华梁盟赵玉玲卞建新
关键词:花生直播栽培技术
科尔希小麦叶绿体全基因组的测序及其特征分析
科尔希小麦(Triticum paleocolchicum Me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四倍体小麦,作为小麦的原始类型,在普通六倍体小麦的起源、进化以及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有关科尔希小麦的基因组信息及序列资源相当...
卞建新王彤孙旭明张礼宁郑玮华陈川聂小军
关键词:叶绿体系统进化RNA编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