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祥婵

作品数:113 被引量:33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艾滋病
  • 36篇结核
  • 30篇病毒
  • 27篇免疫缺陷
  • 23篇综合征
  • 21篇获得性
  • 21篇获得性免疫
  • 21篇获得性免疫缺...
  • 20篇缺陷综合征
  • 20篇免疫缺陷综合...
  • 20篇获得性免疫缺...
  • 17篇病毒治疗
  • 12篇淋巴
  • 10篇细胞
  • 10篇淋巴结
  • 10篇马尔尼菲青霉
  • 10篇结核病
  • 10篇感染者
  • 8篇人类免疫
  • 8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102篇南宁市第四人...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上海市公共卫...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解放军第三○...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江西省胸科医...

作者

  • 107篇卢祥婵
  • 24篇黄爱春
  • 23篇欧汝志
  • 19篇李雪琴
  • 17篇邓建宁
  • 16篇朱庆东
  • 16篇吴念宁
  • 15篇谢志满
  • 14篇潘彩芳
  • 14篇黄绍标
  • 14篇何华伟
  • 12篇秦英梅
  • 12篇吴锋耀
  • 11篇李伟新
  • 10篇伍秋云
  • 9篇农影星
  • 7篇许日波
  • 7篇刘升
  • 7篇卢洪洲
  • 6篇苏绮思

传媒

  • 14篇广西医学
  • 14篇右江民族医学...
  • 7篇传染病信息
  • 6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内科
  • 5篇中国临床新医...
  • 4篇护理研究(下...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华医学会结...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19篇2012
  • 1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究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感染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实施含福布汀的抗痨方案+含依菲韦伦或克力芝抗病毒方案,对照组实施含利福平的抗痨方案+含依菲韦伦抗病毒方案,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和抗艾滋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结核疗效、抗病毒疗效以及总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抗结核治疗有效率、痰检转阴率、肺部空洞闭合率及肺部病灶吸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D4+T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情况以及总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福布汀联合抗病毒治疗肺结核合并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减少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抗结核及抗病毒疗效。
何华伟卢祥婵黄爱春董文逸苏绮思周曼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抗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利福布汀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艾滋病合并CM患者4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静脉滴注,同时辅以两性霉素B加地塞米松鞘内注药;对照组21例仅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阴性17例(68.0%);死亡4例,病死率16.0%;临床症状好转,但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仍阳性4例。对照组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阴性11例(52.4%);死亡6例,病死率28.6%;临床症状好转,但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仍阳性4例。死亡病例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两组病死率及治疗后脑脊液墨汁染色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细胞计数低下的艾滋病合并CM患者病死率高,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辅以鞘内注药的疗效未见明显优势。
卢祥婵黄爱春何华伟李雪琴朱庆东阮光靖伍秋云覃伟韦柳迎吴锋耀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注药两性霉素B氟康唑
碳酸氢钠治疗艾滋病患者HAART致高乳酸血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不同剂量在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发生高乳酸血症的治疗意义。方法将90例在HARRT治疗中发生高乳酸血症的艾滋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剂量1组、剂量2组、空白组各30例。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剂量1组予以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d,治疗3个月;剂量2组予以碳酸氢钠片1g口服,3次/d,治疗3个月;空白组不予以碳酸氢钠片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结果剂量1组治疗前、后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2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剂量1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1组治疗后血乳酸浓度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早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高乳酸血症,建议每天使用碳酸氢钠1g/次、3次/d的剂量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血乳酸,防止高乳酸中毒的发生。
秦英梅黄绍标吴念宁何琦卢祥婵潘彩芳农影星杜丽群李源
关键词:碳酸氢钠血乳酸艾滋病
HIV相关视网膜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HIV相关视网膜病发病机制、眼底表现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对30例HIV相关视网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筛查300例(600只眼)HIV/AIDS患者,检出HIV相关视网膜病30例,检出率为10.0%,其中有视力改变5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 26例(86.7%),CD4+T>100个/μl 4例(13.3%),HIV视网膜病变组CD4+T细胞计数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棉絮斑、视网膜出血及微血管瘤。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30例患者复查眼底病变好转、消失。结论 HIV相关视网膜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漏诊率高;应对HIV/AIDS患者进眼底筛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李雪琴黄爱春刘升卢祥婵
关键词:HIV感染视网膜病间接检眼镜CD4+T淋巴细胞
肺结核住院患者伴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2000年
统计住院肺结核患者伴糖尿病的患病率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表明 :住院肺结核患者伴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3 .2 7% ,男女之比为 1.89∶1,Ⅱ型糖尿病者 10 2例 (97.12 % ) ,≥ 6 0岁老年患者 5 6例 (5 3 .8% ) ,伴糖尿病结核空洞的比例高达 6 3 .46 % ,排菌率高达 5 9.6 2 % ,复发率高达 31.73 % ,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认为糖尿病对肺结核疫情有显著的影响 。
卢祥婵许丁空谢志满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住院病人
马尔尼菲青霉菌颅内感染1例报告
2009年
欧汝志卢祥婵李伟新李雪琴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颅内感染初筛阳性入院检查反复发热持续高热
艾滋病患者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时高乳酸血症的发生时间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患者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后出现高乳酸血症的发生时间,以便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方法选取1 000例行HAART治疗的AIDS患者,从HAART治疗的基线开始,每3个月采用酶电极法测定1次患者的血乳酸水平,统计发生高乳酸血症患者的例数,并记录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时HAART治疗的持续时间。结果 239例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HAART治疗的持续时间为(46.77±14.67)个月。结论 AIDS患者行HAART治疗的1~3年应对血乳酸水平进行严密监测,以便早期发现高乳酸血症,尽早调整用药方案,降低高乳酸血症所致的病死率。
秦英梅潘彩芳何琦卢祥婵黄绍标农影星李源欧汝志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乳酸血症
AIDS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与CD4^+T细胞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AIDS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与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 53例AIDS合并表浅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给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并进行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根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早期组24例和晚期组29例,检测两组ART前、ART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CD4+T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患者CD4+T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50个/μl早期组3例,晚期组24例;CD4+T细胞计数50~100个/μl早期组7例,晚期组5例;CD4+T>100个/μl均是早期组。早期组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高于晚期组(P<0.01)。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CD4+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患者CD4+T细胞水平可能与其淋巴结结构改变有关,但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可能并不影响其ART后的免疫重建。
李雪琴卢祥婵刘升黄爱春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淋巴结
HIV感染者淋巴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分泌与分布
2015年
目的 研究不同感染阶段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内CCL19、CCL21、CXCL12和CXCL13的分泌与分布,探讨HIV感染对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定位与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HIV感染阶段的患者43例,分为HIV感染无症状组和AIDS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淋巴结中CCL19、CCL21、CXCL12和CXCL13的分泌及分布情况,非HIV感染者12例为对照.结果 HIV感染无症状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浅表淋巴结内仅CCL21表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L19、CXCL12及CXCLI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IDS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浅表淋巴结中CCL19、CXCL13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CL21、CXCL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症状组相比,相关趋化因子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至AIDS期后,外周浅表淋巴结中各个趋化因子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区域界线.结论 HIV感染者外周浅表淋巴结中相关趋化因子的改变可能是机体代偿和淋巴结结构破坏的结果,而这种变化又进一步促进了免疫功能的破坏和CD4+T细胞的减少.
黄磊邓建宁杨欣欣蓝智许文卢祥婵赵敏貌盼勇周先志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结淋巴细胞趋化因子
循证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谢彩英杜丽群董文逸陆怡辛谢朝琼蒋丽芳卢祥婵黄丽群朱凤梅黄金萍黄郁媚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申请的自筹经费科研项目,于2014年2月申请并获得批准立项,并已签订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合同编号:Z2014475。住院艾滋病患者大...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循证护理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