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琳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因子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活性
  • 1篇注射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生长
  • 1篇瘤活性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活性
  • 1篇活性
  • 1篇癌生长
  • 1篇TES
  • 1篇MENA
  • 1篇喘可治
  • 1篇喘可治注射液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山东省医药生...
  • 1篇广州万正药业...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作者

  • 2篇潘科
  • 2篇吕琳
  • 2篇赵靖靖
  • 2篇夏建川
  • 1篇陈诗萍
  • 1篇黄丽惜
  • 1篇翁德胜
  • 1篇马海清
  • 1篇何佳
  • 1篇柯妙娜
  • 1篇王其京
  • 1篇陈义兵
  • 1篇李永强
  • 1篇陈义兵

传媒

  • 1篇癌症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ES通过Mena依赖的方式抑制胃癌生长和转移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与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在原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发现了一个候选抑癌基因——TES(testin LIM domain protein)。TES包括3个LIM结构域,后者是与细胞黏附和细胞骨架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区域。Mena是一种已知的细胞骨架调节因子,可通过与片状伪足(lamellipodin,Lpd)相互作用调节肌动蛋白丝的组装并调节细胞黏附与运动。因此,我们假设TES在胃癌中通过与Mena相互作用发挥抑癌因子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TES在胃癌中的肿瘤抑制功能。方法我们通过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分析、转移实验和体内肿瘤形成与转移试验来研究TES在胃癌中的抑癌作用。采用免疫沉淀–质谱法研究TES和Mena的相互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分析了172例胃癌样本中TES和Mena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了胃癌中TES和Men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意义。结果TES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并在裸鼠内抑制胃癌细胞的成瘤性。此外,TES还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在体外的迁移和侵袭,同时抑制体内肿瘤转移。TES与Mena相互作用,抑制了Mena与Lpd之间的相互作用。Transewll实验表明,TES通过Mena依赖方式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Mena高表达的胃癌患者中,TES的表达与肿瘤浸润(P=0.005)、淋巴结转移(P=0.003)、TNM分期(P=0.003)及预后(P=0.010)相关。但在Mena低表达的胃癌患者中无以上相关性。结论我们认为TES通过Mena依赖的方式发挥抑癌作用。TES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胃癌预后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标。
王丹丹陈义兵陈义兵陈义兵赵靖靖翁德胜潘科翁德胜潘科吕琳王磊磊夏建川
关键词:胃癌TES抑癌因子MENA
喘可治注射液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喘可治注射液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表型及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探讨喘可治注射液对CIK免疫活性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体外培养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培养过程中同时加入喘可治注射液。LDH法检测不同浓度喘可治注射液培养条件下的CI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表型及细胞内因子的分泌情况变化。Annexin V/PI凋亡试剂盒检测CIK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喘可治注射液能提高CD3+CD56+双阳性的CIK细胞的比例,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促进具有抗肿瘤效应的Th1型的细胞内因子IFN-γ、TNF-α的分泌,而对CD4+CD25+抑制性细胞和Th2型的细胞因子IL-4的分泌影响不大。喘可治注射液对CIK细胞的凋亡没有明显作用。结论喘可治注射液可上调CIK细胞分泌Th1型的细胞因子,增强CI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赵靖靖王其京潘科许铮弟李永强何佳柯妙娜黄丽惜陈诗萍吕琳马海清夏建川
关键词:喘可治抗肿瘤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