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祥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剧烈活动致急性肾损伤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是不同临床学科的常见疾病,处理及时患者肾功能将很快恢复,否则可发展至肾功能不可逆,并最终进展到依赖血液净化治疗,甚至死亡。本文回顾我院2001年-2008年收治45例由于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导致AKI的患者,着重探讨其预防和治疗。
- 吴国祥邹芳艳彭静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常见疾病临床学科肾功能
- 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明确诊断为HSPN的成人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30例,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常规激素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疗效,追踪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等指标。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延缓紫癜性肾炎发展,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
- 吴国祥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泼尼松雷公藤多甙
- 检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Cysc与β_2-MG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此类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04例,分别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β2-微球蛋白。将血清Hcy≥15μmol/L分为H型高血压组39例和Hcy〈15μmol/L为非H型高血压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血清Cysc、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Cysc、β2-MG对H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练世刚吴国祥何丹吴勇
- 关键词:H型高血压血清Β2-MG血清CYSC早期肾损害
- 参麦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炎症因子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和参麦。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超敏C一反应蛋白(}ls-CRP)、白介素一6(IL-6)、肿瘤坏死因子d(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TG、TC、LDL-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HDL-C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LVM、LVMI和IVS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参麦可以改善。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脂质代谢,逆转左心室肥厚。
- 吴国祥邱强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参麦微炎症炎症因子
- 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环孢素联合激素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观察组加用环孢素;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分别记录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AST、ALT、ALb)、肾功能(CRE、UA、GLU)和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安全有效、缓解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国祥邱强
-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环孢素激素冲击治疗泼尼松
-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两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10周后患者血压、血脂、脂联素及血糖变化。结果替米沙坦组及氨氯地平组均显著降低了血压,替米沙坦组较氨氯地平组显著降低了TC、TG,LDL-C,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1)。结论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血脂水平,提示其对代谢有独特作用。
- 陈远刚石丹吴国祥
-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的病变导致的慢性甲状旁腺激素(PTH)合成和分泌过多,从而产生的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高钙血症和终末器官损害,如骨质疏松、骨折、肾结石、肾功能损害、假性痛风、胰腺炎等,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其基本病因:79%~85%为单个腺瘤,14%~17%为多腺体增生,1%为腺癌。
- 邹芳艳吴国祥李敏
-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P选择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治疗西药对不稳定型心血管病症临床干预效果及对P选择因素的影响。方法:68例不稳定型心血管病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盐、β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及低分子肝素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酮酯滴丸50mg/次,3次/d,相关心绞痛病发患者临时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心血淤阻证评分,同时检测患者血清P选择素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对比对照组在总有效率(94.1%,76.5%)与中医症候有效率(97.1%,79.4%)均占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干预后心绞痛发病率(发作频次、硝酸甘油用量)与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银杏酮酯滴丸对不稳定型心血管病症有着良好的临床干预效果,并能同步降低P选择素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与炎症反应。
- 吴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