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梅筠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西医大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血痕
  • 3篇P30
  • 2篇等电聚焦
  • 2篇精液
  • 2篇法医
  • 2篇法医学
  • 2篇P
  • 1篇大细胞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性别
  • 1篇性别鉴定
  • 1篇血痕鉴定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检验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瘤
  • 1篇杂交瘤细胞
  • 1篇杂交瘤细胞株
  • 1篇正常人

机构

  • 9篇华西医大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9篇吴梅筠
  • 3篇侯一平
  • 2篇孙光云
  • 1篇周立
  • 1篇喻林升
  • 1篇朱金昌
  • 1篇李英碧
  • 1篇曹志敏
  • 1篇谭明

传媒

  • 8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第二次全国代...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用抗p30血清检验人类精斑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作者用自制的抗P30血清做琼脂双向扩散试验,检验人类精斑,并采用随机抽样和盲法试验与精子检出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抗P30血清确证精斑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精子检出法,且不受精液中有无精子的影响,也不受阴道液和唾液的干扰,并能正确区别人类与动物精斑,是目前确证人类精斑的最好方法。
侯一平吴梅筠
关键词:精子
用DNA聚合酶链反应鉴定人血痕
1992年
从人类及15种动物血痕与骆驼毛根中提取靶DNA,用Alu重复序例Alu 9.1及Alu 9.2引物作体外扩增试验,结果证明在一般情况下该法可以鉴定人血痕。
吴梅筠孙光云
关键词:血痕鉴定法医学
Tf亚型检测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作者采用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ULPAGIF)检测了血痕中转铁蛋白(Tf)的亚型,探讨了不同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对血痕中Tf亚型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保存的血痕4周后不能全部检出Tf亚型,室温和37℃保存的血痕2周(或1天)后不能全部检出Tf亚型。检测血清Tf亚型进行亲子鉴定,共做4个案例,其中1件排除了被控父亲。
谭明吴梅筠
关键词:等电聚焦
肥大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超微结构(摘要)
肥大细胞是过敏后反应的靶细胞,也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为了探究肥大细胞对损伤时间推断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D.大24只,分成4批,每鼠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先用
喻林升朱金昌吴梅筠
关键词:肥大细胞PHA损伤时间推断空泡变性酶活性
文献传递
等电聚焦法检测人类血痕中的Pi亚型
1989年
作者用自己建立的超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对90份保存于不同条件下的人类血痕进行了Pi亚型检测。保存于室温(12~20℃)10天、4℃及-15℃ 4周的血痕,全部能正确测出Pi亚型,超出此时限,检出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新鲜血痕的最小检出量为4μl。本法具有灵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节省试剂,并可长期保存等优点。对Pi在法医学个人识别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验方法。
曹志敏吴梅筠
关键词:血痕等电聚焦
用DNA扩增法检测人类干血痕的性别被引量:7
1990年
作者报道用DNA扩增技术对人类微量干血痕进行性别鉴定。方法是从干血痕纸片提取DNA,用引物Y1.1、Y1.2和Alu9.1、Alu9.2,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Y特异3.4kb重复序列和人类共有的Alu重复序列进行扩增。选用引物Y1.1、Y1.2,8例男性样本均有扩增产物,8例女性样本则无。选用引物Alu9.1、Alu9.2,男女各4例样本均有扩增产物。
孙光云吴梅筠
关键词:性别鉴定DNA扩增
用免疫化学分析仪测定正常人精液中p30的含量
1990年
本文报道在贝克曼免疫化学系统分析仪上,用抗p30血清,测定108份正常人精液中p30的含量,测得其含量范围为0.2996~4.3913mg/ml。经平方根变换,统计分析:偏度系数G_1=0.0237,峰度系数G_2=-0.8854,呈平方根正态分布。均数为1.6236mg/ml,标准差为0.1641mg/ml。
周立侯一平吴梅筠
关键词:分析仪精液
抗-p30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1990年
作者用纯化的p30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融合率为93.95%,抗体阳性率为21.01%。经克隆化,获得两株分泌抗-p3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_8与G_1。染色体计数:E_8为98.7±6.54;G_1为97.7±7.77。PAGE于γ区出现浓染的蛋白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抑制试验证实该两株细胞分泌的抗体具有较好的种属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均属IgG_2。都不能使人精子凝集和制动。
李英碧吴梅筠张林赵渠曾艳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精液
人类精浆特异性抗原p30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作者在分离纯化人类精浆特异性抗原p30的基础上,用不同凝胶浓度的SDS-PAGE检测该纯化p30的分子量,用等电聚焦检测其等电点,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证明p30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属同一种糖蛋白。本文还探讨了不同作者所测p30理化参数不一致的原因。
侯一平吴梅筠
关键词:氨基酸组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