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钦孝

作品数:114 被引量:2,152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0篇油松
  • 32篇水土
  • 26篇土壤
  • 26篇黄土高原
  • 25篇水土保持
  • 18篇松林
  • 17篇油松林
  • 16篇枯枝落叶
  • 16篇黄土丘陵
  • 15篇山杨
  • 15篇丘陵区
  • 15篇人工林
  • 15篇黄土丘陵区
  • 11篇杨林
  • 11篇叶层
  • 11篇油松人工林
  • 11篇山杨林
  • 11篇枯枝落叶层
  • 10篇沙棘
  • 9篇水分

机构

  • 91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114篇吴钦孝
  • 61篇赵鸿雁
  • 43篇刘向东
  • 16篇汪有科
  • 12篇韩冰
  • 8篇韩冰
  • 7篇韩冰
  • 6篇李代琼
  • 6篇刘国彬
  • 6篇郭忠升
  • 6篇陈云明
  • 5篇刘建军
  • 5篇施立民
  • 4篇王得祥
  • 4篇雷瑞德
  • 4篇郭玉孝
  • 3篇李勇
  • 3篇李秧秧
  • 2篇李靖
  • 2篇刘宝元

传媒

  • 2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3篇水土保持学报
  • 10篇水土保持通报
  • 8篇林业科学
  • 6篇沙棘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5篇防护林科技
  • 5篇陕西林业科技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国际沙棘研究...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农村生态环境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科学

年份

  • 2篇2009
  • 6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10篇2002
  • 10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6
  • 7篇1995
  • 11篇1994
  • 8篇1993
  • 5篇1992
  • 15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5
  • 1篇198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松人工林林冠层的水文作用被引量:15
1993年
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量占林外降水量的19.76%,林内外降水量为直线关系,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为幂函数关系。林下降水分布不均,距树干越远,降水量越大;林内雨滴不连续,大雨滴增多,动能增大。油松林冠层年蒸腾强度以6月份最大,日蒸腾强度,以14时最高,年均蒸腾强度为0.25g/(g·h)。
赵鸿雁吴钦孝刘向东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截留蒸腾强度
植被保持水土的基本规律和总结被引量:99
2001年
在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全面阐述了植被保持水土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 ,为客观分析和评价植被的作用和效果 ,以及正确制定和实施水土保持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钦孝赵鸿雁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被
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和山杨林林冠截留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4
1991年
本文研究了25年林龄的油松人工林和天然山杨林的林冠截留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和山杨林林冠年截留量分别为95.2mm和73.4mm,占年降水量的19.6%和14.7%。其中对降雨的截留量分别为78.0mm和71.1mm,分别占降雨量的17.4%和15.5%;对降雪的截留量为17.2mm和2.3mm,分别占降雪量的45.1%和5.9%。林冠截留量也有季节变化,两林分夏季截留量51mm,占同期降水量的15.8%。油松林冬季截留量较小,但占同期降水量的比例高,山杨林两者均小。林冠截留过程分为截留、透过、饱和三个阶段,其累积截留量与累积降水量呈I=apb函数关系。
刘向东吴钦孝赵鸿雁
关键词:油松林山杨林人工林
陕北黄土丘陵区油松林枯枝落叶层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32
1993年
枯枝落叶层作为土壤覆盖层(A层),对防止雨滴的直接击溅,降低水流速度,抑制土壤蒸发,促进降水入渗,控制水土流失,均有重要的作用,是继林冠之后森林水文效应的第二个活动层。研究并查明枯枝落叶层的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将为确切评价林分的水文生态功能,合理经营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有重要意义。
吴钦孝刘向东赵鸿雁
关键词:油松林枯枝落叶层油松
人工油松林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叠加效应被引量:13
2001年
用理论分析和典型观测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油松林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 :与荒坡灌草小流域相比 ,人工油松林系统减小净雨作用明显 ;对两次次降水而言 ,人工油松林系统对径流时间的滞后效应各为荒坡灌草的 2 .5倍和 4 .3倍 ;对径流动能的减小效应分别为 2 5 .0倍和 166.4倍 ;对挟沙能力的减小效应分别为 2 4 .4倍和 163 .3倍。人工油松林系统能改良土壤 ,使其抗冲、抗蚀性能提高 ,此种双向作用使人工油松林发挥了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赵鸿雁吴钦孝陈云明
关键词: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几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及其过程比较研究被引量:28
2001年
对油松、山杨、刺槐、沙棘林的凋落及其动态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 ,各林型枯枝落叶层现存蓄积量分别为17.95 ,8.34,5 .48,4.75 t/ hm2 ,针叶林大于阔叶林。年凋落量分别为 3.2 4,3.0 9,3.0 8,2 .45 t/ hm2 。各树种大量凋落时间一般在秋末和冬初 ,即自 9月下旬至 11月上旬 ,但不同树种其凋落过程不完全相同 ,这主要由其生态学特性所决定。凋落物中均以叶为主 ,分别占 91.1% ,73.5 % ,6 2 .0 % ,71.8%。年分解量为 2 .75 ,2 .2 5 ,1.97,1.6 2 t/hm2。在目前的年龄和结构状态下 ,各林型林地枯枝落叶蓄积量每年仍有一定的增加 ,其增加量分别为 0 .49,0 .84,1.11,0 .83t/ hm2 ,阔叶林大于针叶林。
张冀汪有科吴钦孝
关键词:黄土高原山杨刺槐枯落物
油松结构组织规律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测定乔木蒸腾耗水量,一般采用快速称重等方法,既费时又难于保证精度。利用热脉冲原理,通过测定树干水流速度,是一种易于实施且效果较好的方法。为了研究整个林分的蒸腾耗水,该文对油松生物量的配置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器官(根、干、枝)输导木质部断面积间,以及与针叶量的关系等5个方面,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吴钦孝杨新民
关键词:油松蒸腾耗水量
树木气候学及其研究方法——兼论欧洲赤松年轮宽度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全面地介绍了国际上在树木年代学和树木气候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概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以沃罗涅什州欧洲赤松为例,阐明了年轮宽度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为在我国进一步开展树木气候研究提供信息和借鉴。
吴钦孝弗.依.塔拉柯夫
关键词:太阳活动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山杨林林冠对降水的再分配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5
1991年
本文分析了人王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社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内的年降水量和林冠的年截留量。得出林内降水量(pi)和林外降水量(p)呈直线正比例关系,人工油松林pi1=0.928P-0.98;山杨林有叶期pi2=0.889P-0.442;山杨林无叶期为pi3=0.985P-0.278。林冠截留量(I)与林外降雨量(p)呈幂函数关系。人工油松林是I_1=0.711p^(0.461),山杨林有叶期为I_2=0.521p^(0.563)。林内降水分布不均,最大处为林内平均降水量的1.34倍,最小处为林内降水量的80%。在雨后短时间内,林内土壤水分也分配不均。
刘向东吴钦孝赵鸿雁韩冰
关键词:山杨林冠截留土壤水分
持续提高黄土高原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配套技术(Ⅱ)造林与经营配套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阐明了能使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功能达到持续和稳定提高的造林和经营配套技术
吴钦孝赵鸿雁刘向东
关键词:植被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造林黄土高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